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浙江千島湖下藏着兩座千年古城 太平天國駐軍處

浙江千島湖下藏着兩座千年古城 太平天國駐軍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你到浙江千島湖旅遊,一定知道千島湖下有兩座千年古城,就是獅城和項城,古城的年齡超過一千多年。那麼,古城是爲啥被水淹沒了呢?又是誰建立的呢?

洪秀全之弟洪仁玕曾駐軍獅城

這兩座古城叫獅城、項城。

賀城始建於公元208年,古錢幣狀精工細琢的“商”字形門廊下,成片的徽式大宅緣溪而建 ,昭示着這個新安江畔徽商商路樞紐的繁華富庶。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碩儒都曾到過這裏,名篇佳作羣集,人文古蹟遍地。

獅城得名於遂安縣城北部的五獅山,該城從唐代開始作爲遂安縣治,古有“浙西小天府”之稱。這兩座古城,都曾是新安江畔徽商商路樞紐。

獅城水陸交通便利,乃浙西重鎮,洪秀全之弟洪仁玕曾率太平軍駐軍北門。獅城城內多名勝古蹟,有明清時期古塔、牌坊及岳廟、城隍廟、忠烈橋、五獅書院等古建築,還有歷代古墓葬。

浙江千島湖下藏着兩座千年古城 太平天國駐軍處

千年古城爲啥埋在了水下?

1959年,爲了建造當時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新安江水電站,浙江省原淳安縣、遂安縣兩縣合併爲淳安縣,29萬人從此離鄉移居,獅城、賀城兩座延續千年的古城,連同27個鄉鎮、1000多座村莊、30萬畝良田和數千間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萬頃的千島湖底。

在不少文物保護專家看來,當年的這場“水淹淳安城”顯得頗爲倉促。按理,建造水庫前都要“清庫”,推平建築,清除垃圾,文物搬遷保護。史料記載,新安江水庫蓄水前,當地曾要求對兩座縣城的民房進行推平銷燬和消毒處理,賀城基本被毀。當時曾有這樣的口號:“多帶新思想,少帶舊傢俱。”

而當年從古城搬出的老人回憶,“獅城距離大壩很遠,城裏人沒想到水這麼快就到了,根本來不及搬。”因此,古老獅城被普遍認爲基本保存完整。

半個世紀以後,新安江水電站慢慢退居爲華東後備發電站,並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隨之鵲起的是千島湖作爲旅遊景點的美名。經過“破四舊”、舊城改造等史事,陸上完整的古城池已經很難找尋。千島湖水下千年古城就在此時被人想起。

據《淳安縣誌》等歷史資料的記載, 2011年1月7日,該古城被評爲省級文物保護區。2011年2月,《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發了一組水下古城的精美照片,再度引爆了各界對水底千年古城的關注熱情。

獅城姚王氏節孝坊

地下古城的開發利用

2001年,時任縣旅遊局規劃科科長的仇峯前去洽談,想給千島湖增加水上觀光項目,“突然想起了父親說過的古城,我們就委託他們的潛水員下水找找看。”

第一次下水探摸古城,是2001年9月18日。仇峯從縣地名辦找來老地圖,幾名潛水員帶上裝備,乘2艘快艇向着茅頭尖水域駛去。“運氣很好,一下去就摸到了城牆,還撿起一塊磚頭。”這是一塊城牆磚,上面清楚地刻着“民國二十三年”、“縣長張寶琛”等字樣。

興奮的仇峯迅速寫了情況彙報,發現水下古城的消息被層層往上傳遞。在縣領導的重視下,更多的水下探摸行動迅速展開。作爲旅遊局規劃科科長,仇峯見證了每和用條石築成的厚實古老城牆,彷彿走進了古裝戲裏。”

在古獅城裏,潛水員們發現,城內部分民房木樑、樓梯、磚牆依然聳立,並未腐爛,有的大宅院圍牆完好無損,房內仍是雕樑畫棟。拂去牆上的淤泥,城牆石縫裏的石灰保存完好;氣勢宏偉的拱形西城門也完好地聳立在水中,並且可以開合。推開木製城門,上面的鉚釘和鐵環仍清晰可見……其間,潛水員們還在湖底的淤泥中發現了雕刻着“光緒十五年制”字樣的瓦當以及一塊明代石碑。

