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佩列亞斯拉夫條約歷史 佩列亞斯拉夫條約歷史百科

佩列亞斯拉夫條約歷史 佩列亞斯拉夫條約歷史百科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佩列亞斯拉夫條約,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結盟時簽訂的條約,發生時間是在1654年,外文名俄語叫做Переяславская рада。

佩列亞斯拉夫條約歷史 佩列亞斯拉夫條約歷史百科

簽訂

莫斯科國使團來到會場後,哥薩克軍蓋特曼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當衆發表講話:“與敵人和壓迫者浴血奮戰近六年的烏克蘭不能再沒有一位統治者,而可供選擇的有四位君主:土耳其蘇丹、克里木汗、波蘭國王和莫斯科國沙皇。接着他歷數了前三者給烏克蘭帶來的災難,強調指出,惟有在信奉東正教的俄國沙皇那裏可以找到最令人放心的庇護和棲身之處。並說,如果誰不願意跟他走這條路,去留自便。”

俄烏分裂與合併歷史

蒙古征服俄羅斯後以東斯拉夫人爲主體的古基輔羅斯滅亡,兩國共同的歷史開始出現分歧。

基輔羅斯分裂成3個部分尚未被蒙古征服的西北部分羅斯是加利西亞-沃里尼亞王國成爲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的一部分,東北部基輔羅斯成爲殘餘的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國及繼承國莫斯科大公國,東南部烏克蘭和俄羅斯依據被蒙古征服時間的不同分裂成東南烏克蘭和俄羅斯,以及波蘭立陶宛聯邦的軍事幹預往後基輔羅斯分裂成大俄羅斯、小俄羅斯、白俄羅斯三個國家。伊凡雷帝時期,莫斯科公國從一個小公國逐漸統一了古基輔羅斯分裂的的領土,此時蒙古金帳汗國因爲內部的分裂和爭奪大汗王位而分裂成許多小國家如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和克里米亞汗國,俄羅斯並驅逐了蒙古金帳汗國在東歐和中亞的勢力,成爲一個強大的東斯拉夫人國家此時距離基輔羅斯滅亡250年東斯拉夫人脫離蒙古統治;而西烏克蘭卻被立陶宛大公國併吞,隨後又成爲波蘭立陶宛聯邦的一員。烏克蘭中部的哥薩克人和哥薩克酋長國拒絕接受波蘭貴族的控制,因波蘭強迫西烏克蘭改信天主教,經常與波蘭聯邦發生衝突,西部烏克蘭的利沃夫成爲小波蘭的一部分,中部烏克蘭要求改爲加入文化相同的俄羅斯基督教東正教派,最終哥薩克議會(英語:Cossack Rada)於1654年通過《佩列亞斯拉夫條約》,加入莫斯科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