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李林甫簡介 李林甫專政

李林甫簡介 李林甫專政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林甫(小名“哥奴”,683年-753年1月3日),號月堂,陝西人,唐高祖祖父李虎五世孫,父李思誨,唐朝宗室。生性陰柔奸狡,人稱“口蜜腹劍”,又稱他爲“肉腰刀”,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

奸臣爲禍之酷烈,稽之史書,猶能感受到古人的椎心之痛、入骨之恨和呼天搶地的絕望與無奈。那麼,奸臣是如何竊權亂政的呢?本文以埋下“安史之亂”禍根、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的“經典”奸臣李林甫爲例加以說明。

李林甫簡介 李林甫專政

  李林甫影視劇照

一、鑽營攀附,狐媚取寵

李林甫出生於官宦之家,沒什麼才行,但通曉音律,面柔而有狡計,善於伺察人意,取悅於人。他發現唐玄宗特別寵愛武惠妃,特別寵信高力士,而高力士又曾是武氏的家奴,於是就處心積慮地與武家結納。子以母貴,武惠妃愛傾後宮,她的兩個兒子壽王、盛王自然就特別受到寵遇,而太子李瑛則日益被疏棄。李林甫潛心交結宮人,並通過他們給武惠妃傳話說:“願意保護壽王。”武惠妃對李林甫的主動依附感到很受用,自然也百般籠絡他。侍中裴光庭是武氏女婿,詭譎有才略,與李林甫趣味相投,私交很深。裴光庭死後,武家哀請高力士向唐玄宗推薦李林甫取代裴光庭的職位。高力士不便直言,就尋機操作。他事先知道唐玄宗要任韓休爲相,就把消息泄露給武家,讓李林甫通報給韓休。韓休爲相後,對李林甫獻的殷勤自然很感謝,也尋機加以報償。韓休本由中書令蕭嵩推薦,但二人後來因政事不和,他就推薦說李林甫有宰相才,想以此鞏固自己的權勢。武惠妃暗中相助,結果李林甫被任命爲黃門侍郎 (天子近臣) ,日益受到唐玄宗的眷顧。李林甫得以隨侍唐玄宗左右,他曲意與后妃和宦官厚相結托,伺察唐玄宗的一舉一動,喜怒愛惡都能預先知道,所以說話奏事都能迎合唐玄宗的心意。唐玄宗即位中前期,一心圖治,所用之相大多才行卓異,各有所長,姚崇尚通,宋尚法,張嘉貞尚吏,張說尚文,李元紱、杜暹尚儉,韓休、張九齡尚直,因而國家綱紀整肅,百事有序,唐玄宗也能納諫約己,“一人瘦而天下肥”,出現了“開元之治”的盛世局面。

但是,隨着在位日久,唐玄宗漸漸倦於政事,耽於驕奢逸樂,不願聽逆耳之言,這爲李林甫順旨邀寵提供了可乘之機。朔方節度使牛仙客在河西任職時,忠於職守、節儉用度、修繕守備、倉庫充實、器械精利,唐玄宗聽說後大爲稱賞,要任命他爲尚書。宰相張九齡先後進諫說:尚書一職本爲古時的納言,是辦理和協調朝廷政務的,自唐朝立國以來,任職者都是擔任過宰相或者德高望重、聲譽享於中外者。牛仙客不過是河湟地區的一個循吏,驟然身居代表朝廷權威和形象的清要之位,恐怕有損於朝廷體面。再說,牛仙客目不知書,也不孚衆望。唐玄宗儘管很惱火,但張九齡言之在理,也無話可說。此時,李林甫從旁幫腔說:牛仙客有宰相之才,任尚書有什麼不可?張九齡書生之見,不識大體。只要有才識,何必非得有辭學!天子用人,聖意所裁,沒什麼不可以的!對於李林甫的阿諛之言,唐玄宗自然感覺十分入耳。唐玄宗因自己的好惡想廢太子李瑛,張九齡據理力爭,唐玄宗很不高興。李林甫就在私下讓玄宗寵信的宦官傳話說:這是皇上的家事,自己做主就行了,何必問外人!張九齡時時以國事爲重,凡事不合國家綱紀和朝廷大局的,就向玄宗進諫,日益被疏遠,而李林甫則專以邀寵和攫取高位爲目的,處處討玄宗歡心,日漸受到寵信,加之李林甫明裏暗裏對張九齡百端譖毀,終於使張九齡橫遭貶謫,李林甫則躋身相位。