通過GPS定位系統、多波束測量系統、側掃聲納探測等多種手段,城內主要建築物、街道、文物古蹟的地理位置已被準確測量了出來,比如狀元臺、新安會館、育嬰堂、方氏宗祠等。城內23座功德牌坊中,科甲聯登坊、禹門三級坊、龍立坊等11座牌坊的具體位置也被逐一確定。一個總體規劃思想完整而清晰的城池,躍然眼前。

2005年,當地旅遊部門再次發現,千島湖水底除了有獅城和賀城兩座千年古城,還有威坪、港口、茶園這3個大型古集鎮,保存的數座水下古城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水下古建築羣。

2012年4月27號起至5月1號,中央電視臺主導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祕大型直播活動將持續直播。據中國廣播網報道,此次水下探祕將採用國內最先進的水下機器人和水下攝像機,以水下記者現場報道的形式,讓觀衆能身臨其境地探訪水下古城。同時,還有無人直升機參與空中航拍,湖上大型衛星轉播車參與直播,形成水下、水面、空間立體直播的佈局。

浙江千島湖下藏着兩座千年古城 太平天國駐軍處 第2張

爲啥不能潛水看古城?

水下千年古城保存完好的消息,讓淳安人興奮了起來。當地政府開始盤算,如何進一步開發利用,讓千島湖在靈山秀水之外,增加一份厚重濃郁的歷史人文氣息。

各種方案漸次提出。淳安縣千島湖風景旅遊局副局長徐香枝介紹說,各種方案至少有5種,但可行者寥寥。

有人提出潛到水下參觀,但馬上就有人提出反對: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潛到水面七八米以下,就會受不了強大的壓力。而要看古城,起碼要下潛數十米,“而且水底有很多淤泥,潛水下去會攪渾淤泥,能見度降低,幾乎看不到什麼。”

有人提出“水落城出”,用類似圍牆的建築將古城整個圍起來,抽取中間的水,讓古城露出來。這個方案也很快被否決:一來造價實在太大,二來一般的圍牆根本無法承受強大的水壓。要知道,千島湖的普遍水深可達百米,水下壓強可想而知。

更多的人蔘考國內外不少文物的保護措施,建議“異地重建”,將古城整體搬遷到陸地上,恢復其原貌。政府的考慮首先是土地不足去哪裏找一塊龐大而且平整的土地來安置古城?且文保專家指出,長期浸泡在水中的木質建築體,一旦脫離水體,水分蒸發後很容易縮水乾枯。

……

這些方案在討論階段就被否決,但另一種嘗試卻切切實實地付諸了實施建潛水艇下水參觀。這對應了“水下參觀”的古城觀光方案。

在淳安天清島度假酒店旁能看到,一艘白色的潛艇被擱置在岸邊的空地上,這是杭州綠色世紀旅遊開發公司投資4000萬元建造的國內首艘內湖(河)觀光潛水艇“天清號”。潛艇全長23.6米、寬3.4米、高3.8米,共設48個座位,可潛深50米。

頗爲尷尬的是,“天清號”從2004年建造完工至今,一直未能潛入水底一探古城風貌。在建造完工時,杭州市港航管理局港監處處長陳加升就明確表示,國內沒有潛水艇出現在內河的先例,國家對民用潛水艇的管理也沒有相關細則,因此當時未批准其下水。

“直到現在,我國仍然沒有潛艇在內陸水域下水的相關標準,"天清號"也就一直沒有啓用。”徐香枝說。

更麻煩的是,即使標準出臺,“天清號”最終獲准下水,仍然不能用於水下古城的觀光。徐香枝介紹說,潛艇在水下掀起的水流大,衝擊力極強,而被水浸泡後的古城牆及民居牆體,根本經不起這樣的衝擊力,“被潛艇一攪,牆體完全有可能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