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劉恆入京前與老臣們在城外私談,他的反應極具帝王範

劉恆入京前與老臣們在城外私談,他的反應極具帝王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周勃,泗水郡沛縣人,西漢時期開國將領、宰相,名將周亞夫之父。劉邦死前預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周勃、陳平等人在誅滅呂氏一族後,最終決定擁立代王劉恆進京即皇帝位,這批廟堂宿將老鬼之所以一致贊同擁立劉恆,主要是看中了這幾點:第一、代王劉恆爲人寬厚仁孝,且又是高帝劉邦現存諸子中年歲最長的;第二、劉恆的母親薄姬,素來溫良恭謹,雖已爲王太后,卻從不干預政事,這就避免了朝堂上再出現一個“呂后”的危險;第三、這批宿將老鬼是有私心的,他們認爲劉恆爲人和善,背景單薄,在京城毫無勢力可言,這樣的人好對付,也利於將來控制。

代王劉恆寬厚仁孝不假,但在呂后治下,他的低調、恭順、逆來順受不是軟弱無能、好欺負,而是他的生存之道。

周勃等人小看了代王劉恆。

事實上,從接到周勃等人召他進京的那一刻起,劉恆就展現出了他的沉穩、謹慎、持重。

他沒有立即答應,而是第一時間將身邊的幾位心腹之臣請來磋商,到底要不要奉召進京?

劉恆入京前與老臣們在城外私談,他的反應極具帝王範

郎中令張武等人均認爲此時不能進京。

他們的理由聽起來似乎很有一些道理——周勃這批人都是高祖皇帝的宿將,既會打仗,又善詐謀,個個都是厲害角色。高祖、呂后在時,他們因有所畏懼而不敢爲所欲爲,如今諸呂被滅,他們皆是功臣,勢必會肆無忌憚。此時迎立只是幌子,其心實不可測,若貿然進京,很可能被困牢籠,當下明智之舉,大王應該託病不赴,靜觀其變。

但中尉宋昌卻堅決主張應立刻進京。

許多時候,真理之所以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那是因爲在紛繁複雜的現實之下,往往只有少數人才能抵抗現實的誘惑或恐懼,撥開逼真的表象,一針見血地看到本質。

宋昌就是這樣的少數。

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兩點:第一、暴秦失政,豪傑並起,而最終踐天子之位的乃劉氏,這是天授;第二、諸呂被誅時,太尉周勃持節一呼,衆將士皆左袒擁劉,而不是右袒擁呂,這說明得軍心、擁天下的是劉氏,此非人力所能左右,即便是周勃等人,他們的功勞皆因擁劉,一旦圖謀不軌,必失人心,無力而爲。所以,大王儘可勿疑,聽從朝廷諸大臣輿請,馳駕前往,繼位君臨天下,上承天意,下順民心。

聽了宋昌的話,劉恆又去詢問薄太后,薄太后卻要他大事自己定奪。

下最後的決心前,劉恆命卜正占卜,結果得“大橫”吉兆,這樣,劉恆才作了應召赴京的決定。

赴京,劉恆依舊是慎重而行,他派舅父薄昭先進長安,待探得京城確有迎王的誠意後,這才下令以宋昌爲參承,張武等人爲隨從,即日啓程,趕赴長安。

當來到離長安僅有數十里的高陵時,劉恆又停了下來,這還是出於慎重的考慮,探知周勃、陳平等人確已出城恭候,這才啓駕來到渭橋。

君臣首次相見,氣氛不僅緊張,而且微妙,爲君的劉恆要感知這幫功臣的誠意心思,爲臣的周勃等人要擺好自身的功臣姿態。

可以說,這是被擁立的新君與擁立有功的老臣間的第一次博弈。

結果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很經典,很有看頭。

劉恆入京前與老臣們在城外私談,他的反應極具帝王範 第2張

衆臣按禮參拜完畢,身着鎧甲的周勃突然從衆臣中走了出來,他走到劉恆面前,先行禮後言稱:請大王屏退左右,臣有要事稟奏——

見周勃有這個舉動,頃刻間,所有從代地來的王國隨從立即圍到劉恆身邊,形成了一道護衛屏障。

氣氛驟然緊張得要命。

這時,中尉宋昌站出來,朗聲說了一句極漂亮的“廟堂大話”:太尉有事,儘可面陳。若所言爲公,公言便是;所言若私,王者無私!

周勃沒有料到,始一亮相,劉恆竟有如此威嚴、正氣,一時竟無言以對,只好撲通一聲倉促跪地,雙手將錦囊高高舉過頭頂。

原來他是向劉恆進獻秦始皇那顆傳國玉璽來了。

劉恆入京前與老臣們在城外私談,他的反應極具帝王範 第3張

《史記》中說周勃“木強敦厚”,但在劉恆進京之時,這欲私獻玉璽之舉卻暴露出了他的權臣野心。試想,如果劉恆依從了周勃的請求,私獻玉璽的周勃勢必超越羣臣成爲極特殊的第一功臣,甚至會在朝堂上製造出這樣一種錯覺——新皇帝是我周勃擁立的,如果有必要,我可以新皇帝代理人的身份出現在朝堂上,號令天下。

劉恆不愧是後來開創“文景之治”的有爲明君,在這一稍有閃失就可能深陷被動的微妙關鍵時刻,他不僅明智,更有威嚴,他深刻地知道,此時若讓周勃私進一步,他將失去高高在上的權威以及“王者無私”的公正立場。

這樣,他不僅會受制於周勃,更會被周勃之外的其他勢力徹底孤立,從而淪爲廟堂上的孤家寡人、可憐傀儡。

反觀周勃,他所謂的趁勢而爲其實愚蠢至極,可以說,從此之後,他就成了漢文帝劉恆心中的敵人,日後必遭打擊清算。

聊到這裏,感慨一句,在黑哥看來,這樣高端博弈的歷史瞬間實在十分值得我們去品讀,因爲睿智多在微妙之時,一念之間。

很多時候,我們要麼愚鈍了一些,要麼粗糙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