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陳平與張良都是西漢前期的重要功臣,兩人的結局有何不同?

陳平與張良都是西漢前期的重要功臣,兩人的結局有何不同?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良與陳平都是劉邦身邊重要的謀士,他們有着不同的人生經歷、不同的性格特徵,對人生的追求也不同。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劉邦能取得最後的勝利,無疑是他善用人才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縱觀他手下的得力助將,皆有自身長處。張良和陳平是劉邦智囊團的核心。他們雖少有沙場戰功,卻以自身的智謀一次次爲劉邦解決難題,救劉邦於危難之中。司馬遷爲張良、陳平立傳也是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他們各自的特徵。

一、出身迥異,各有追求

首先張良和陳平家世出身就截然不同。張良乃韓國貴族出生,家族五代爲韓相,雖然到張良時韓國己被秦所滅,他己淪爲沒落貴族,但是幾代積累下的貴族氣質不會輕易散去,故而在諸多問題的思考與行事時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陳平與張良都是西漢前期的重要功臣,兩人的結局有何不同?

陳平則不然,其出身貧苦,依靠兄長才得勉強讀書。張良是忠臣之後,貴族遺少,其志向是爲國復仇。陳平滿懷建功立業的志向,是個人要追求好的生活環境,擺脫貧窮的現實境況。

張良身上具有濃厚的家國情懷。“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爲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韓國被秦國所滅,張良作爲韓國五代相國之後,他沒有忘記爲人臣的責任,即便國破家亡,但他首先想到的是爲國報仇,所以就算遣散家僮、弟死不葬,也要收集錢財,蓄積力量爲故國報仇,哪怕力量微弱,他還是把國家放在首位。

張良在博浪沙刺秦失敗後,收起鋒芒隱居下邳,十年時間修煉自己,日夜苦讀《太公兵法》,爲的就是有朝一日尋得機會復仇。陳涉舉起反秦大旗之時,張良也聚集了百來個青年欲找人合作起事,在去往見景駒的路上遇到劉邦。張良初見劉邦見其超人之處,僅僅將劉邦視爲自己反秦復仇的合作伙伴,並非一心助其成就霸業。

陳平與張良都是西漢前期的重要功臣,兩人的結局有何不同? 第2張

他跟隨劉邦去薛地見項梁,見項梁擁立楚懷王,就趁機對項梁說:“君己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爲王,益樹黨。”此時張良心裏所想是像項梁擁立楚國後裔一樣尋得韓國王室的公子,擁立自己的王室。

項梁派張良尋得韓國公子韓成,立爲韓王,任命張良爲韓國申徒,張良隨韓王一起帶兵去攻取韓國原來的領地。此時的張良對於復國的意念還是很強烈,他所追求的人生價值是跟韓國的復興連在一起的。張良跟隨劉邦攻下韓國十餘座城,此時的張良還沒有真正意義上歸屬劉邦。漢元年正月,劉邦正式成爲漢王,劉邦讓張良回韓國,而這時項羽在彭城殺了韓成,韓成之死就意味着恢復韓國又成爲了泡影。

司馬遷在《留侯世家》中也未提及韓成作爲韓國王有何功勞業績,只寫是張良要求項梁立韓成爲韓國王,也是張良助韓王成攻取韓國的領地。在《項羽本紀》中寫到:“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之彭城,廢以爲後,己又殺之。”項羽不讓韓王成封國是因爲他無軍功,但這應該是項羽的藉口,也因爲是韓王成作爲一國之主,確實沒有領導才能,沒有能將一個國家的重擔撐起來的能力,所以和張良輔佐韓成恢復韓國無果。

韓成的死讓他清醒地認識到暴秦已經將韓國往昔的氣數消磨殆盡,僅僅依靠意念和理想,靠無能的韓國之後來複興往日的故國已然是不可能了。至此,張良才真正地歸屬了劉邦。張良和劉邦共事,看出劉邦的領導才能,所以張良真正歸順於劉邦時,他自身所帶有的那種忠君思想依然是張良人生觀中的一把直尺。

陳平與張良都是西漢前期的重要功臣,兩人的結局有何不同? 第3張

張良一旦內心認定君主,就會一心輔佐。後來在輔佐劉邦所做的一系列舉措都證明了張良作爲帝王,他所做的事情都是高於個人利益之上的。如阻封六國之後、勸高祖封雍齒以安定軍心、建議請商山四皓阻止劉邦廢太子,都是以國家的安定爲前提,張良身上的義永遠都是大於利,官位錢財對他來說似乎比實現自己內心所願望的理想輕了許多。

《留侯世家》中張良有一段話:“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爲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爲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這段話總結了張良一生的印跡,也是他思想轉變的路線。從他一出場到他要身退,似乎都在證明他對於錢財官位的淡薄。

他要復興韓國是最初的夢想與責任,而輔佐劉邦成就帝業是他追求理想的昇華。看到劉氏帝業坐穩,天下歸於統一,他深知伴君側的隱患,也深知相對太平的政治舞臺上他作爲帝王師的責任已經到了可以止步,所以他瀟灑棄了人間世,走向自然世界領悟另一種生命的體驗,這不可不說是更深的境界。張良一生,跟他家世教育分不開,更是他自身修爲所體現的精髓所在,所以他的追求是比其他功臣是高出世俗羈絆的選擇。

陳平起初生活貧困,在社會最底層謀生的他以“分肉比天下”,志向高遠,勢必要走出鄉。他從小看過底層老百姓生活之艱難,跟張良相比,陳平更懂得金錢權利的重要。他走出去,先想到的是生存,只有生存的前提下,自身的抱負有可能實現。