李林甫簡介 李林甫專政 第2張

  唐玄宗

 二、黨同伐異,口蜜腹劍

李林甫以譖毀他人、苟合上意而竊據相位,爲了攬權固寵,凡是才望功業超出自己或者受皇帝信任、可能對自己的權勢造成威脅的,必百般設計翦除;因自己不學無術,僅能秉筆寫字,尤其嫉妒文學之士,常常表面與人友善,甘言奉承,背後加以陷害,當時人稱他:“口有蜜,腹有劍。”唐玄宗想廣選天下才學之士,下詔凡通一門學問者,都可到京師聽候選任。李林甫怕這些士人在應對策問時指斥他的奸惡,就以“舉人多卑賤愚聵,恐有俚言污濁聖聽”爲藉口,令郡縣長官、尚書省、御史臺層層擡高門檻篩選,最後過關的僅有幾人,對這幾人又拔高難度,綜合考之以詩、賦、論,於是沒有一人入選。爲掩蓋自己的險惡用心,他反而以此上賀表稱“野無遺賢”,可謂翻手爲雲,覆手爲雨。他用人專門選擇那些無才識、無主見、性格懦弱的人,以利於自己駕馭。牛仙客的重用是由他促成的,對他自然言聽計從。李希烈以講《老》、《莊》而得以進身,善於以神仙、符瑞取媚於上。李林甫認爲李希烈爲上所愛,且柔佞易制,也推薦他擔任宰相,實則一切政事都由自己做主,李希烈不過是一擺設而已。

李林甫百般攛掇唐玄宗廢除了前太子李瑛,想立壽王爲太子,但後來唐玄宗以忠王年長、仁孝恭謹、勤奮好學,最終選擇了忠王。李林甫以太子不是自己首謀推薦的,恐怕將來太子即位不利於鞏固自己的權位,就處心積慮地數次興起冤獄,想廢掉太子,受到擠陷誅戮的有數百家。所幸太子仁孝謹靜,玄宗信任較深,加上有駙馬張洎、玄宗寵信的宦官高力士等竭力維護,李林甫的圖謀沒能得逞。

《資治通鑑·唐紀三十》載:“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窺其際。好以甘言啖人,而陰中傷之,不露辭色。凡爲上所厚者,始則親結之,及位勢稍逼,輒以計去之。雖老奸巨猾,無能逃於其術者。”李林甫陷害打擊同僚有文武兩手,文的設陰謀,武的施酷刑,常常明槍暗箭、文武並用。如兵部侍郎盧絢風標清粹,儀表不俗,唐玄宗一次在勤政樓上賞樂,見到他騎馬穿行的風姿,禁不住歎賞,有好感和重用之意。因李林甫常常以重金賄賂玄宗的左

右,這一細節也被及時密報給李林甫。李林甫擔心盧絢一旦被重用,唐玄宗有可能見異思遷,減輕對他的寵信,就設計蒙害盧絢。他假裝關心地對盧絢的兒子說:尊父有清慎的聲望,現在交趾、兩廣 (那時均爲偏遠蠻荒之地,任職形同發配) 正需要這樣的人才,聖上打算派尊父去任職,你們願意不願意?如果不去,就要降職。否則,只能到東洛去任諸如詹事、賓客一類的閒職,也算是朝廷優待賢能之臣的安排了,你們認爲怎麼樣?盧絢擔心被派到邊地任職,就主動請求願意去東洛地區擔任詹事、賓客一類的職務。李林甫恐怕這樣任命朝臣有議論 (本爲京官要職而被任命爲外官閒職,不合常規常情,大失公道) ,就先任命盧絢爲華州刺史,待其到任不久,就誣稱他身體狀況不佳,不能勝任繁重事務,最後讓其轉任閒職。

一次唐玄宗問李林甫:嚴挺之現在在哪裏任職?這個人是個可用之才。嚴挺之當時任絳州刺史,李林甫就私下對嚴挺之的弟弟說:皇上很思念你的兄長。爲便於見面,不妨讓你兄長給朝廷上個奏摺,說身患風疾,想回京就醫。嚴挺之不知是計,還以爲李林甫是真的關照自己,就照他說的做了。李林甫拿着嚴挺之的奏摺給唐玄宗看並上奏說:嚴挺之患了風疾,身體十分衰弱,應該給他改任閒職,以便於修養治療。唐玄宗聽後感慨了良久,覺得李林甫說的很在理,就同意了他的意見。隨後,嚴挺之就被改任詹事,去東都養病。

