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黃忠在漢中之戰中斬夏侯淵,對三國產生了什麼連鎖反應?

黃忠在漢中之戰中斬夏侯淵,對三國產生了什麼連鎖反應?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黃忠陣斬夏侯淵,給三國帶來了什麼影響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三國時期,有過三次在戰場上陣斬對方重要主將的戰例。這三次分別是關羽在白馬之戰中斬顏良,張遼在白狼山之戰中斬蹋頓單于,黃忠在漢中之戰中斬夏侯淵。其中對三國曆史走向影響最大的一戰,就是黃忠斬夏侯淵的一戰。這一戰不但讓曹軍遭受了沉重的打擊,還對三國的歷史產生了連鎖反應。

一、黃忠斬夏侯淵。

黃忠斬夏侯淵一戰發生在漢中之戰。在劉備奪取西川時,曹操也開始了對關中和漢中的攻伐。曹操順利地佔領了漢中,逼降了張魯。但是,曹操卻拒絕了部下攻打西川的建議,留下夏侯淵鎮守漢中,自己率領主力撤回了關東。

曹操撤軍的主要原因,還是擔心自己的根本重地。雖然當時劉備和孫權發生了湘水之爭,雙方劍拔弩張。可是,孫劉聯盟有魯肅等人維護,還沒有達到破裂的地步。不久,雙方以湘水爲界分割荊州,暫時解決了爭端。孫權隨即就率領十萬大軍對合肥發動了進攻。由於有張遼的英勇奮戰,再加上曹操援軍的趕來,合肥才轉危爲安。

不過,孫權的進攻也給了劉備以可乘之機。法正針對漢中的形勢,對劉備提出了攻打漢中的建議。他說曹操由於內部有危機,才放棄攻打西川回師。現在曹軍在漢中的將帥不如劉備的將帥,如果出師會奪取漢中。這樣會大幅度改變西川的戰略形勢,機不可失。劉備聽取了法正的建議,發動了漢中之戰。

不過,劉備攻打漢中的戰役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開始時,劉備派出的偏師都遭受了敗績,損失了不少將士。於是劉備親自率領軍隊,前往攻擊。一時間,前線陷入膠着狀態。劉備不得不向諸葛亮求援,這使得諸葛亮感到爲難。在楊洪的建議下,說明漢中與西川脣亡齒寒的關係,諸葛亮才下決心對西川進行了徹底動員,全力支援前線。

黃忠在漢中之戰中斬夏侯淵,對三國產生了什麼連鎖反應?

劉備在得到諸葛亮的支援,並才能法正的奇謀,在定軍山打了一場大勝仗。對這一戰,根據《法正傳》、《黃忠傳》、《夏侯淵傳》的記載,它的經過是這樣的。在劉備發動進攻後,夏侯淵採取守勢,讓劉備一時無懈可擊。在相持一段時間後,劉備採納法正的計謀,從陽平南渡沔水,沿着山路前進,佔領了定軍山,並在這裏安營紮寨。

由於定軍山是漢中的要地,劉備佔領這裏直接威脅了夏侯淵的後路。夏侯淵率領軍隊前來爭奪,中了法正反客爲主之計。夏侯淵築圍與劉備對峙,以張郃守東圍,自己率軍守南圍。劉備乘夜燒曹軍圍外的鹿角,先攻張郃的東圍。張郃作戰不利,夏侯淵分手下的軍隊去增援張郃。夏侯淵自己則親自率領剩下的軍隊修補燒壞的鹿角。

這個時候,一直密切關注曹軍動向的法正,建議劉備向夏侯淵發動進攻。於是,劉備率黃忠對夏侯淵發動奇襲。史書記載,說夏侯淵的部下十分精銳,但是黃忠激勵部下,摧鋒而進,金鼓振天,歡聲動谷。在黃忠的率領下,劉備的部下大敗夏侯淵,陣斬了夏侯淵。

由於定軍山一戰的失敗,使得曹軍在漢中的軍隊陷入危亡之中。曹操率領軍隊趕來,已經佔據戰場優勢的劉備自信地說,曹操雖然親自到來,可是也無能爲力了,我必然得到漢中了。果然,曹操面對固守不出的劉備,最終只得承認失敗,撤出了漢中。黃忠由於此戰的勝利,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被劉備封爲後將軍。