所以陳平在魏王、楚王那裏沒受到重用,最後投奔到劉邦賬下。第一次見劉邦,劉邦沒有特殊待見,陳平不失一切機會,他懂得把握時機推薦自己,幾句話就讓劉邦拜他爲都尉。周勃、灌嬰等人在劉邦面前告陳平狀,說他在軍中受賄。漢王懷疑他,責問爲何私自收將士錢財,他對漢王說:“臣裸身來,不受金無以爲資。”由此看來陳平是比較看重錢財的。

陳平與張良都是西漢前期的重要功臣,兩人的結局有何不同? 第4張

哪怕是在軍中,他覺得辦事情需要資金,這種思想可能就是來源於陳平之前生活的環境所影響。在他之前生活的地方,窮人和富人生活差距之大、地位之懸殊,讓陳平深知唯有自己擁有錢財和地位,纔能有較好生活的機會,所以陳平做事的前提是自己能生存。

項羽圍劉邦於滎陽時,陳平就出計策,讓劉邦捐數萬金,行反間計去離間項羽君臣,確實如陳平所想,金錢起到了反間的作用。陳平跟隨漢王,一路分封,從最初的都尉到戶牖侯,再到曲逆侯,他出奇計六次,被分封六次。

總之,陳平是在一條通往權利中心的路上平鋪直上,跟他的思想價值觀是分不開的,陳平是務實者,他在生存的基礎上考慮更高尚的理想。陳平自己說“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司馬遷沒有詳細寫陳平那些神祕的計策如何“陰謀”,但是從這些語言可以得知,陳平很多計策,也許是不符合道義。

有時候是爲了生存自保,或是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陰謀。劉邦去世後,呂后掌權,陳平立刻就會想到自保,所以樊噲事件陳平就以智取的方式避免殺身之禍,甚至獲得呂后信任,升爲左丞相。呂后逝誅諸呂,迎來文帝時代,陳平懂得迂迴,懂得君主的心理,所以以靜制動,在適當的時機,得到文帝信任,讓搭檔周勃佩服,最終榮升專一丞相的職位。

陳平的追求夢想之路,是跟權利聯繫在一起,他一路走來沒有刻意去爭功論賞,從貧民成爲漢帝國政治權利中心的重要人物,他得心應手、進退自如,他“分肉宰天下”的夢想在擁有權利的時候也終以實現了。

二、足智多謀,共同助漢

楚漢相爭,劉邦勝出最大的原因就是手下將領各司其職,劉邦不僅有“漢初三傑”來穩定前方前線,更有張良和陳平那樣的謀士中的佼佼者在後方,皆歸入劉邦帳下。如果“漢初三傑”是用自己的力氣爲劉邦出力,而張良和陳平是用他們的智謀讓劉邦大業提升了高度。張良和陳平都具有很高的政治智謀和軍事理論經驗。

雖然張良和陳平因爲出身不同,道德取向的標準不同,但是他們作爲劉邦身邊的重要謀士,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看《留侯世家》和《陳丞相世家》,司馬遷寫的最多的就是張良、陳平與劉邦相遇後,爲劉邦出計策,解決難題,似乎在劉邦危難之際,只要有張良和陳平,死局總會找到出口。

陳平與張良都是西漢前期的重要功臣,兩人的結局有何不同? 第5張

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有一代大將風範,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魁梧的,就連司馬遷都認爲張良的形象應該是髙大魁梧的,但是見到畫像,張良的外貌確是清秀的像婦人。司馬遷不得不讚嘆,外貌不如男子,卻可以成爲帝王師,在政治舞臺上叱吒風雲。陳平長得高大俊美,其嫂和鄰人都覺得陳平空有好的皮囊,更不用說會耕作。

陳平高大俊美的外表絕非無用,在日後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不僅外貌與衆不同,而且智能超羣。如此外貌特徵的兩個人作爲劉邦智囊團的頂級人物,在漢初政治舞臺上演繹了他們的一生。張良、陳平各自的道德追求不同,張良是義謀、陳平是陰謀。

但是司馬遷秉着“實錄”的精神,客觀地寫出了張良、陳平的人物形象,他們爲劉邦出謀劃策,經常救劉邦於危難。張良和陳平一同出謀劃策最明顯的是在擒韓信的計策上,司馬遷皆有記錄。韓信作爲軍事天才,爲劉邦開疆擴土立下汗馬功勞,但是這樣一位集智勇仁義於一身的天才在君王眼裏就是最大的威脅和隱患,劉邦除掉韓信之心早己顯現。君王想除掉一個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良、陳平自然比韓信懂得收斂鋒芒,爲了自保,他們在這件事情上皆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別人勸說韓信謀反,韓信還是感念劉邦的知遇之恩,沒有要謀反的意思。但是在劉邦的猜忌下,張良、陳平獻策,呂后和蕭何密謀,韓信就走向了他的人生末路。

劉邦征戰一生,生死存亡時刻張良和陳平出策救他,司馬遷分別記載於兩篇傳記,同一件事情中均有張良、陳平計,體現出他們卓越的智謀計策。項羽和劉邦在鴻溝立定平分天下之約,劉邦當時覺得有一般的江山對於他來說已經足矣,所以想要西歸。當時張良、陳平皆看出劉邦當時的勢力,可以一舉打敗項羽,所以建議劉邦趁機攻打項羽,所以劉邦採用張良、陳平的計策,追擊項羽大破之,項羽終在垓下自刎,楚漢戰爭結束,劉邦完成了統一大業。

三、總結

張良、陳平,他們的計謀不管是智取還是陰鬥,對於劉邦的事業確實是功不可沒。他們作爲西漢前期的重要功臣,以傳奇的經歷,務實的精神,超羣卓越的智謀助劉邦贏得了天下,作爲帝王師、重要謀士的他們,都是以自身的智慧贏得了劉邦的信任,載入史冊,後世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