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路易吉·諾諾歷史 路易吉·諾諾歷史百科

路易吉·諾諾歷史 路易吉·諾諾歷史百科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路易吉·諾諾,意大利作曲家,十九世紀威尼斯畫派的著名人物之一,外文名意大利語叫做Luigi Nono,生卒時間1924年1月29日-1990年3月8日。

路易吉·諾諾歷史 路易吉·諾諾歷史百科

人物生平

1924年1月29日,路易吉·諾諾(意大利語:Luigi Nono)出生於意大利威尼斯。其祖父是十九世紀威尼斯畫派的著名人物之一,而叔父恩內斯托(Ernesto)則是一位雕刻家。

1941年起,路易吉·諾諾在威尼斯音樂學院師從吉安·弗朗切斯科·馬利皮耶羅,之後轉入帕多瓦大學學習法律。在獲得法學學士學位後,他得到了作曲家、指揮家馬德納的鼓勵,並結識了馬德納的指揮老師赫爾曼·舍爾興。

諾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意大利抵抗運動,加入意大利共產黨,曾是該黨中央委員。

1950年,赫爾曼·舍爾興在德國達姆施塔特講習班上指揮演出諾諾根據阿諾德·勳伯格的一個音列寫成的“卡農變奏曲”,使諾諾名聲大噪。1961年首演的歌劇代表作“偏狹的1960”採用序列音樂、電子音效、電影鏡頭與現場表演。

1990年3月8日,路易吉·諾諾在威尼斯去世,施納貝爾評價他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人”。

創作生涯

諾諾的創作生涯始於1949年,他一生寫了大量作品,在技法上十分多樣化,包括整體序列、點描、電子音樂、微分音等。其代表作品有歌劇《偏狹的1960年》,朗誦、獨唱和樂隊的《加西亞洛爾卡墓誌銘》,爲獨唱、合唱和樂隊而作的《被打斷的歌》,室內重奏曲《會戰》,女高音、男高音和樂隊的《生與愛之歌:站在廣島的橋上》等。

其最出色的地方在於,他往往在一部作品中將多種作曲技法融合在一起,效果還能保持統一。他寫有音樂會作品和戲劇作品兩大類,其中音樂會作品中還可以大致分爲電子音樂和非電子音樂兩類。

從時間上劃分,諾諾的創作可分爲三個時期,分別爲:

早期,即1949年到1955年,這時他的創作還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政治傾向,作品在作曲技術上的嘗試和個人情感的抒發;

中期,即1956年到1980年,其政治信仰在這一時期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同時,他在作曲技術上也已經成熟,且開始介入電子音樂創作,故產生了許多經典作品;

晚期,即 1981到1990年,他進行了大量現場電子音樂試驗,大部分作品使用現場電子音樂(live electronics),將其作爲一種樂器與傳統樂器一起演出。

代表作品

《偏狹的1960年》

簡介

《偏狹的1960年》作於1961年,諾諾使用了所有想得到的音響和裝置,包括磁帶電子音樂,講述一個“客席工人”在海外工作多年後終於決定返鄉的故事。在回家途中他意外地捲入一場政治遊行,不幸被誤抓,最終成爲獨裁國家的階下囚。諾諾並不反對在作品中運用旁白,不連貫的影像和意念被剪輯在一起,構成了作品的主要素材,中間還夾雜了大量歌詞和唸白。貝爾恩德·阿羅伊斯·齊默爾曼(Bernd Alois Zimmermann)在1964年創作的《士兵們》中,運用了同樣的手法,這是一部反戰諷刺劇,其中的音樂風格引錄自不同的歷史時期,配合劇情動作的不同層次而同步變換。

主題

該劇揭露了法西斯主義、核武器、種族隔離等社會罪惡和黑暗勢力。作品以無調性和電子音樂手法,將現場演奏演唱與音響錄音混合使用,在演員表演時配以電影畫面,具有感人的戲劇效果。

路易吉·諾諾因創作了具有強烈左翼思想的歌劇《偏狹的1960》而引人注目。

評價

路易吉·諾諾去世後,施納貝爾評價他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人”。他是意大利序列音樂、電子音樂、具體音樂的主要作曲家之一。他與另外兩位同時期作曲家貝里歐和布梭悌並稱爲二十世紀末的意大利三傑,諾諾因爲迎娶了荀白克的女兒,且後來轉往德國柏林音樂院教授音樂,所以被歸爲意大利三傑中的德國派。

參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