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鄭和作爲一名宦官,爲什麼會有子嗣後人?

鄭和作爲一名宦官,爲什麼會有子嗣後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鄭和,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本站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作爲19世紀之前,史上最大特混艦隊司令的鄭和,自幼淨身進宮成爲一名太監,按理是不可能有後人的,但根據江蘇省鄭和研究會的統計,截止2004年鄭和下西洋600週年之際,僅僅南京就有300餘鄭和後人,全國約有千餘鄭和後人。這就不免令人奇怪,鄭和作爲一名宦官,何來子嗣?

鄭和作爲一名宦官,爲什麼會有子嗣後人?

鄭和生年、被明軍俘虜以及被淨身的具體時間均不詳,但普遍認爲與明平定雲南之戰有關。

1381年,爲實現國家統一,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藍玉等平定雲南,俘虜了大約10歲的鄭和(本姓馬,回族)。1382年,鄭和之父馬哈只在戰亂中死去, 有學者推測鄭和被明軍俘虜應該是馬哈只死後的事。二年之後,傅友德、藍玉班師南京,鄭和隨軍至南京,隨後入宮服役,成爲一名太監,時年約13歲。

1385年之後,鄭和進入燕王府,後在靖難之役中鄭和屢立戰功,據說1399年在北京附近的鄭村壩之戰中,鄭和立下大功,於是被朱棣賜予“鄭”姓。朱棣靖難成功之後,鄭和受到重用,尤其鄭和七次下西洋,不僅是鄭和的人生巔峯,也是中國航海史上的壯舉,贏得後人尊重和敬仰。

從鄭和經歷來看可知,最遲13歲時淨身,幾乎不可能留下一兒半女,那麼鄭和後人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雲南發現的《鄭和家譜》揭開祕密!

1936年,在雲南玉溪發現了一本《鄭和家譜·首序》,殘存一千一百多字,記載了鄭氏祖先的源流和鄭和業績。在《首序》後面,有單獨一頁用毛筆正楷書寫的二十個大字“大尚存忠孝,積厚流自寬,藩衍更萬代,家道泰而昌”,這象徵鄭家興旺發達的詩句,也是鄭和後裔的排行字輩。更重要的是,家譜中提到:鄭和哥哥名叫馬文銘,育有二子,其中長子馬恩來被鄭和收爲養子,移居南京三山寺,名曰馬府口。

出於“不肖有三,無後爲大”的思想,功成名就的鄭和在晚年時將哥哥馬文銘的長子馬恩來過繼來,爲其傳遞香火,於是馬恩來改爲鄭恩來,成了鄭和法理上的兒子。此後,鄭恩來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鄭萬顯,一個是鄭庭顯,所以鄭和子孫後代就不斷沿襲下來,代代相傳。

鄭和作爲一名宦官,爲什麼會有子嗣後人? 第2張

除了馬恩來之外,鄭和還收養了兩名親侄子,其中一個留在雲南昆陽的祖家,另一個則在鄭和任南京守備時來到南京,跟隨鄭和。因此這些後代都被視爲鄭和的後裔。

單從鄭和法理上的兒子鄭恩來一系來說,後世分化爲“三支四地”。

鄭恩來長子鄭萬顯,一直居住在雲南,最終分化爲“二支三地”,即雲南一支和泰國清邁一支。雲南鄭和後人主要散落兩地,在雲南玉溪龍門村(今大營)旁出土的《建龍馬橋募化引》碑,記載了鄭溥爲鄭和後裔九世孫,說明雲南一支後來移居到了玉溪;第二地是鄭和的昆陽祖地。泰國清邁的一支,是清朝末年因不堪官府的壓迫逃亡泰國,最後在泰國落地生根,由於年代久遠,如今已經不會說中文了。

鄭恩來次子鄭庭顯,成了南京這一支祖先,江蘇省鄭和研究會的統計南京這一支如今有500多人,現存300餘人,其餘或死或移居外地。另外,因鄭和曾任南京守備,一生定居南京,部分艦隊官兵也隨鄭和居住南京,並逐漸改姓鄭,故在南京牛首山山南村形成了鄭村。

孤證不立,明清諸多史料證實《鄭和家譜》的“過繼說”成立,只是姓名上出現不同。

明朝文獻《非幻庵香火聖像記》中記載,執行鄭和遺囑的有“本族戶侯鄭均曰義”,即鄭鈞是鄭和的繼承人。康熙《江寧縣誌》記載鄭和的繼嗣者爲其兄長之子鄭義(即鄭鈞),2014年出土於南京的“咸陽世家”碑記載鄭和之養子爲鄭義,印證了《非幻庵香火聖像記》的記載。

從考證嚴謹性來說,《鄭和家譜》不如明清史料可靠,但這些史料都指向一點,即鄭和過繼了本族侄子,這纔是鄭和後人的來源。

鄭和作爲一名宦官,爲什麼會有子嗣後人? 第3張

筆者認爲,鄭和除了過繼了大哥馬文銘長子,還收養了兩名親侄子,但這兩個親侄子又史書無名,其中一個會不會就是“鄭鈞”?鄭和“小名叫三寶”,說明鄭和上面應該還有二個哥哥,這兩個親侄子會不會是二哥家的孩子?

《禮記》有言:“爲人後者,爲之子也。”無論是馬恩來還是鄭鈞,過繼給了鄭和,法理上就是鄭和正牌兒子,經過數百年繁衍,所以如今纔會出現千餘鄭和後人。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類似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劉病已就是過繼給了漢昭帝劉弗陵,由此合法登基成爲漢宣帝,所以漢宣帝即位之後,根本沒辦法給祖父戾太子劉據翻案;還有大奸臣秦檜,本身無子,過繼了秦檜妻兄王喚之子,所以秦檜纔有一子秦熺,如今所謂秦檜後人,其實與秦檜沒有血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