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郭威黃袍加身 郭威爲何將皇位傳給異姓

郭威黃袍加身 郭威爲何將皇位傳給異姓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後周太祖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2日),五代時期後周開國君主(951—954年在位)。

人物簡介

郭威出身寒微,身材魁梧,勇力過人,加入後唐莊宗李存勖親軍。後協助後漢高祖劉知遠稱帝,憑藉佐命之功,累遷檢校司徒、樞密使、天雄軍節度使,平定河中,鎮守鄴城,受到後漢隱帝劉承祐猜忌,發動兵變,攻破開封,推翻後漢隱帝,不久率軍抵禦契丹,在澶州受部將推戴,黃袍加身,於廣順元年(951年)正月即皇帝位,建立後周。在位期間,崇尚節儉、虛心納諫、改革弊政,促進北方地區的政治經濟形勢好轉。

顯德元年(954年),郭威因病駕崩,時年五十一,諡號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廟號太祖,葬於嵩陵。死後由侄子柴榮繼承皇位。

郭威黃袍加身 郭威爲何將皇位傳給異姓

  郭威

  人物生平

少年遊俠

唐天祐元年(904年)七月二十八日,郭威出生在邢州堯山(今河北隆堯縣)的老家中,出生的時候房屋紅光四射,有彷彿是火炭爆裂的聲音,火花四濺。郭威的父親郭簡,曾經擔任唐末晉王李克用麾下的順州刺史;母親爲王氏。郭威出生後不久,父親便在唐末的兵亂中被割據幽州的劉仁恭殺害,母親帶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前往潞州,在路上不幸去世,郭威只能夠依附姨母提攜撫育,才得以長大成人。

天祐十九年(922年),潞州節度使李嗣昭戰死,其子李繼韜繼承父業,同後梁勾結與李存勖作對,在潞州招募人馬。時年十八歲的郭威不喜歡老實地當一個農民,仗着自己身材魁梧、勇力過人又爭強好勝,於是前往應徵。李繼韜對郭威頗有好感,將其納爲牙兵(即軍中近衛),對於郭威犯的小錯都選擇遷就他。有一次在上黨,有一屠戶欺良霸市、囂張跋扈,郭威借酒醉刁難並激怒了該屠戶,該屠戶生氣地對郭威說:“你有膽量刺我嗎?”,郭威便拿刀刺死了屠戶,因而被抓進了監獄。殺人之罪本應償命,但李繼韜佩服郭威的膽量和正義感,便將其釋放。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建立後唐,出兵消滅了後梁,跟隨後樑的李繼韜也被攻滅,其麾下牙兵都被編入後唐軍中從馬直,郭威也在其中。

軍旅生涯

同光元年(923年),郭威被編入後唐軍隊後,便開始跟隨後唐明宗李嗣源征戰。在軍隊裏,郭威天資聰穎且勤奮好學。是時,李瓊也在軍中,與郭威等十人結義爲兄弟,一日飲酒時,李瓊熟視郭威,認爲他日後必定不是一般人,便舉杯相慶,說:“我們十人裏有龍有蛇,日後若是有人大富大貴,不要忘了今日的兄弟!”李瓊喜好讀書,郭威曾見李瓊讀《春秋》,便向李瓊求學兵法。

天成二年(927年)九月,李嗣源出巡汴州,時任河南尹的朱守殷以爲李嗣源要對地方藩鎮下手,於是先下手爲強,閉城反叛。於是李嗣源派遣大將石敬瑭攻城,郭威也跟隨石敬瑭進攻並身先士卒率先登上了城樓。這給石敬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於是石敬瑭將郭威召到了自己麾下。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勾結契丹篡位,建立後晉,派遣郭威跟隨大軍北伐。在北伐過程中郭威結識了劉知遠,劉知遠也看中了郭威的才能,將其召到了自己麾下。之後劉知遠數次出征、鎮藩,郭威都跟隨他,積累了大量的軍事、政治經驗。

開運四年(947年),契丹攻佔了開封,俘虜了不願意稱臣的後晉出帝石重貴,後晉滅亡。在羣臣的勸進下,劉知遠於晉陽即位稱帝,但沒有改國號,授郭威爲樞密副使、檢校司徒。次年,劉知遠率軍攻下了開封,正式改國號爲“漢”,改年號爲“乾祐”,史稱“後漢”,郭威也成爲了後漢的重臣。

