首頁 > 經典文史 > 34歲李恪被逼自縊,留下的神祕詛咒

34歲李恪被逼自縊,留下的神祕詛咒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唐太宗時期,李承乾、李治、李恪都是當時太子之位的熱門人選,互相內鬥,這場內鬥隨着李恪自縊而結束,而李恪也留下了詛咒,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後,以“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爲格言,勵精圖治,爲百姓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這段時期可謂是“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歷史上將這段時期成爲“貞觀之治”。雖然唐太宗是一位明主,但是皇家內部的政治鬥爭,是很難避免的。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就是這個道理。

34歲李恪被逼自縊,留下的神祕詛咒

李恪的出身並不低微,他是李世民的第三個孩子,他的外祖父來頭也不小——隋煬帝楊廣。他的母親楊妃正是楊廣的女兒,前朝的公主。由於血統高貴,李恪兩歲的時候就被封爲長沙郡王,五年後又被封爲漢中郡王。從小被優待的李恪並沒有形成貴族的驕矜、傲慢的性格,相反他十分平易近人。

成年後的李恪,不僅聰慧,還十分勤勉好學。熟讀四書五經,對兵法謀略的掌握也非常嫺熟。有時候他在書房裏認真讀書,侍從放在桌子上的茶涼了好幾次,換了好幾次,而他都不曾發覺。如此優秀的人才也深得唐太宗的器重。公元六三四年,他被皇上任命爲益州大都督,但皇上下旨時即告知他不需赴任,只是作爲一名親王掛名而已。

在這之前,這種情況是從未有過的。這足以看出皇上對他的厚愛以及器重。奈何天妒英才,如此優秀的人卻在皇家鬥爭中被傷得體無完膚,最終落得自盡的下場。

在李承乾謀反事件之後,李治與李恪便成爲衆人眼中的焦點。大臣們也都紛紛站隊,希望在唐太宗百年之後,自己能有一個穩定的靠山。而唐代著名的大臣長孫無忌就是李治堅定的支持者。在這場內鬥中,長孫無忌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由於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舅舅,所以他與李治的關係十分密切。

長孫無忌既是朝廷的官員,又是皇親國戚,故而唐太宗對他十分信任,還將修律的重任交給他。當時唐太宗認爲李治的性格過於軟弱,優柔寡斷,不是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選,因此想把太子之位傳給李恪。此時長孫無忌卻強烈反對,並表示李治雖然性格軟弱,卻能夠體察民情,體諒百姓的疾苦。

正是這番話改變了唐太宗的主意。隨後李治便穩坐太子之位,但是長孫無忌的心裏卻開始生出忌憚,李恪的存在對李治一黨來說,始終是個威脅。於是一場陰謀隨即開始醞釀。公元六五三年,高陽公主被揭發謀反,長孫無忌便在這個關鍵時候指示官員房遺直指控李恪謀反。就這樣,在案情不明不白的情況下,李恪自盡了,用的是三尺白綾。那時他只有三十四歲。

李恪的弟弟李愔也難逃死亡的結局。長孫無忌爲了斬草除根,連李恪的弟弟李愔也劃爲李恪同黨,將之一併害死。可是李愔從小才能並不出衆,可以說是衆皇子衆十分普通的存在,即便他對李治登基並無妨礙,也難逃死亡的命運,這讓李恪的內心更加憤憤不平。

李恪心中明白自己在如此情境之下難逃一死,但是他對長孫無忌的恨意卻不能消減分毫。就像竇娥含冤時毒咒發誓的那樣,李恪死前也表達了自己對長孫一族的怨恨,他希望祖宗保佑,幫他平冤昭雪,他希望在他死後,長孫一族就如江河日下,再也不能崛起。儘管此時長孫家族依舊位高權重。

34歲李恪被逼自縊,留下的神祕詛咒 第2張

但是“功高震主”是所有歷史故事裏難免的結局。位高權重之人,說話辦事難免倨傲不已,再加上當時武則天暗中圖謀皇位,明裏暗裏調撥李治和長孫無忌的關係,李治開始慢慢疏遠長孫家族。後來長孫無忌被流放,長孫家族也流放的流放,賜死的賜死,果真如李恪所言,江河日下了。

而李恪究竟有沒有參與謀反呢?顯然是沒有的。武則天成爲皇帝后,曾爲李恪一案平反。從李恪的性格來分析,他遇事沉着冷靜,又果敢堅毅,是一個非常有決斷力的人,絕對不會犯糊塗去參與謀反。加上史書上記載,長孫無忌性格十分陰險,且心胸狹隘,並且李恪與高陽公主一黨私交併不深刻。

綜上一切因素,可以得見,李恪並沒有參與到謀反當中。也就是說,李恪果真是被冤枉的。而長孫無忌家族的覆滅,也是他們咎由自取,害人終害己,這不僅僅是所謂的“現世報”,還是歷史中不可逆的潮流。

通過李恪的一生,我們可以反觀自我。爲什麼優秀且才能出衆的人最後卻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通過分析李恪的事件,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一個人的成功絕對不是建立在個人努力的基礎上的,而是建立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基礎上的。不能單單用個人的努力和意志去取代環境的作用和羣體的作用。

唐太宗曾說:“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深入地觀察歷史,可以讓我們明白許多爲人處世的道理。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中窺見一些歷史的潮流和趨勢,幫助我們更好的認清當下社會的發展,更好的順應時代的變遷,做那個站在時代潮流浪尖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