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劉備把兵權交給李嚴的原因是什麼?

劉備把兵權交給李嚴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備把兵權交給李嚴的原因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這是一個誤會。

劉備令人困惑的遺命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爲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三國志.李嚴傳》

“劉備以李嚴掌兵權”的說法來自上面的記載。

這個任命令人感覺有些自相矛盾。

首先,“統內外軍事”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確實是史書上唯一一次出現的說法。

三國時期,掌握最高軍權的任命,用的都是“督中外軍事”。

劉備把兵權交給李嚴的原因是什麼?

曹真、曹爽、司馬懿、姜維、諸葛恪、孫峻,全部都是用“督中外軍事”。

李嚴的這個統中外軍事,是個什麼意思?

會不會這裏的“統中外軍事”就是“督中外軍事”的意思呢?

不會!

曹真、曹爽、司馬懿、姜維、諸葛恪等人,獲得“督中外軍事”權力時,或已是大將軍,或已是太傅,都已是最高職位的大臣。

李嚴一箇中都護,如何掌管中外軍事呢?

其次,“留鎮永安”顯得與中都護、“統中外軍事”自相矛盾。

中都護,是中軍的重要職務,自然要隨中軍一起行動。

可是,劉備死後,中軍自然要隨劉禪回到成都,李嚴留在永安,如何行使中都護的職責呢?

而偏居永安的李嚴,又如何統內外軍事呢?

虛銜事實上,劉備對李嚴的任命,基本上都是以“尊崇爲主”:名頭很響,但都留了後手,不給實權。

劉備把兵權交給李嚴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劉備在永安時,李嚴被任命爲尚書令。

西漢後期到東漢中期,這是一個職權極高的職務,被稱爲“三獨坐”之一,是直接對君主負責執行一切政令的首腦!

可是,東漢後期,當大將軍、三公錄尚書事時,尚書令就被壓制下去了。

而蜀漢一開國,諸葛亮就已經以丞相錄尚書事了!

李嚴“統中外軍事”的名號也是如此。

曹丕以曹真“督中外軍事”,是在廢除了相國之位之後。即沒有明確首輔的情況下,“督中外軍事”纔有意義。

可是,劉備以李嚴“統中外軍事”的同時,又令後主對諸葛亮“以父事之”,明確以諸葛亮爲首輔!

意思很明顯:李嚴的“統中外軍事”,只是一個名號!

李嚴,並沒有真的掌握軍權!

蜀漢統治的一貫作法有學者對蜀漢政權有職有籍可考者做過統計:一共189人。其中,隨劉備、張飛的北方故舊22人,11.64%,諸葛亮等荊州人士66人,34.6%,巴蜀集團(含東州派、益州派)92人,48.1%,馬超、姜維等隴西人士9人,4.7%。

數據上看,巴蜀集團人士的比重是最高的,佔了近一半。

可是,觀整個蜀漢歷史,幾乎沒有巴蜀集團人物在中央擔任過實權大的重要的職務!

作爲外來統治者,蜀漢集團一直不敢對巴蜀人士以實權相托,他們更喜歡用虛銜拉攏!

此後,諸葛亮要召李嚴到漢中,再次祭出這個招數:以李嚴爲驃騎大將軍。

只是···這不過又是一個虛名而已!

李嚴不是制衡諸葛亮的棋子許多朋友認爲劉備以李嚴來制衡諸葛亮。

其實,夷陵之戰後,當時的蜀漢已經疲弱不堪,劉備哪裏還有資本來玩制衡術,製造內部權力鬥爭呢?

當時,制衡的基本方式是:以宗親集團、功臣集團一起輔政。其中,宗親集團是主要的“監護人”。

可是··劉備沒有靠譜的宗親集團呀!

人爲製造一個與諸葛亮抗衡的李嚴,刻意製造權力鬥爭,結果有三個:

1、諸葛亮敗了,李嚴掌權。那麼,蜀漢江山更安全嗎?

2、李嚴敗了。那麼,製造這出競爭幹啥呢?

3、久拖不決,勾心鬥角,本就最弱的蜀漢越搞越亂。

顯然,劉備沒有必要非要找人來制衡諸葛亮!

而且,李嚴,無論是資歷、威望還是資源都完全不可能拿來制衡諸葛亮呀!

何況,李嚴爲人孤傲,人際關係並不好,完全不是一個權利遊戲的玩家呀!

所以,劉備即便要找人制衡諸葛亮,也是不會找李嚴!

總的來說,李嚴雖然確實也是託孤之臣,獲得了很高的尊崇,但他並不是制衡諸葛亮的棋子,更沒有掌管軍權。

蜀漢集團一直在拉攏巴蜀人士,但多以尊崇和地方權力爲主,至於敏感的軍權,是不敢託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