戶部尚書裴寬素被玄宗倚重,李林甫恐怕他晉升爲宰相,非常嫉恨。正巧刑部尚書裴敦復討平海賊還京,受部下和別人請託,想多給軍士請功,裴寬曾就此事向玄宗委婉地奏報過。李林甫就向裴敦復密告此事,裴敦復說裴寬此前也曾請託他安排過親隨故舊。李林甫說:你趕快表奏,不要讓別人搶了先。裴敦復就拿出五百金

賄賂楊貴妃姊妹,讓她們到玄宗那裏去吹風,不久,裴寬就因此事牽累被貶爲睢陽太守。

李適之與李林甫同爲宰相,二人因爭權而產生嫌隙,李林甫就定計擠對他。因李適之性情較爲粗率,李林甫就給他下套說:華山有金礦,開採的話國家就會富饒,目前聖上還不知道這件事。他日,李適之果然拿此事向玄宗奏報。玄宗召來李林甫加以印證,李林甫說:我早知道這事。但華山是陛下的本命和王氣所在 (過去帝王都慣於封一座神山以假借天命) ,

不宜開採,所以我就沒敢說。玄宗認爲李林甫老成謀國、盡心愛己,鄙薄李適之行事粗率浮躁、慮事不周,就告誡李適之說:以後凡奏報事項,要先與林甫商議,不要隨口輕議。李適之爲避禍,主動要求辭去左相職務,擔任散官。一次,他的兒子擺盛宴請客,客人因爲懼怕李林甫竟然沒有一個人敢到席。最後,李適之因憂懼而自殺。

常言道,明槍易躲。但李林甫的明槍也令人無所遁逃。他爲了整治同僚中不歸附自己的,就網羅酷吏吉溫、羅希,並將他們薦爲殿中侍御史,專門糾劾和迫害官員。吉溫的慣用辦案招式是,先取兩名重囚在法堂之上嚴刑拷打,令被取證的人在後堂傾聽,慘叫號呼之聲聞之令人裂膽。聽者爲脫酷刑,往往主動要求:“苟存餘生,乞紙盡答。”此法大搞逼供信,但證人身上又不留任何刑訊的痕跡,可謂卑劣至極、喪盡天良。羅希爲吏刻毒深密,慣於羅織罪名,他與吉溫二人唯李林甫的意志是從,沒有人能逃脫他們的毒手,時人稱之爲“羅鉗吉網”。咸寧太府趙奉章告李林甫罪狀二十餘條,舉報信還沒寄到有司,李林甫就提前知道了。他暗中指使御史臺將其逮捕,以散佈謠言的罪名杖殺之。

 三、欺上壓下,擅權禍國

李林甫對上一意誘縱唐玄宗恣意聲色享樂,不問政事機務,自己乘機獨攬權柄、控遏言路;對下壓制打擊羣臣,把持朝政,生殺予奪、禍福進退一人自專。他最怕御史向皇帝控告他的奸行,就召來諫官威脅說:現在明主在上,羣臣順着旨意行事還力不從心,哪裏還用得着諫官說三道四。你們看見那儀仗隊的馬沒有?只要一聲不吭,就會安享相當於三品俸祿的食料,而一旦引頸長鳴,就會被逐出儀仗馬隊,去經受苦役,再也享受不到美食,到那時後悔也來不及了。