綏定漢室

乾祐元年(948)正月,劉知遠病逝,臨終前召來郭威、史弘肇、蘇逢吉等人託孤,其子劉承祐繼位。不久,河中節度使李守貞發動叛亂,永興節度使趙思綰和鳳翔節度使王景崇也先後響應,朝廷派遣數次軍隊討伐都無功而返。七月,劉承祐授郭威同平章事,令其西征反賊。郭威在軍中與衆將士同甘共苦,衝鋒時也身先士卒,深得軍心。十二月,郭威更是親率牙兵進攻永興、鳳翔兩鎮。經過長時間的包圍戰,郭威採用以逸待勞的戰術,逼得反賊軍筋疲力盡。乾祐二年(949)七月,郭威親率大軍攻城,城破後李守貞舉家自焚,趙思綰、王景崇也先後投降。同年十月,契丹進犯後漢邊境,劉承祐急命郭威前往禦敵,郭威帶兵抵達邢州時,契丹已經被其前軍擊退,郭威想要巡視邊境卻被劉承祐召回。乾祐三年(950年)三月,郭威被任命爲鄴城留守,河北諸州事務皆由其定奪。郭威在鄴城一掃弊政,使得鄴城政治一派清明。

郭威在後漢面臨統治危機的時候挺身而出,解決了內部的叛亂,得到了舉國上下的認可,但也因爲功高,開始引起了劉承祐的不滿,劉承祐開始想要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和聲望。

 代漢自立

乾祐三年(950年),就在郭威專心經營河北之時,不料朝中突生變故。原來劉承祐向來不滿史弘肇、郭威等人專權,於是待時機成熟後,與親信李業密謀並發動政變,一舉殺害史弘肇等人。並在同年十一月密遣心腹傳令郭威軍中部將郭崇殺郭威。澶州節度使李洪義得令後,立馬派人向郭威報信。郭威得知劉承祐誅殺了史弘肇等人的消息後,悵然不止,得知劉承祐連自己也不放過後,便召集三軍,請軍中將士奉詔殺掉自己,但軍中將士無不憤慨,在郭崇、魏仁浦等人的提議下,紛紛請求郭威揮師南下以清君側、證清白。郭威在衆人的勸說下,也答應南下。期間郭威還向劉承祐上書請求寬恕,然後劉承祐得知郭威南下後立刻召集兵馬迎戰並將郭威在開封的全家殺害,導致郭威堅定了戰意,雙方於劉子坡會戰,南軍慘敗,劉承祐不顧李太后的勸阻,執意親征,也在戰亂中被部下弒殺。郭威進入開封后,與李太后商議,立徐州節度使劉贇爲帝,在劉贇抵達開封前都由太后聽政。

乾祐三年十二月(951年1月),契丹犯邊境,河北諸州告急。李太后急令郭威親征,劉贇也派遣使者來犒勞軍隊,軍中開始流言四起,有人認爲一旦劉贇即位則軍中將士都將性命不保。同月十六日,郭威軍駐紮在澶州休整,十九日的時候郭威下令次日繼續進軍。但第二天一早,諸軍將士突然大肆喧囂,要擁立郭威爲皇帝,郭威大驚失色閉門不見,於是衆將士翻過圍牆強行闖入郭威房中將郭威帶出房外,並撕下軍中黃旗蓋在郭威身上。身在汴京的王峻得知澶州之變後,立馬派人前去阻擾劉贇入京。於是在衆將士的簇擁下,郭威被帶回了開封。回開封后,李太后任命郭威爲監國,國中事務皆有其處理。次年正月(951年2月),在羣臣的多次勸進和李太后的同意下,郭威在崇元殿登基,改國號爲“周”,年號爲“廣順”,仍尊後晉、後漢兩朝王室爲王,下令大赦天下,減免稅賦,以此開始了後周對中原的統治。

 治國有方

廣順元年正月(951年2月),郭威即位稱帝。在位期間,郭威努力革除唐末以來軍閥割據的種種弊政。他推崇節儉,仁愛百姓,多次減免百姓的稅賦,下詔禁止各地進貢山珍海味、奇珍異寶,並把宮中的豪華玩物打碎以表決心。同時,郭威還一改以往的軍人執政作風,帶頭拜謁孔廟,以儒教治天下,奠定了後周乃至宋朝的思想基礎。此外,郭威對吏治也進行了改革,罷免了一羣貪官污吏,免除了前朝的一些苛捐雜稅,廢除了大量酷刑。再者,郭威還大力發展農業和商業,授予了大量無主農田給附近的遊民,放寬了對市場經濟的束縛,廢除了京城了的一些非法寺廟。軍事上,郭威也積極進行軍備,擴充、訓練了大批精銳士兵,爲統一戰爭做準備。這些改革使得後周成爲一個政治清明、軍事強大的政權,爲後來周世宗的南征北戰奠定了基礎,然後多年的軍旅生涯和大量繁瑣的政務也壓垮了郭威的身體,使得他日漸虛弱,直到病重不能起,於是郭威也開始着手準備自己的後事。

