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歷史上如果吳三桂歸降李自成的話,清軍入關還會發生嗎?

歷史上如果吳三桂歸降李自成的話,清軍入關還會發生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平西王吳三桂,明末清初著名的歷史人物。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崇禎十七年(1644年)初,明朝即將滅亡之際,面對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崇禎皇帝詔徵天下兵勤王,三月五日加封吳三桂爲平西伯,命吳三桂火速領兵入衛京城。三月十九日吳三桂率軍到達山海關,繼而率兵西進京畿。二十二日吳三桂兵至玉田(屬河北省唐山市)一帶,這時突獲京師陷落崇禎自縊的消息。在崇禎和明朝走向滅亡之後,吳三桂的處境,顯然就比較尷尬了,一邊是虎視眈眈,準備入關的清朝大軍,另一邊則是攻陷京城的李自成。在此背景下,猶豫再三的吳三桂,最終投靠了清朝,成爲清朝得以入主中原的功臣。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吳三桂歸降李自成,兩大勢力聯合,能否阻擋清朝大軍呢?

歷史上如果吳三桂歸降李自成的話,清軍入關還會發生嗎?

首先,在崇禎皇帝自縊和明朝滅亡後,大順李自成曾多次招降,吳三桂再三猶豫,曾一度有投降李自成的念頭。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李自成能有更多的耐心和誠意,或許真的能夠招降吳三桂。也即此時的吳三桂,倒向李自成或者清朝,顯然就是一線之間的事情。對於李自成來說,沒有給猶豫的吳三桂更多時間,選擇進攻山海關。而這,無疑將吳三桂推向到清朝一方了,也即吳三桂向多爾袞求援。在一片石戰役中,吳三桂聯合清軍擊潰李自成。清兵入關後,封吳三桂爲平西王。那麼,如果有吳三桂軍隊的支持,李自成能成功抵擋清朝大軍嗎?對此,在筆者看來,即便吳三桂和李自成聯手,這兩人也很難抵擋清朝大軍,至少無法長期抵擋,原因如下。

一方面,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明朝末年,吳三桂率兵四萬原駐守寧遠(今遼寧興城),阻止清軍徑入山海關。在很多人看來,只要吳三桂牢牢佔據山海關,就可以阻擋清朝大軍進入中原。對此,在筆者看來,這顯然是存在誤解的。實際上,在明朝後期,之所以能夠和後金、清朝在遼東地區相持,甚至一度保持優勢,顯然依靠的不是山海關,而是因爲關寧錦防線,以及精銳的關寧鐵騎。就關寧錦防線來說,顧名思義,是山海關,寧遠,錦州組成的。其中,山海關是最後的保障,也即一旦寧遠和錦州丟失的話,山海關將是非常脆弱的。

進一步來說,關寧錦防線的厲害之處,在於山海關,寧遠,錦州等地之間的互相依託,也即清朝大軍攻擊一個點的話,其他關隘和城池可以趁機從側面襲擊,以此讓清朝大軍顧此失彼。不過,在鬆錦之戰後,明朝苦心經營的關寧錦防線已經不復存在了。更爲關鍵的是,明朝培養多年的關寧鐵騎,更是消亡殆盡了。基於此,在失去關寧錦防線和關寧鐵騎之後,不僅明朝在遼東失去了存在感,這也意味着清朝只要全力出擊,山海關的失守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另一方面,當然,雖然吳三桂兵力有限,也即只有數萬兵力,但是,李自成可是有百萬大軍的。所以,兩大勢力聯合的話,確實可以利用兵力上的優勢,以此暫時抵抗清朝大軍。

歷史上如果吳三桂歸降李自成的話,清軍入關還會發生嗎? 第2張

最後,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儘管李自成有百萬大軍,但是,李自成的大順軍,本質上還是一直流寇,也即李自成無法解決糧餉等後勤供應問題。進一步來說,崇禎的失敗乃至於明朝的滅亡,也和糧餉存在直接的關係。並且,明朝末年和清朝初期,清朝大軍已經基本上征服了漠南蒙古,所以其入關之路已經不侷限於山海關這一個長城關隘了,比如從大同、宣府等地,都是可以攻入長城防線以內。而且,在崇禎自縊之後,這些防線也幾乎進入到防禦真空的階段了。對於多爾袞來說,之所以沒有從這些防線,無非就是不想捨近求遠,但是,如果吳三桂投降李自成,二者全力防守山海關的話,多爾袞完全可以“捨近求遠”,從而大同、宣府,甚至經由山東半島來進入中原。基於此,在筆者看來,即便有吳三桂軍隊的支持,李自成也無法抵擋清朝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