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春秋時期天下只有一個王就是周天子 楚國爲什麼敢稱王

春秋時期天下只有一個王就是周天子 楚國爲什麼敢稱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周天子和楚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楚國明明只是子爵,爲何能和周天子一樣稱王,爲何還號稱小西周

大家在讀中國古代史春秋一段的時候肯定會讀到春秋五霸的故事,所謂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宋襄公、秦穆公,比較細心的人肯定會注意到和疑惑一個問題,就是其他四個霸主都是公,怎麼就是楚國的是王呢?而且按理說在秦始皇稱皇帝之前,天子最高的稱號應該是王,當時天下只有一個王就是周天子,其他齊桓公等人其實只是侯爵公爵而已,怎麼會冒出一個楚莊王呢?

春秋時期天下只有一個王就是周天子 楚國爲什麼敢稱王

其實這和楚國曆史有關,楚國先祖原本只是一個部落酋長,在周文王時代,楚國先祖鬻熊投奔周朝,做了周王的火師(就是祭祀時持火之人),而且對待文王很恭敬,史記記載“鬻熊子事文王”,就是說像父親一樣對待周文王,而且祖孫一直如此,然後等到了周成王時代,成果來了,周成王覺得熊氏歷代都很忠誠,就把鬻熊的曾孫熊繹封爲諸侯。不過此時受封的爵位很低,只是子爵,封地也很少,只有五十里,而且處於南方的莽荒之地。

但是有地盤和身份就好,別小看這個爵位,有了爵位身份就可以獲得周朝的支持,獲得中原文化和技術,有了中原文化技術,只要能吃苦,對付那些莽荒之民還不容易,就拿後來一統天下的秦國來說,一開始只是給周天子養馬的,在西周東遷之後才獲得諸侯之位,並且給予力量對抗西戎,秦國不就一步步崛起成大國。

當然,一開始也是很艱苦的,不少諸侯沒滅了蠻夷而被蠻夷滅國也有,熊繹據說當時五十里封地篳路藍縷,艱苦創業,不單如此,還時常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去朝見周天子,很是忠誠。

那麼忠臣的楚子爵是怎麼變成野心家的呢?其實無大,實力大了,楚國在南方蠻夷之地,當時利用中原的技術搞出了先進的經濟生產力,吸引了蠻夷部落投奔,實力壯大不少,然後呢,幾任國君都比較聰明,總是跟隨周天子的腳步趁機打擊異己,楚國身邊有很多封國,他一開始避開封國打擊百越這些蠻族,等實力強了,再打擊那些非姬姓的諸侯,爲啥呢?因爲姬姓諸侯是天子的同姓親戚,打異姓的諸侯不太容易注意,而且周天子有時會討伐一些諸侯,他就趁機跟進,而且周天子收兵後總要回去,這些打下來的地盤就歸了楚國了。

春秋時期天下只有一個王就是周天子 楚國爲什麼敢稱王 第2張

熊通,他本身就是殺侄兒奪位

而且楚國會看眼色,比如楚國國君熊渠還一度封自己的三個兒子爲王。(不是自己)但是周厲王在位的時候,他怕周厲王,就偷偷把兒子的王號去掉了。不過等到熊通在位的時候,他覺得自己這麼大的地盤,卻只有一個子爵不對勁啊,就通過旁邊那些姬姓諸侯國給周天子報信,說給楚子更高的爵位吧,這自然被否決了,於是他就自封爲王了。這種事也正常,後來吳國越國不就是自稱王,反正離得遠,周天子管不到,就算聽到也當不了解,反正最終中原諸侯都當沒看到楚王這個說法就是了。

提起這裏,就有第二個問題了,楚國爲何能發展這麼快,能和中原諸侯對抗呢?這裏面有很多原因,比如說楚國不在中原,避開了中原諸強,對付旁邊的弱雞比較容易,再比如說南方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人口比北方多,像北面的燕國雖然旁邊也沒有什麼強敵,但是氣候和物產問題人口總是發展不起來,西面的秦國也要等到奪取巴蜀和修通鄭國渠纔可以算得上經濟人口大發展了。

除了這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楚國的分封制,爲何說楚國是小西周,一方面是說楚國稱王,和周天子對抗,但是更關鍵的還是說楚國的習俗,或者說制度,楚國立國後學習周朝,國君喜歡分封自己的親戚到各地爲縣公或者封君,說法不同,但是實際上就是周朝分封制度的翻版,這些分封出去的小諸侯或者說楚國貴族權力很大,這一方面造成了後世楚國貴族勢力太強,沒辦法變法,最終滅亡,甚至在春秋時期,這些公族勢力就很強大了,比如像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一開始就是受制於公族,最終也是打敗公族才得以加強君權北上中原。

春秋時期天下只有一個王就是周天子 楚國爲什麼敢稱王 第3張

屈原也是公族之一

但是,另外一方面分封也是楚國開疆拓土的一大原因,分封制度是一個雙刃劍,一方面會導致王權漸漸衰弱,內鬥頻繁,但是另一方面,尤其是在外部有很多弱小勢力和疆土可以開拓的時候,卻極大的有利於開疆拓土,周朝一開始的疆土也不大,但是通過分封諸侯,諸侯一路開疆拓土,到了戰國時期,已經是周朝開國時的數倍之多了。楚國也是一樣,而且因爲楚王一直保持着比較強大的勢力,又有中原諸侯這些外敵,所以楚王沒有變成周天子一樣的弱勢存在。雖然提起了戰國後期已經漸漸有了這個趨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