 病逝傳位

顯德元年(954年)正月,病重的郭威開始着手準備後事,便多次召見儲君柴榮。柴榮爲郭威之妻柴氏的侄子,郭威年輕時曾受柴氏的諸多恩惠,兩人一直恩愛有加。郭威即位時,柴氏已經去世,爲了紀念愛妻,郭威並沒有立新皇后而是追封柴氏爲皇后,並立其侄子柴榮爲太子。同月的壬辰日(2月22日),郭威囑咐柴榮,自己的陵墓要儘快修好,但一定要從簡,安葬完畢後可以招募陵墓附近的三十戶百姓,免除他們的徭役來爲自己守陵。同時希望自己的陵墓裏沒有過多的陪葬品,只要每年的寒食節能爲自己掃墓即可。此外,還要求柴榮派人在河府、魏府各葬一副劍甲,在澶州葬一件通天冠絳紗袍,在東京葬一件平天冠袞龍袍。囑咐完畢後的同天晚上,郭威在汴京宮中逝世,柴榮也隨後即位,諡郭威爲“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同年四月葬於嵩陵。柴榮即位之後,繼續延續着郭威的改革和政策,推動後周的大一統,同樣也成爲了一代雄主。

 主要成就

 政治

郭威稱帝之後,馬上就着手治理國家,進行改革來增強國力。他從小經歷了很多苦難,對民間疾苦也有親身體會,所以首先減輕了百姓的負擔。這方面郭威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罷除不合理的牛租,二是撤消營田務。在早年朱溫征伐淮南時,朱溫將繳獲的上萬頭耕牛給百姓使用,然後向百姓收牛租,幾十年之後,到後周時仍然在收,當年的牛早就死了。郭威下令廢除這項既過時又累民的稅收。至於營田務,是唐末以後在中原地區設置的由戶部直接管理的農業生產機構,所屬的農民負擔很重。郭威廢除營田務後,將原來百姓使用的田地房屋和牛及其他農具都賜給他們永久使用。這項措施加上牛租的廢除,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其間,有人建議將一些好的營田賣掉,就能得到數十萬緡錢來充實國庫,郭威卻說:“讓百姓得利,就像國家得利一樣,朕要這些錢幹什麼?”此外他還下詔,命令各地官吏不得以任何藉口來加收百姓賦稅,原來普遍存在的正稅以外的雜稅一律廢除。

郭威又下詔減輕了後漢殘酷的法律,比如,後漢規定,盜竊一文錢的也要處死,不是重罪的人又經常株連親族,後周則規定,不是反叛和殺害親屬之類大逆不道的重罪不再株連親屬。後漢時,酒和酒麴(造酒的原料)實行國家壟斷專賣,凡是民間有人私自買賣的不論多少一律處死,後周則大大減輕了處罰,而且做了具體的規定:一兩至一斤的杖刑八十,一斤以上到五斤的判徒刑三年,五斤以上的則處死。此外,在後漢時禁止民間收藏買賣牛皮,私自買賣一寸的就要處死,後周規定,有田四十頃的才收取一張牛皮的實物稅,其餘的民間可以隨意買賣。郭威瞭解民間用牛皮的地方很多,所以爲百姓生活着想,纔有此規定。

 軍事

後漢劉承祐(開國皇帝劉知遠之子)即位之後,李守貞夥同趙思綰、王景崇,發起叛亂。劉承祐先派白文珂、郭從義、常思等人討伐。白文珂、郭從義、常思等人擊敗李守貞後,李守貞退守河中城,閉門不戰。白文珂、郭從義、常思等人圍城,從春天一直圍到夏天,始終沒有攻破河中城。劉承佑只好請出老帥郭威。

趙匡胤跟着郭威一路行軍,在後漢乾祐元年(948年)8月20日到達了河中。先是稍事休整。並沒有勸李守貞投降,更沒有故作姿態,去訓斥甚至懲罰久攻不下的白文珂等人藉以振奮軍心,只是帶上了些人,輕裝簡騎地圍着河中城轉了幾圈。之後,他下達了第一道命令――常思築寨於河中城南,白文珂築寨於河中城西,郭威自領中軍築寨於河中城東,留城北一地空缺,不設人馬。同時徵調周邊五縣百姓近三萬人,在三寨和河中城之間築起了連接不斷的小型堡壘,來保護新建的營寨。命令一出,全軍譁然。面對質疑,郭威不動聲色,他的沉默讓所有人都閉上了嘴。一天夜裏,久困城中絕不露頭的李守貞突然率軍出擊,沒有準備的後漢軍一片慌亂,只得放棄了堡壘,向新築的營寨裏撤退。等後漢軍重新集結,列隊出寨,準備痛扁敵人時,敵人已經不見了。憤瞞、激動、勞累,再加上這些日子以來不斷積壓的鬱悶,讓這些火氣旺盛的大兵們再也控制不住。

