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黃巢洪秀全造反大多都是因爲它!古人“謀生”手段

黃巢洪秀全造反大多都是因爲它!古人“謀生”手段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一場科舉考試,全國各地都有學子參加,人數也特別的多,可是能夠錄取的名額十分有限,絕大多數的考生只能是名落孫山,一部分的考生會選擇認真複習,等下一次的機會再考,也有很多的考生就此放棄了科舉這一條光輝顯赫的路,轉而開始爲自己謀生。

不過古代的考生們,寒窗十年苦讀之下,要說體力,那是沒有的,身體疲弱的他們也幹不了重活。那手藝呢?一門心思科舉的考生們又怎麼會有時間去學習掌握一門謀生的手藝。那麼,那些古代沒考上科舉的考生們,他們又依賴什麼來生活下去呢?

黃巢洪秀全造反大多都是因爲它!古人“謀生”手段

師爺,這是那些沒考上科舉的考生們一個較爲常見,也算是比較體面的選擇。所謂師爺更多的起到一個參謀的作用,師爺在朝廷中並不是一個官職的象徵,他們大多是輔佐於那些朝廷的官員左右,幫忙處理冗雜的政務,在官員遇到困難之時幫忙出出主意,不過因爲師爺並不是朝廷正式承認的官職,所以在當上師爺的那一刻,基本上來說就失去了上升的餘地。

師爺主要還是由官員自身招聘而來,官員欣賞某某落榜考生的才學或者是他的辦事能力,便用一定的錢財物資將其招聘來,幫助自身處理政務,成爲官員在政務上的左右手。所以說師爺的前途命運是和招聘他的官員是綁在一起的,一個官員如果升官了,那麼他身邊的師爺的地位也就水漲船高,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師爺就是這昇天的“雞犬”。

黃巢洪秀全造反大多都是因爲它!古人“謀生”手段 第2張

當然,也不能因爲並不屬於朝廷正式的官職就小覷這個職業,在古代一個官員所要管理的事物十分繁雜,單靠官員一人是無法處理過來的,這就只好把一些事情分攤到師爺的頭上,有師爺幫忙着處理,無形之中官員手中的一些權利就賦予了師爺。有權,而且師爺在此之前還是讀書人的出生,這就使得師爺成爲了一個次於官,高於農工商的體面職業。而且,在落榜學子當師爺的時候,依然可以選擇一邊工作,一邊複習書本,準備下一次的科舉考試。所以說,對於一個落榜的讀書人而言,師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教書先生,很多落榜的學子,在自覺考取功名無望的時候都回到家鄉當了一個教書的先生,因爲師爺雖好,可是一個州縣並不需要太多的師爺,而且那些讀死書的書生們也根部無法勝任師爺這一職業,所以他們回到家鄉以後往往成爲了一個教書先生。

首先從才學上來說,能識字,能講解四書五經,就能夠成爲一名合格的教書先生,這對那些落榜的學子來說完全沒有困難。

黃巢洪秀全造反大多都是因爲它!古人“謀生”手段 第3張

再者,古代讀書人的地位本來就高,而教書先生一來是讀書人,二來起到了一個傳播知識的作用,所以,很是得到當地百姓們的尊敬和敬重,錢財方面雖然得到的不多,但保證自己的溫飽是沒有問題的。又得到人的尊敬,又能保證自己的生活,所以說有很多的落榜學子都選擇了教書先生這一條路。

更何況,一些落榜的學子把自己的落榜看作是終生的遺憾,於是他選擇了通過教書先生這一職業,希望自己所教授的學生中能夠有人能夠考取功名,同過這種間接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夢想。

黃巢洪秀全造反大多都是因爲它!古人“謀生”手段 第4張

經商,科舉考不上,並不是說明這個人就沒有能力了,明朝的鉅富沈萬三,也曾經考過科舉,不過屢試不第,自己也就放棄了科舉考試這一條途徑,於是便一心一意的開始跟着家中的父輩們學習經商,這樣反而成就了沈萬三,他雖然沒能夠當官,卻成爲了明朝當之無愧的最有錢的人。

造反,科舉本來是爲了控制讀書人的一個舉措,然而當讀書人發現自己屢試不中以後,再加上讀書讀來的見識和經驗,反而是扛起了造反的大旗。

黃巢洪秀全造反大多都是因爲它!古人“謀生”手段 第5張

在古代歷史中,黃巢起義就是因爲這樣的原因。讀書人黃巢成年之後想考取功名,結果屢試不第,心中憤恨之下,寫下了著名的反詩《不第後賦菊》,幾年之後便率領了手下了一衆私鹽販子揭竿起義,拉開了造反的序幕。

與黃巢一樣的還有洪秀全,導致他領導起義軍反攻清朝的最爲直接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考上科舉。

當然,科舉不第然後造反的畢竟只是極少數的,而造反也和當時的社會環境,人民生活狀態有着密切的關係,並不是落榜學子謀生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