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龐統之死真的是因爲天意嗎?《三國演義》是怎麼描寫的?

龐統之死真的是因爲天意嗎?《三國演義》是怎麼描寫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龐統戰死落鳳坡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劉備奪取益州的戰役中,奪取雒城之戰是一場硬仗。這場戰鬥一直持續了一年,給劉備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在這場戰鬥中,劉備遭受的最大損失,就是失去了得力軍師龐統。在《三國演義》中,劉備把騎乘的白馬的盧讓給龐統,使得龐統中箭而亡。這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那麼,龐統之死真的是因爲天意嗎?

一、《三國演義》中對龐統之死的描寫。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對龐統的死做了層層鋪墊。他先是讓諸葛亮出面,以書信的方式告誡劉備君臣,說通過算術推演,和夜觀天象,都會發生對劉備軍隊不利的情況。而且這種不利情況,主要是應驗在將帥身上,請劉備君臣在軍事行動時多加小心。

在分兵攻打雒城的時候,劉備和龐統商議,由劉備攻打大路,龐統攻打小路。劉備這個時候再次提出,說夜裏做夢。夢見神人手執鐵棒擊打自己的右臂,醒來還覺得疼痛。因此質疑此行是不是不佳。但是龐統一心想要速戰速決,建立功勳,把攻打雒城的計劃確定下來。

龐統之死真的是因爲天意嗎?《三國演義》是怎麼描寫的?

在臨行時,龐統和劉備出兵的時候,龐統的坐騎突然馬失前蹄,把龐統掀下馬來。劉備見此情況,出於對龐統在戰場上安全的考慮,主動把自己的坐騎的盧換給了龐統。誰知道此舉卻讓龐統丟了性命

雒城的敵軍知道劉備軍隊分兵前來的消息,張任率領部下在落鳳坡埋伏。他的部下發現龐統的坐騎與衆不同,把他當成了劉備。於是張任的伏兵把龐統作爲主要目標,亂箭齊發。結果龐統出師未捷身先死,命喪在落鳳坡下。

在整個龐統遇難的過程中,劉備把自己的坐騎還給龐統,成了龐統遇難的主要因素。因爲龐統不是因爲劉備把自己的白馬還給自己,就不會成爲敵軍眼中最明顯的目標。正是因爲敵軍把龐統當成了劉備,龐統才承受了敵軍的全部攻擊,插翅難逃。的盧本身就有妨主的名聲,龐統因它而死似乎是天意。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二、龐統的性格和劉備的姑息縱容決定了龐統的命運。

其實與其把龐統的死歸結於天意,還不如歸結於他的性格。正是由於他的性格,才讓他走向了死亡。龐統這個人相貌醜陋,但是神機妙算,很有軍事才能。他在加入劉備陣營後,就爲劉備出謀劃策,提出奪取益州的方略。在張鬆等人的內應下,劉備順利入川,發動了奪取益州的戰役。

在戰役開始時,龐統爲劉備制定了上中下三策。劉備採納了龐統的中策,很快打開了局面。雖然劉璋和他的部下拼死抵抗,最終也沒有逃脫滅亡的命運。雖然龐統在雒城之戰中戰死,未能看到劉備的成功,但是他對這場戰役的勝利功不可沒。

但是龐統有才智過人的長處,他也有恃才傲物,爭強好勝的性格。他原本是準備投入東吳陣營的。他本是荊州本地的名士,和江淮一帶的士人多有交往,有着“鳳雛”的讚譽。他深得周瑜、魯肅的賞識,還在赤壁之戰時深入虎穴,向曹操獻連環計,爲火燒赤壁立下奇功。

龐統之死真的是因爲天意嗎?《三國演義》是怎麼描寫的? 第2張

可是由於他恃才傲物、不甘人下的性格,讓東吳的主君孫權產生了反感。原本就是顏控的孫權,對相貌醜陋的龐統沒有好感。只是在魯肅的極力推薦下,才和他進行交流。當孫權和龐統談起周瑜的才能時,龐統對周瑜不以爲然。這讓對周瑜十分推崇的孫權無法容忍,最終沒有錄用龐統。

