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秦昭襄王爲什麼要賜死戰功赫赫的白起?他有何考量?

秦昭襄王爲什麼要賜死戰功赫赫的白起?他有何考量?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白起,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軍事家,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爲戰國四大名將,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名將最後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被秦昭襄王賜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國的政治權力分配也是極具特色的,既不像晉國、齊國那樣卿族一言九鼎,也不像宋國、魯國那樣公族大權獨攬,而是出現一種“活化”與制衡的局面。相較東方諸國而言,秦國是最早走向中央集權的國家,這和它政治權力分配的“活化”和制衡不無關係。諸如白起、王翦等採用“軍功羣體”的稱謂較爲合適,正是戰國時期“軍功羣體”的輝煌與落寞折射了功勳卓著白起的生和死。

一、秦國戰神白起

1、白起作爲一位軍事家還極具政治眼光

秦國軍功羣體的代表人物首推秦昭襄王時期的著名將領白起。白起雖然有史籍曾稱其爲公孫起,但僅此一例,並沒有別的史料作爲佐證,證明其出身公族,所以本文還是傾向於將其列入秦國的軍功羣體。白起之所以能夠進入秦國的權力核心,成爲秦國最高軍事長官,與秦昭襄王時期的外戚羣體在秦國的掌權密不可分,《史記 穰侯列傳》記載“白起者,穰侯之所任舉也,相善。”在得到魏冉的賞識與舉薦之後,白起迅速展現了其軍事才華。秦昭襄王十四年,破韓魏聯軍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秦昭襄王二十九年,拔楚鄢、郢,因功被封武安君;至秦昭襄王四十七年,長平之戰殲滅趙軍有生力量四十五萬,當時唯一能在軍事上和秦國一較高下的軍事強國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秦昭襄王爲什麼要賜死戰功赫赫的白起?他有何考量?

可以說白起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扭轉了戰國後期秦國與東方六國的軍事實力對比。而難能可貴的是白起作爲一位軍事家還極具政治眼光,據《戰國策 中山策》記載,昭襄王在以士兵疲憊爲由,拒絕了白起一鼓作氣攻打邯鄲滅趙的建議之後,於長平之戰的第二年再次想進攻趙國時,曾和白起有過一番對話,白起拒絕率軍出征。白起不僅長於軍事指揮,而且對敵我雙方的政治經濟情況以及當時的國際形勢都有着準確的把握,這番說辭絲毫不亞於善於分析時局的縱橫家們。

2、白起之死皆因個性鮮明

雖然白起是一位具有政治洞察力的軍事家,爲秦國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卻因爲自己鮮明的個性,違抗日趨集權的秦昭襄王的命令而導致被賜死,但直到臨死前白起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仍無奈的以爲“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而今天大多數學者認爲,范雎在其中也起到關鍵作用,如林劍

鳴先生在《秦史稿》中所論述:“白起之死固然與秦昭王有直接關係,但根本原因還是范雎在一旁煽動所致,是統治階級內部將、相爭權所釀成的一幕悲劇。”其實,可以將白起之死看做客卿和外戚權力鬥爭的延續,白起的崛起得益於魏冉的舉薦,而且兩人“相善”,在魏冉失勢就封以後,范雎自然將矛頭指向了手握軍權的白起。

秦昭襄王爲什麼要賜死戰功赫赫的白起?他有何考量? 第2張

而在二者的權力鬥爭中,秦昭襄王堅定的站在了客卿一邊,從魏冉的被逐到白起的賜死,都體現了這一點,這顯然是君主集權的需要,外來的客卿羣體顯然要比外戚和軍功羣體好控制的多,而且隻身一人,靠自身才能闖蕩天下的客卿羣體,也更加適合日益完善的官僚體制發展要求,這也是在受到魏冉排擠打壓之後,秦國客卿羣體在秦國能重新掌權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秦國的軍功羣體與秦國的軍功爵制

1、軍功爵制

軍功爵制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對立有軍功者予以獎勵的制度,並不是秦國所獨有的。秦國的軍功爵制是由商鞅確立完善的,有學者認爲是軍功爵製造就了秦國的軍功羣體,其實並不盡然。首先,秦國軍功爵制本身就存在着明顯的“二層臺結構”,其分界線就是第十級左庶長,如商鞅、樗裏疾、白起等人並不是由第一級公士開始逐級遞升的,而是直接就被授予左庶長或以上的爵位的,這隻能理解爲軍功爵制分爲兩層,左庶長以下授予被統治階層,而左庶長以上則是授予統治階層內部的各羣體。其次,白起等人也不是逐級遞升的。最後,到了戰國後期秦國官僚體制逐漸完善,軍功爵也不再與軍功羣體相聯繫,比如王翦等人,史籍記載中不再稱其爵位,而是稱其官職。