按照盛唐制度,番將 (少數民族將領) 即使忠孝有才略,也不專任大將之職,多以朝廷重臣任節度使,對其加以牽制和制衡,防止其擁兵自重、尾大不掉甚至圖謀作亂。到了開元中期,不少節度使如張嘉貞等都以此職入相。李林甫爲鞏固自己的權位,杜絕文官出將入相之源,就對玄宗詐奏道:文士爲將,怯於戰陣,不如用寒族、番人,番人善戰有勇,寒族不易於結黨。玄宗不知道他的真實用心,感到很有道理,從而開了番人爲大將的制度先河。李林甫的真實用心在於這些番人多目不識丁,沒有入相的可能。殊不知,正是藉助這個制度的缺口,安祿山得以專任一方,擴張勢力,幾乎傾覆了唐朝。安祿山外裝憨直,內藏奸詐,本來仗恃玄宗的寵信,見太子就不拜,起初並不把李林甫放在眼裏。一次,李林甫有意當着安祿山的面把一位與安祿山一樣品秩的權臣叫過來問事,那位權臣執禮甚恭。安祿山不覺變色,馬上對李林甫改禮相待。二人談坐,李林甫能猜透安祿山的機隱心事,使其奸詐無所藏匿,令安祿山心中驚服。因此,安祿山特別怕李林甫,即使寒冬時節與他坐在一起,身上都會流冷汗。他曲意巴結李林甫,稱其爲“十郎”,派專人在相互之間傳遞消息。如果李林甫說他一句美言,就喜不自勝;如果李林甫說“語安大夫,須好檢校”,安祿山就會手扳坐牀說“噫嘻,我死矣”!但是,李林甫感到安祿山只是邊將,不會影響他在朝中的地位,看着玄宗喜歡他,就順旨爲安祿山買好。可以說,爆發安史之亂,李林甫是始作俑者。

依慣例,朝廷分設左右相,重要機務都要在公事堂會同六部司官討論決定,這就從制度上保證了集思廣益,易於制約權臣因私廢公、徇私舞弊;左右相不僅上午坐班,下午也要值班到午後六刻。但李林甫當權,李希烈雖名爲宰相,實爲玩偶,唯李林甫之意是從。李林甫藉口天下太平無事,奏請滿巳時 (上午11點) 就罷朝還第,以至軍國機務都決於私家,由李林甫裁定後,李希烈只是署名照辦而已。有時唐玄宗不視朝,百司屬官都齊集李林甫家,朝堂爲之一空。李希烈雖然以例當值,但沒有一個人去向他呈報事務。

狗惡酒酸。李林甫當權,迎合上意,以固其寵;杜絕言路,掩蔽聰明,以成其奸;妒賢嫉能,排斥異己,以保其位;屢起大獄,誅逐貴臣,以張其勢;變亂政制,以成其私,致使政事日非,措置乖張,百弊叢生,人心憂憤,養成天下之亂,使盛唐步入朽敗飄搖之途。

李林甫簡介 李林甫專政 第3張

  李林甫

四、鋪張招搖,荒淫驕奢

李林甫仗恃發跡早、受主上恩信深,車馬服飾極盡奢華,鋪張威儀。先前,宰相都以德行自處,不有意顯露威勢,出行不過隨從數人,普通士民遇到了也不必迴避。李林甫感到自己結怨甚多,內心恐懼,常常要防備刺客。因而他出行常常步騎百餘人護衛,前有警衛清道,公卿大臣在數百步外就得迴避。居室設置重門複壁,牆中置板,如臨大敵,每晚上都要換房換牀,連家人也摸不清他當晚要住在哪裏。宰相隨從儀仗盛大,以李林甫爲肇始。李林甫獨攬朝政,他的家也就與國庫無二。一次,唐玄宗命百官在尚書省觀看天下各地進獻的貢品,然後讓車全部運往李林甫家。城東有薛王別墅,林亭幽邃,甲於都邑,也被玄宗賜給李林甫,賜予的還有女樂二部,至於天下珍玩,前後賜予的更是不可勝數。李林甫晚年溺於聲妓,姬侍盈房。李林甫的京城府邸利盡膏腴之地,田園水榭相連。自開元以來當宰相的,沒有哪位像李林甫用事之盛。李林甫的兒子李岫任將作監,看到其父勢焰熏天,頗有水滿則溢之懼。一次他隨李林甫在後園閒遊,指着正在掘池造園的役夫對李林甫說:大人久居機樞要津,冤仇滿天下,一朝禍至,即使想做一個役夫恐怕也難吶!李林甫愀然不悅,說:事已如此,也沒什麼辦法了!

諺雲:“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李林甫一生算計人,雖生時未遭刑戮,得以老病而死,但惡有惡報,死後還未下葬,就被楊國忠串通安祿山誣告爲謀反,被剝奪官爵,其子孫擔任官職者被一律除名,流放嶺南和黔中,除給隨身衣食外,財產一律沒收,近親及黨羽坐貶者五十餘人。李林甫的棺材還被剖開,珠玉金紫被搜括一空,另被換一個小棺以庶人禮下葬。奸臣的個人恩怨都會有一個了結,但如何清除滋生奸臣的政治土壤和政治文化,防止其禍國殃民,卻仍需加以反思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