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在古代宰相告老還鄉之後的權力如何?與地方縣令相比誰大?

在古代宰相告老還鄉之後的權力如何?與地方縣令相比誰大?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宰相,字義有輔佐之意,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一個人的能力、地位、權勢再大,在落難之時也難免受到欺辱。就比方說古代的皇帝,身爲皇帝是貴爲九五之尊,但是若是一朝皇位不保,別說不被欺辱了,就連性命都堪憂。

在古代宰相告老還鄉之後的權力如何?與地方縣令相比誰大?

而在我國古代,宰相便是君王之下最高行政長官的職稱,能夠擔務這個職務的人,必是人中龍鳳,有着極高的能力和水平。

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宰相比帝皇的含金量更高,畢竟歷史上有傻子皇帝,可未曾出現過傻子宰相啊。

但是,人終有老去的一天,宰相們能力再大也不得不服老。然而,這便不免讓人產生疑惑,當退休的宰相們回到家鄉之後,他們與當地在任的縣令相比,誰的權位更高一些呢?縣令有權對其管理嗎?

實際上,這樣的事情並不能簡單的從規定方面來說明,而是要對多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七品芝麻官”——縣令

談及縣令,相信瞭解的讀者也不在少數。在各種古裝影視劇中,縣令的戲份可不少,也因此讓諸多觀衆對縣令有了或深或淺的瞭解。

自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像秦國等諸侯國便已經逐漸的廢除了分封制,建立了郡縣,改爲由中央直接進行統治,而此時的縣級最高長官便已經被稱之爲“令”了,這便是“縣令”的起源。

衆所周知,古代官員可以用品級來分別其官職的大小,而縣令官階一般爲七品。由於七品在官員中排位末尾,因此縣令又被稱爲七品芝麻官,而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只要是官便是“爺”,因此在民間又被尊稱爲縣太爺。

那麼,縣令究竟是幹什麼的呢?

實際上,將如今的縣委書記和縣長兩者的職務兼於一身便是古代的縣令了,作爲地方父母官,縣令不僅是維持整個縣的治安那麼簡單,此外還要負責整個縣的財政稅收,同時還要接受百姓們的申冤,爲其解決案件。

別看縣令的官職不大,在古代,縣令的好壞往往引導着整個朝代的興衰,一個好的縣令能夠讓整個縣繁榮昌盛,而一個個縣的興盛,便能夠使得一個國家興盛,因此別小瞧了縣令這個職務。

那麼,宰相退休後又是什麼地位呢?

實際上,即便是退休了,宰相也並非普通的老百姓所能夠相比的。在一些朝代,退休的宰相的身份與普通老百姓可謂是天差地別!

二、曾貴爲宰相,退休後也有特權

在古代宰相告老還鄉之後的權力如何?與地方縣令相比誰大? 第2張

現代的退休適用於任何人,但是在古代的時候,退休制度僅僅是爲官吏所設置的,古代對於退休的常見的稱謂有“致仕”、“致事”等等。

在漢至元之間的朝代,基本實行七十退休的制度,而明清則是規定六十便退休。此外,與如今的退休不同的是,古代的致仕並非只有達到了規定的年齡才能夠退休,若是因爲各方面的原因導致官員想要退休的話,只要得到了皇帝或是上級的允許便可。

因此,我們經常能夠在影視劇中看到有官員“乞骸骨”,其實就是表示自己已經看了,想要退休享受生活的意思。

而官員退休之後,還能夠像爲官之時那樣的身份地位嗎?答案是否定的,退休之後便不再擁有當時的官職,因此自然就沒有了相應的權力,即便是宰相也不例外。

不過,即便是退休了,也並非就是變爲“凡人”,例如在唐朝時期,若是三品以上官員致仕之後,仍可以在朝廷行走,甚至是參與國家大事。這不僅是平民百姓所比擬不了的,就連許多的官員也都不敢想象。

而在兩宋時期,對與退休官員的安置和優待更是達到了一個高峯。在宋神宗以後,甚至允許帶職退休,也就是說官員退休後仍有職位,與在職官員比不過是少了一點實權罷了。

也就是說,在官員退休之後,只要不是因犯錯而被廢爲庶人,那麼仍會受到朝廷的優待,甚至在在政治層面仍享有一定的特權,而退休宰相能擁有大多的特權不必多言。

那麼,縣令能不能後管理那些退休的宰相呢?