二、夏侯淵之死引起的直接反應。

夏侯淵在曹軍陣營中,不是一般的將領。作爲曹操最信任的親族將領之一,作爲獨當一面的大將,他的死自然會給曹操帶來不利的影響。這種影響的巨大,完全出乎當事人的意料之外,直接改變了三國曆史的走向。

首先,夏侯淵的死,宣告了曹軍在漢中的失敗,造成了漢中的丟失。在夏侯淵戰死後,漢中的曹軍羣龍無首,一度陷入混亂。在郭淮的建議下,大家推舉張郃爲臨時主帥,抵抗劉備。雖然在張郃的率領下,曹軍暫時阻止了劉備繼續擴張戰果,但是已經失去了戰場主動權。

黃忠在漢中之戰中斬夏侯淵,對三國產生了什麼連鎖反應? 第2張

在曹操率領援軍趕來後,劉備採取了堅守不出的戰略。曹操求戰不可,與劉備對峙月餘,魏軍士卒多有逃亡。最終,曹操只得率軍撤退,劉備佔有了漢中。

其次,是曹魏上庸地區的丟失。在漢中之戰後,劉備便派遣孟達攻打房陵。孟達打下房陵後,劉備又派自己的養子劉封率軍自漢中,沿沔水南下,統領孟達的軍隊,共同攻打上庸。曹魏上庸的太守投降。劉備派劉封、孟達鎮守上庸地區,爲下一步戰略行動做準備。

第三,是引起了關羽的襄樊之戰。在曹操的漢中失敗和奪取上庸後,關羽北伐襄樊的戰機也成熟了。在當時,曹操率領軍隊從漢中撤退,但是由於身體原因,撤軍十分遲緩。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曹操和他的主力還滯留在關中一帶。這使得襄樊地區的曹軍十分單薄,只有七八千人。而關羽則出動了三萬水步軍,在軍隊數量和質量上都佔了優勢。

而襄樊地區是曹操防禦關羽的重要據點。襄陽與江陵之間的陸路交通只有五百里,如果不拿下襄陽,江陵始終處於受敵的狀態。所以說,關羽對襄樊是必得之而後快。再加上由於上庸被劉封、孟達佔領,他們順漢水而下,能夠很快趕到襄樊戰場,策應關羽的進攻。那樣,形勢對關羽更加有利。這樣,關羽決定利用漢中之戰勝利,發動了襄樊之戰。

第四,是造成了關羽水淹七軍的勝利。在關羽攻打襄樊的時候,曹操也派出了援軍。但是曹操的兵力雖多,到達戰場的只有于禁、龐德率領的七軍,共計三萬人。爲什麼曹操不能派出更多的兵力呢?這是因爲夏侯淵之死,讓曹操沒有了信任的領兵大將。

曹操生性多疑,尤其是對兵權十分重視。在曹操的手下,能夠讓他信任,獨當一面的大將只有三位,分別是夏侯惇、夏侯淵和曹仁。這三人中,曹仁鎮守樊城,抵抗着關羽的攻擊。夏侯惇坐鎮淮南方向,而且身體也重病纏身。夏侯淵在漢中戰死,曹操率領主力滯留在關中,由於身體狀況無法迅速返回。

這樣,當襄樊被關羽攻打的時候,曹操竟然無大將可派。他只得讓最信任的于禁率領三萬兵力救援樊城。這個數量已經是曹操心中的兵力極限了。這樣,由於不能在兵力上對關羽形成優勢,戰爭進入了相持狀態。

關羽在戰役中,利用襄樊地區秋雨連綿,漢水暴溢的機會,水淹七軍,全殲了于禁的援軍。這場勝利,使得曹操在襄樊地區的形勢陷入危急。在當時,關羽的勢力向北急劇擴張,威震華夏。曹操也被迫考慮遷都,來躲避關羽的鋒芒。