2、軍功羣體與軍功爵制似乎沒有必然聯繫

軍功羣體既不遵循軍功爵制的規定,也不受軍功爵制限制,其與軍功爵制似乎沒有必然的、穩定的聯繫。雖然朱紹侯先生認爲“對於‘軍功’不能機械的理解,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狹義講,只有在戰場上斬將殺敵,纔算軍功;從廣義講,凡是對國家有貢獻的事績,都可以按軍功論賞。”但是,廣義的“軍功”範圍似乎過於寬泛了些。所以,秦國的軍功羣體興起與秦國的軍功爵制關係並不密切,軍功羣體的興起更多的還是得益於其他政治羣體的舉薦和兼併戰爭的需要。

秦昭襄王爲什麼要賜死戰功赫赫的白起?他有何考量? 第3張

三、秦國軍功羣體與東方諸國軍功羣體之比較

1、秦國軍功羣體興起較晚

在戰爭頻繁的戰國時代,軍功羣體並不是秦國所獨有的,而在東方諸國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其出現的時間似乎比秦國軍功羣體還要早一些,這與官僚體制的完善和文武職的分離密不可分。春秋時代,各國大多是軍政不分,卿大夫不僅協助國君處理政務,而且在戰爭中會作爲統帥指揮作戰。到了戰國時代,隨着兼併戰爭的進行,各國都建立了常備兵,推行普遍徵兵制,戰爭的規模逐漸擴大,戰爭的方式也隨之改變,這迫使官僚體制中不得不文武分家,由具備軍事才能的人來指揮作戰,使得一些非貴族出身的本國人通過軍功進入統治集團上層,軍功羣體由此登上歷史舞臺。東方諸國的文武職分離是比較早的,以率先變法的魏國爲例,魏文侯時曾先後以魏成子、翟璜、李悝爲相,而以樂羊、吳起、翟角爲將。而秦國文武職的分離是比較遲的,直到商鞅在秦國主持變法之時,由左庶長升爲大良造,大良造就是秦國當時的最高軍政長官,史籍中還有商鞅率軍進攻魏國的記載。

秦昭襄王爲什麼要賜死戰功赫赫的白起?他有何考量? 第4張

而秦國相位的設立是在秦惠文王十年,即公元前 328 年,此時已經是戰國的中期了,而且也僅僅是形式上的文武職分離,史籍中還經常能夠看到位居相位的張儀、樗裏疾、甘茂、魏冉領兵作戰,真正的文武職分離恐怕要到秦昭襄王四十一年范雎任秦相以後。大部分秦國軍功羣體都是活躍於秦昭襄王和秦王政在位時期。所以說,從時間上看秦國軍功羣體的興起要晚於東方諸國軍功羣體。

2、秦國軍功羣體發揮的作用更大

東方諸國軍功羣體的興起雖然早於秦國軍功羣體,但是其地位作用卻不可同日而語。東方各國受宗法制影響較深,用人爲親的思想根深蒂固,除了少數積極進取、銳意改革的君主注意吸收其它階層的精英份子外,大多數君主還是更多的重用自己的親族,導致權力體系的僵化,政治權力分配的失衡,包括軍功羣體、客卿在內的其它政治羣體長期被排斥、被邊緣化,這在戰國後期體現的尤其明顯,最典型的當屬趙國。趙國也是個軍事將領輩出的國家,廉頗、李牧、趙奢、樂乘 、司馬尚、龐煖,無論數量和質量都可與秦國的軍事人才一爭長短。但是,卻沒有見到哪位趙國將領像長平之戰的白起和滅楚的王翦般統帥傾國之兵與敵國作戰,也沒有見到有史籍記載哪位趙國將領能像李信般戰敗後能不受責罰而繼續統帥軍隊,更多的是史籍記載趙國的軍功羣體受懷疑、被撤換、屢屢被秦國施展反間計,而國家權力卻長期被無所作爲的公族羣體公子成、平陽君趙豹、平原君趙勝所把持。

秦昭襄王爲什麼要賜死戰功赫赫的白起?他有何考量? 第5張

趙國只是戰國時代東方各國的一個縮影,宋人洪邁總結道:“七國虎爭,天下莫不招四方遊士,然六國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國人,如齊之田忌、田嬰、田文,韓之公仲、公叔,趙之奉陽、平原君,魏王至以太子爲相。”軍功羣體的受排斥、被邊緣化也是在秦統一六國的過程中,六國軍事上失利的直接原因。

結語

戰國時期的秦國則不然,政治權力分配更加優化,公族羣體逐漸退出政治權力的核心,政治權力分配更加多樣化。經歷了懷、靈、簡、惠四公的動盪之後,秦國君主逐漸意識到公族勢力對君權的威脅,再加上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對公族宗室的打擊,雖然秦惠文王時期由於排外思想影響公族成員曾一度重新受到重用,但秦昭襄王即位之初魏冉就又對羣公子進行屠戮,到秦昭襄王時代除樗裏疾、公子池兩人外已很難見到秦國公族成員出現在秦國統治集團的決策層,公族成員更多的是在其他方面發揮作用。而公族受到打擊留下的權力真空則被客卿、外戚和軍功羣體所彌補,雖然它們之間既有鬥爭又有聯合,但是總的來說還是順應了當時秦國日趨中央集權的發展需要,加之官僚體系的逐漸完善,使得秦政權充滿了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