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漢武帝因爲一貧民女子廢除了肉刑,這個女子是誰?

漢武帝因爲一貧民女子廢除了肉刑,這個女子是誰?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武帝因爲一貧民女子廢除了肉刑,這個女子是誰?這個女子就是山東臨淄人的女孩緹縈,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漢文帝劉恆繼位之後,堅持無爲而治,讓天下休養生息,整個社會從戰國、暴秦和楚漢之爭的長期戰亂中擺脫出來。

山東臨淄人的女孩緹縈,他的父親犯了罪,她以死相逼,千里迢迢隨父親進京上書救父。著名史學家班固讚歎她:“百男何憤憤,不如一緹縈!”小女孩緹縈符合值得人尊敬又不爲人知的小人物這一形象。

齊太倉令淳于意,當時爲官清廉,後來因爲喜歡研究醫術,乾脆就辭職了,他由於聰明好學,潛心研究,拜醫學界的高手爲老師,終於學成,然後獨立給人看病。

淳于意的二十五例醫案——“診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史記錄。在《史記》裏,司馬遷把他和扁鵲放在一起進行立傳,即《扁鵲倉公列傳》,可見他的醫術是非常高超的。

但是後來,淳于意被判有罪,需要押送到長安去受肉刑。有罪的原因一說是官吏的誣告,因爲他不依附於權貴,不想去給官府家裏做醫生。另一說是給一個病情非常嚴重的人看病,結果那個人生去世了,於是被遭到了誣告。

漢武帝因爲一貧民女子廢除了肉刑,這個女子是誰?

肉刑,是對犯罪的人的肉體的一種懲罰,古指墨、劓、剕、宮、大辟等。肉刑始於夏、商、週三代:

《漢書·刑法志》:“禹承堯、舜之後,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湯、武順而行之者,以俗薄於唐、虞故也。”

家中突然遭此變故,一家人抱頭痛哭。正在悲傷之際,淳于意感嘆自己家裏只有五朵金花,沒有一個兒子能與自己一起分擔苦難。

但令淳于意沒有想到的是,只有十幾歲的幼女緹縈,擦乾眼淚,要陪父親一起進京,替父申冤。

淳于意欣慰的同時,拍拍女兒緹縈的肩頭,說有她有如此孝心,自己就很知足了。並沒有把女兒的話放在心上,因爲一是女兒年幼,二是路途遙遠。

但因爲緹縈的堅持,父女二人一同上路。一路艱難,自不必說,父女倆終於到了長安。

到了長安,淳于意被押,女孩兒緹縈衝破種種困難,終於找到願意給他寫訴狀的人,把自己的訴狀交到了漢文帝的手中:

“我的父親曾是清廉的小官吏,現在不慎犯了事,按律當受肉刑。我不但爲父親難過,也爲所有受肉刑的人傷心。一個人被砍去了腳,就成了殘廢;被割去了鼻子,就不能再安上,即使他們想改過自新也不可能了。我情願做官府的奴婢,替父親贖罪,好讓他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image.png

緹縈表達了對肉刑這種刑罰的傷心之情,希望自己做奴婢來替父親贖罪,而不希望父親和天下所有的人來承受這種刑罰。做奴婢身份卑微,沒有自由。緹縈的孝心可嘉,漢文帝看到後,非常受感動。

“今人有過……朕甚憐之。夫刑至斷肢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豈爲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

寬仁賢德的漢武帝廢除了肉刑,且赦免了淳于意的罪,淳于意父女倆於是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裏,淳于意繼續行醫,爲老百姓緩解病痛。他一直活到了七十多歲,善終。

漢文帝頒佈了新刑律:

漢武帝因爲一貧民女子廢除了肉刑,這個女子是誰? 第2張

黥刑,改爲遞去頭髮,以鐵束頸服刑四年;劓刑,改爲打三百板子;斬左趾,改爲打五百板子;對於那些犯斬右趾以及殺人自首、官吏貪贓枉法、監守自盜等罪,於判刑之後又犯笞刑罪者,一律棄市處死;而對於判處其它各等徒刑,在一定年限內無逃亡等行爲的,則可相應遞減刑罪,直至釋放免刑爲庶人。

漢武帝的這一做法可謂是大快人心,《資治通鑑·漢紀》稱,此後,社會“風氣篤厚,禁網疏闊,刑罰大省”,以至一年之中僅“斷獄四百,有刑錯之風焉。”

緹縈救父,得到了老百姓的廣泛的讚譽,大家都誇她人小膽子大,孝心尤其值得讚揚。因爲她不但讓自己的父親免除了肉體之苦,而且也讓後來犯罪之人也免受類似的肉體之苦,可謂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情。甚至有人還寫成了詩歌,對她讚揚:

“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後人。”

緹縈上書救父的做法,使其作爲中國孝道的典範,漢文帝因廢除肉刑這一改革措施,順應民意,引人注目,是歷史的進步,是中國古代刑制從野蠻時期到文明時期的轉折點,里程碑。

緹縈作爲一個小人物,但是卻值得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