在加入劉備陣營後,由於有諸葛亮和魯肅的推薦,再加上劉備的器重,龐統很快受到了重用。他和諸葛亮一起擔任軍師中郎將的職務,爲劉備的事業效力。但是,雖然在劉備陣營中受到重用,龐統的性格並沒有明顯的收斂,在很多場合還有變本加厲的趨勢。

在劉備入川的時候,劉璋親自前來迎接。龐統在當時就建議把劉璋就地拿下,趁勢奪取益州。劉備認爲自己人心未附,這樣做風險太大,拒絕了龐統的建議。葭萌關起兵後,在一次慶功宴上,龐統趁醉挖苦劉備說他奪取益州不是仁者之兵。

其實龐統這麼說,是諷刺劉備當年不採納自己的建議,直接擒拿劉璋來奪取益州。時到今日,劉備還是要起兵奪取益州,有口是心非的嫌疑。這讓劉備當衆下不來臺,衝龐統發了火。雖然後來君臣重歸於好,可是龐統恃才傲物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落鳳坡之戰時,正是龐統恃才傲物、爭強好勝的性格讓他吃了大虧。在諸葛亮寫信來好意提醒的時候,爭強好勝的龐統卻認爲諸葛亮是想要阻止自己成功做的手腳。他聽不進任何意見,一意孤行要立刻奪取雒城。

而在他的坐騎馬失前蹄的時候,對於劉備換馬的提議,他也是坦然接受。如果換成他人,是根本不會接受這個提議的。首先這匹白馬是劉備自己的戰馬,十分神駿。作爲臣子去換乘主公的坐騎,本身就有不敬的嫌疑。

龐統之死真的是因爲天意嗎?《三國演義》是怎麼描寫的? 第3張

其次,正如劉備所說,臨陣眼生是會誤人性命的。劉備將自己的好馬與龐統交換,那麼如果龐統的馬眼生,誤的就是劉備的性命。作爲忠誠的臣子,當然要把主公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果龐統認識到這一點,他就會堅決不與劉備換馬。

可是我們發現,龐統根本對這些基本的人情世故都不以爲意。他欣然換乘了劉備的戰馬,還立刻騎着它去戰場上作戰。可以說,除了龐統之外,整個劉備陣營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人敢這樣做了。正是龐統恃才傲物的性格,讓他對君臣之禮不以爲意,結果陰差陽錯間成了劉備的替罪羊。

在龐統之死事件中,劉備自身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劉備此人善於發現人才,使用人才,但是對手下的約束過於寬鬆。他的手下一方面對劉備抱有忠心,但是另一方面在小節之處不以爲意。這爲劉備陣營帶來了很不利的影響,嚴重危害了劉備的事業。

除了劉備對龐統的縱容,對於關羽、張飛、劉封等人,劉備也有縱容之嫌。他對關羽自傲的性格不予約束,造成了荊州人士的衆叛親離。他對張飛虐待部下的毛病加以指出,卻沒有嚴厲監督令其改正。他對劉封十分喜愛,卻對他年輕氣盛的性格不予以糾正。

這一切帶來的後果就是關羽在襄樊之戰中,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丟失了荊州。關羽自己也在大軍離散後,走麥城被東吳擒殺。張飛則是在出兵夷陵之前,被手下暗害。劉封更是因爲欺凌孟達,使得孟達叛逃,上庸丟失。這些災難的發生,都與劉備管教不嚴,姑息縱容有關。如果劉備對龐統稍加管束,龐統也不會和他換馬,戰死在落鳳坡下。

結語:

在奪取益州的戰爭中,龐統之死是劉備遭受的最大損失。龐統才智過人,神機妙算,有鳳雛之稱。但是在雒城之戰時,由於龐統和劉備換乘了坐騎,被張任的伏兵當成了劉備,被亂箭射死。

龐統的死似乎是天命,他的死早就註定。但是我們如果把整個事件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龐統的死因是他自己恃才傲物、爭強好勝的性格,和劉備的姑息縱容。由於龐統的性格,讓他毫不在乎地與劉備換乘戰馬,由於劉備的姑息縱容,助長了龐統的錯誤舉動,最終使他成了劉備的替罪羊,命喪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