實際上,這個問題從古代定下的規矩來講,其結果是非常令人感到驚訝的。相信各位讀者心中也有自己的答案,究竟是否一致請看下文。

三、“芝麻官”縣令,是否能管理退休宰相呢

對於這個問題,答案竟然是驚人的“可以”!

雖說宰相貴爲一品大臣,而縣令則纔是七品芝麻官,兩者之間的差距太大。但是,在一些沒有賦予退休的官員相應的職位的朝代,那麼即便其曾經貴爲宰相,在退休之後也仍是平民一個,縣令是否有權管理一個平民,答案不言而喻。

在古代宰相告老還鄉之後的權力如何?與地方縣令相比誰大? 第3張

而就算是在那些退休後仍有相應職位的朝代,這個答案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這是因爲退休官員有職而無權,而縣令雖作爲古代最基層的朝廷命官,但是從職務上來說,其負責的是一地大小的事務,且屬於在職官員。因此按理來說,那些告老還鄉之後閒居在家的致仕官員們,是要受到縣令的管轄的。

因此,單論權力的話,縣令比退休的宰相還要大。不過,縣令也僅僅是能夠過問,而沒有對於這些退休的宰相有實際的處置權,也就是說,退休宰相要是真犯了事,輪不到一個小小的縣令來處置。

不過,可見從規定上來看,縣令也是有權對退休的宰相進行管轄的,畢竟縣令爲了維持一方土地的合理運營也是非常的不容易的,若是每退休一個官員他都無權過問的話,那麼很難保證一縣安定。

那麼,這樣的情況下縣令就能夠完全的掌管退休的宰相嗎?

實際上,事實不僅要從規矩來講,更多時候是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的,試想一下,一個小小的縣令,又怎麼可能對一個曾貴爲宰相的人頤指氣使呢?事實上縣令再橫也要給這些退休“幹部”幾分薄面。

四、對於退休宰相,縣令能管卻不敢管

對於縣令來說,即便是已經退休了,宰相也非縣令能夠招惹的對象。

首先,由於宰相曾位高權重,因此門生故吏早已遍佈朝廷,這些靠着其發跡的人,豈會對其置之不理,而隨便一個便能夠將縣令壓的喘不過氣來。因此,縣令也自然不敢得罪退休宰相,甚至遇到大事與其商量。有的縣令還指望着巴結退休宰相升官發財呢。

實際上,歷史上也有過相應的例子,而那位退休的宰相,便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

在古代宰相告老還鄉之後的權力如何?與地方縣令相比誰大? 第4張

王安石就曾身爲宰相,可人總有年邁退休一日的到來,王安石也不例外。有一次,退休了的王安石的小舅子意外的跟蠻橫的金陵太守起了矛盾,那金陵太守竟指派當地縣令到王安石家中拿人,直到王安石親自出面才讓事情平息。

當時,金陵太守以爲王安石早已退休了,自己親自登門謝罪,已算是給足了王安石的面子。可沒想到的是,當宋神宗一聽聞這個消息,便下急召將金陵太守以及他差去王安石家中鬧事的人全部罷免,同時還讓王安石親信接任太守一職,且王安石的弟弟也被任命爲提點江東刑獄,其提刑辦公室也被遷往金陵。

宋神宗的做法,無非是對退休的王安石進行保護,而太守都不能對一位退休的宰相不尊敬,又何況是小小的縣令呢?

從王安石的例子可以看出,縣令等雖對退休的宰相有管理的權力,但是這樣的人物始終是他們所不敢招惹的,即便是合理合法,也仍可能被其背後的勢力報復,因此對於縣令來說這份權力不過是虛設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