只是因爲曹仁在樊城的堅持,關羽兵力不足,才使得曹操回到洛陽。這時曹操纔將重兵派遣給徐晃,命令他解樊城之圍。在東吳偷襲荊州的夾擊下,關羽遭到了失敗,在回師荊州的途中大軍離散,自己也被東吳擒殺。

以上的這些影響,都是夏侯淵戰死所帶來的影響。由於黃忠斬殺了夏侯淵,使得劉備得到了對曹操作戰的勝利。此後,劉備得到漢中、上庸,關羽攻打襄樊,水淹七軍,這都是夏侯淵之死帶來的連鎖反應。

黃忠在漢中之戰中斬夏侯淵,對三國產生了什麼連鎖反應? 第3張

三、夏侯淵之死帶來的深遠影響。

夏侯淵之死不但給歷史帶來了以上的反應,它還深深影響着三國後續的歷史。除了關羽在襄樊之戰中的失敗,孫劉聯盟的破裂,和夷陵之戰的發生,夏侯淵之死還給蜀漢政權帶來了幾十年的安全。

蜀漢在遭受了荊州之戰和夷陵之戰的失敗後,幾乎全部軍隊主力都喪失在戰爭之中。主要的將領關羽張飛等人的死亡,劉備的病逝,讓蜀漢一度陷入風雨飄搖之中。但是,蜀漢在諸葛亮的治理下,逐漸穩定下來。隨後諸葛亮編練軍隊,治理地方,平定叛亂,對曹魏進行了北伐。

在蜀漢的諸葛亮時期,曹魏並沒有趁火打劫,攻打蜀漢。這中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夏侯淵之死留下的教訓。在對蜀漢的戰略上,曹魏有主戰和主守兩種。當時曹睿最初是主戰派,他聽說諸葛亮駐軍漢中,就想發兵攻打。他與手下的孫資計議,而孫資是主守派。他對曹睿進行勸阻,並說明了自己的理由。

孫資說在曹操時期,攻打漢中的張魯時,在陽平一戰中,先遭遇危險而後取勝。接着夏侯淵戰死,曹操又親自率領軍隊去救出夏侯淵的餘部。曹操多次說南鄭是一個天獄,而中斜谷是五百里長的石穴。這是曹操對漢中地形險阻的評價,並且因爲能夠救出夏侯淵餘部而高興。

到了曹丕時期,曹丕對於蜀漢依據山險,東吳依靠江湖,不去與之爭奪。孫資因而建議曹睿採取守勢,集中精力加強國力。在將來雙方的國力差距擴大,條件成熟後再進行滅蜀與滅吳的戰爭。曹睿最終採納了孫資的建議,對蜀漢採取了守勢。

我們從孫資的話語裏可以看到,夏侯淵之死給曹魏帶來的深遠影響。正是夏侯淵的戰死,讓曹魏君臣對漢中望而生畏。這樣,夏侯淵的死保證了蜀漢幾十年的安全。直到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前,曹魏上下依然對滅蜀信心不足,這都是夏侯淵之死造成的影響。

結語:

黃忠陣斬夏侯淵,是三國時期出色的戰例。在這場戰鬥中,劉備根據法正的妙計,反客爲主,出其不意地襲擊夏侯淵。而黃忠老當益壯,在戰鬥中表現出衆,取得了不朽的功勳。由於他的功勳,在封賞他爲後將軍時,連諸葛亮都說不出反對意見,並且說黃忠的功勳,張飛馬超親眼所見,都不會有什麼意見。

夏侯淵之死,不但使曹操丟失了漢中,還給曹操帶來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他讓曹操丟失了房陵、上庸,還引來了關羽的襄樊之戰。在襄樊之戰中,曹操沒有帶兵的大將,只能分批將兵力投入戰場。這使得曹軍形成了兵家所忌的“添油戰術”,被關羽所乘。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使得曹操想要遷都躲避關羽的鋒芒。

後續的荊州之戰和夷陵之戰也可以視爲夏侯淵之死的餘波。不過,夏侯淵之死帶來的最深遠的影響則是曹魏對蜀漢採取的守勢戰略。由於夏侯淵戰死的教訓,曹魏上下對漢中視爲畏途。這就給了蜀漢喘息之機,併爲蜀漢帶來了幾十年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