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歷史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歷史百科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歷史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歷史百科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又稱第十七次大公會議,是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舉行的羅馬天主教大公會議,時間是在公元1439年-1445年。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歷史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歷史百科

佛羅倫薩大公會議(Council of Florence)又稱第十七次大公會議。是公元1439-1445年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舉行的羅馬天主教大公會議,與巴塞爾會議、費拉拉會議合稱天主教第十七次大公會議(即稱巴塞爾-費拉拉-佛羅倫薩大公會議)。

大會由教宗尤金四世(Eugene IV,1431-1447年在位, 又譯爲恩仁四世)主持,旨在促使亞美尼亞教會與羅馬教會和好,並確立教宗首席地位。參加教會的代表共860人,其中東方教會代表約700人。會議促使希臘、拉丁教會在諸如教宗首席權、聖體聖事、煉獄等教義問題上達成協議。1439年7月6日通過天主教會和東正教會合並的決議。東正教會確認教宗爲“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權地位,接受天主教信條,但必須保留東正教儀式、祈禱時使用希臘語、神甫可結婚以及聖餐禮時酒和餅同領等傳統。後因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和耶路撒冷正教會的反對,東西方教會於1453年再次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