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揭祕:古代不僅有“空調還有冰飲?

揭祕:古代不僅有“空調還有冰飲?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不僅有“空調還有冰飲?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一進入夏季,躲在空調房,抱着冰鎮西瓜,這應該是很多現代人的不二選擇。但是,在沒有電力製冷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度過高溫季節的呢?又是如何在沒有冰箱和冰櫃的條件下,獲取可以解暑降溫的冰塊呢?其實,我們的老祖宗相當有智慧,在春秋時期就發明了冰鎮米酒。

也就是在米酒里加一點冰,這是不是很像我們現在的冰飲?既飽了口福,同時又解了暑。據記載,在唐代的時候,就出現了冰棍的雛形。具體的做法就是:將冰先放在木桶裏,然後,在冰面上撒上鹽,再將裝滿蔗糖水的鐵盒整齊放在冰塊上,依次插上木棒,等到蔗糖水凝固以後,就可以吃啦。這和我們現在家庭裏做冰棒,手法上幾乎沒什麼區別。

揭祕:古代不僅有“空調還有冰飲?

到了宋代,冰制的食品和飲料就相當豐富了,我們現在從一些文獻記載中可以知道,當時,夏季吃的冷飲,就有冰雪冷元子,冰雪甘草湯和綠豆冰雪涼水等。在《宋史·禮志》中就提到了“蜜沙冰”,也就是在冰上澆上蜜,放上豆沙,這和現在的紅豆刨冰很像哦。在北宋的都城開封,進入農曆六月,街道兩旁就會擺出冷飲攤,也算得上當時的一道風景吧。

元朝的時候則出現了“冰淇淋”。由於,遊牧民族喜歡喝牛奶,牛奶自然就成了他們冰鎮食品的主要食材。簡單的做法就是:在牛奶里加點冰塊,就成了冰奶。再在冰奶裏面添加果醬,蜜餞和果脯等,那吃起來就更加美味了。這和我們現在有時將酸奶凍一凍,再放一些水果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效。當然,製作這些冰鎮食品和冰鎮飲料,當然少不了一種東西:“冰”。

那麼,中國的古人們是如何造“冰”的?

古代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可以用冰箱製冰,那時候則是將冬季採集到的冰儲存到夏季使用。所以,這也就考驗古人儲存冰塊的智慧了。

存放冰塊的倉庫叫做冰庫,有文獻記載的冰庫,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據史籍記載,西周時期的冰庫就已頗具規模,當時,稱之爲“凌陰”,管理冰庫的人則稱之爲“凌人”。《周禮·天官·凌人》載:“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這裏的“三其凌”,即以預用冰數的三倍封藏。

雖然,在西周時期,冰庫已經具有了相當的規模,只不過,那時的技術和裝備還比較的簡陋。就是挖一個大坑,將冰埋在其中,上面封好磚塊,塗抹泥漿,最後用火燒硬,這樣就起到了比較好的隔溫效果。但是,這種方法的效率還是比較低的,到了夏季的時候,有很大一部分冰已經融化了,所以,冬季儲存冰的時候,需要的量是夏季使用量的三倍以上。

到了唐代,大家認識到了井的天然保溫作用,唐人史宏的《冰井賦》中就有說道:“鑿之冰井,厥用可觀;井因厚地而深”,又說:“穿重壤之十仞,以表藏固。”當時八尺爲一仞,十仞即爲八丈。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打井技術非常成熟,冰塊已經可以儲藏到八丈以下的深井裏了。這種井就叫做“冰井”,由於損耗的少,所以,就不需要那麼多采冰的勞動力。

明清時候,儲存冰的技術又進一步發展。不需要將冰放在那麼深的井裏了。當時,存放冰的地窖,會放上棉絮,稻草和爐灰渣這些隔熱的材料。而且,也不再侷限於貴族階層使用,普通的有錢人家也可以儲藏冰塊。看一些歷史文獻,會提到北京城裏處處可見冰窖,由於,冰塊來的比較容易,甚至,還出現了賣冰和儲存冰的商家,所以,普通人也可以在夏季花錢買到冰。

儘管古代的冰庫多爲皇室和權貴所擁有,儘管用冰者多爲上層社會中的人物,但是,冰庫的發明和營造、藏冰的超羣技術,則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與智慧的結晶。冰可以製作冰鎮飲料和冰鎮食品,當然,也能夠“納涼”,這裏,我們再來看看古人是如何利用冰塊打發夏季的。

漢代皇宮裏的“空調房”叫做“清涼殿”,顧名思義,也就是說這個宮殿是專門爲消暑使用的。裏面放的牀是用石頭做的,旁邊會放上一些冰塊兒,那些侍從們就用扇子對着冰塊扇風,這樣主子們就能感受到一些涼意,這是不是就是古代的人工空調?

唐代又進步了許多,用水能代替人工,這個則和我們現代的水力發電裝置相類似。宋代的人更加考究,有了香氛的概念,他們則會在“空調房”裏擺放一些鮮花,這樣的話,不但能吹到涼風,還能聞到花的香味兒,真是納涼和享受兩不誤啊!

到了明清的時候,這種“空調”不但有吹冷風的作用,還承擔了冰箱的功能。冰塊會放在一個木箱裏,這個木箱被隔成幾層,在最上面的一層可以擺放一些食物,水果等吃食,這樣的話,冰箱在降溫的同時,又有了冰涼可口的食物可以入嘴了。

其實,古代人冰鎮食物和飲料的方法,未嘗沒有給我們啓示,可以充分利用冬季的冰塊,藉助現代的一些儲藏技術,在不需要用電製冷的情況下儲藏食品,也算是爲環保盡一份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