郭威的第二條命令。大兵們終於知道了那些徵調來的農民工們爲什麼沒被遣散回家了,這些人得重新勞動,把剛剛被毀的堡壘再築起來,而他們也別想閒着,以前幹什麼,接着繼續練!只不過他們很是奇怪,看起來這場戰爭的主角像是這些勤勞的農民工,而他們這些當兵的,只不過是這些農民工的保鏢。

郭威的第二條命令。大兵們終於知道了那些徵調來的農民工們爲什麼沒被遣散回家了,這些人得重新勞動,把剛剛被毀的堡壘再築起來,而他們也別想閒着,以前幹什麼,接着繼續練!只不過他們很是奇怪,看起來這場戰爭的主角像是這些勤勞的農民工,而他們這些當兵的,只不過是這些農民工的保鏢。

之後,只要堡壘出現,李守貞就會心急火燎,不計利害地率隊出城,不管用什麼樣的代價,都一定要把堡壘毀了,然後他才能帶着人馬逃回城。如此周而復始,持續了接近整整一年。郭威終於下達了第三條命令,命全體士兵進攻河中城。在三面強攻、北面放行的情況下,河中城被一鼓而下。李守貞貫徹了自己絕不投降的宗旨,城破後全家集體自焚。

家庭

妻妾

周祖三任嫡妻及一位妾室,一爲皇后三爲妃,且皆是夫死再嫁的寡婦,趙翼謂之:“統計前後四娶,皆再醮婦,亦不可解也。”

髮妻,柴皇后

繼妻,楊淑妃

繼妻,張貴妃

妾室,董德妃

女官或妃嬪

尚宮、尚食爲女官名,國夫人、郡夫人、縣君在五代時,可爲妃嬪封號。

廣順(951年)元年八月,丙辰,尚宮皇甫氏等三人並封國夫人,司記劉氏等六人並封郡夫人,尚食李氏等宮官八人並封縣君

尚儀趙氏,封沂國夫人

尚服蘇氏,封岐國夫人

尚宮甫氏或皇甫氏,封汾國夫人

司賓高氏,封渤海郡夫人

司賓柴氏,封平陽郡夫人

司賓茹氏,封穎川郡夫人

司記丁氏,封隴西郡夫人

司記劉氏,封彭城郡夫人

典寶李氏 ,封隴西縣君

司寶王氏,封琅琊縣君

司正李氏,封隴西縣君

司正王氏,封琅琊縣君

尚食椰氏,封隴西縣君

尚功曹氏,封鉅鹿縣君

司衣李氏,封隴西縣君

司藥林氏,封會稽縣君

司藥翟氏,特封郡陽縣君

子女

第二子 剡王郭侗,初名郭青哥,後漢末遇害。太祖即位,詔贈太尉,賜名侗。顯德四年追封。

第三子 巳王郭信,太祖子,初名郭意哥,後漢末遇害。太祖即位,詔贈司空,賜名信。顯德四年追封。

第三女,樂安公主,爲後漢所害,廣順元年二月追封,至顯德四年四月,又追封莒國長公主。

第四女,壽安公主,下嫁張永德,廣順元年四月封,至顯德元年,封晉國長公主。

第五女,永寧公主,廣順元年九月追封,至顯德四年四月,又追封樑國長公主。

其他晚輩親屬

侄郭守筠,爲劉承祐所害,贈左領軍衛將軍,因“筠”與“榮”音近,追改名郭守願,又贈左衛大將軍

侄郭奉超,爲劉承祐所害,贈左監門衛將軍、右衛大將軍

侄郭定哥,爲劉承祐所害,贈左千牛衛將軍,追賜名郭遜,又贈右武衛大將軍

內侄柴榮,郭威元配柴皇后之侄,即後周世宗

外甥李重進,郭威姐姐福慶長公主之子

女婿張永德,郭威女兒壽安公主之夫

內甥曹彬,郭威第三任妻張貴妃之甥,北宋建國宰相

陵寢墓地

後周太祖郭威死後葬於嵩陵。嵩陵在今河南省新鄭市郭店鎮周莊村南約500米處。陵地北高南低,東西各有一道小土嶺,陵墓兩側各有一條千溝。冢高約9米,周長103米,保存較好。據有位詩人謁嵩陵後曾題詩曰:“荊棘叢生舊衣甲,夕陽殘照袞龍袍。朔意正濃天肅靜,鐵騎縱橫成麥苗。”大概當時正值秋冬的傍晚,詩人看到處在麥田中的一丘土冢,上面佈滿荊棘野草,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冷落而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