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如果曹爽不投降司馬懿並交出兵權,還有一戰的可能嗎?

如果曹爽不投降司馬懿並交出兵權,還有一戰的可能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高平陵政變時,桓範建議曹爽兄弟做殊死抵抗,他們能戰勝司馬懿嗎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時期的魏嘉平元年,魏朝發生了一起震驚天下的事變,那就是高平陵事變。魏朝的太傅司馬懿趁當朝的大將軍曹爽和他的兄弟一起陪同皇帝去高平拜謁明帝的陵墓之機,發動了政變。這場政變使得曹魏的政權落入了司馬懿的手中,爲將來司馬氏篡魏奠定了基礎。

如果曹爽不投降司馬懿並交出兵權,還有一戰的可能嗎?

一、高平陵事變的經過。

嘉平元年,曹爽和他的兄弟以及親信黨羽,陪同皇帝一起去拜謁高平陵。在家裝病的司馬懿趁機發動了政變。司馬懿暗中召集了三千死士,請出郭太后的旨意,佔據武庫,發兵駐屯於洛水浮橋,準備對抗曹爽率領的軍隊。

當時曹爽的智囊桓範知道發生事變,從城中逃出,來到曹爽的營中。他勸曹爽兄弟保護皇帝前往許都,召集天下勤王之兵討伐司馬懿。這時,司馬懿派來的使者已經向曹爽傳達了他的意思,那就是曹爽解除兵權,免去官職,保曹爽兄弟無事。曹爽因此猶豫不決,不知道該怎麼辦。

桓範見到後,又更加具體地給曹爽兄弟謀劃。他對曹爽的兄弟曹義說,洛陽的屯田兵馬就在附近,而你們兄弟的其他的軍營也離得不遠,從這裏到許昌也很快就能夠到達。在許昌還有武庫,將這些人馬武裝起來綽綽有餘。唯一值得擔憂的就是糧食,而大司農的印章就在我身上,可以隨時徵發糧草。但是,即便是桓範把話說到這種地步,曹義是默不作聲,而曹爽依然是打不定主意。

最後,經過一夜的思考,曹爽到快天明的時候,把佩刀扔到地上,決定向司馬懿投降,說投降了我們兄弟也最少能夠當個富家翁吧。當時把桓範氣得大哭,罵道曹真是個聰明人,怎麼生出你們一羣愚蠢的小畜生。我沒想到會受你們的連累被滅族了。

果然,交出兵權的曹爽兄弟不久就遭到了司馬懿的清算。連同桓範一起,曹爽和他的黨羽都被司馬懿滅了三族。那麼,曹爽如果當時不交出兵權,又會怎麼樣呢?他能不能打敗司馬懿,逃脫滅族之災呢?

如果我們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曹爽如果按照桓範的建議起兵反抗司馬懿,只不過能夠延緩一下自己的失敗而已,他是不可能戰勝司馬懿的。曹爽在得知高平陵事變後,和他的兄弟們一起商議,猶豫不決就是這個原因。蔣濟說他們兄弟駑馬戀棧豆是一個原因,而他們自己根本沒有戰勝司馬懿的信心是最根本的原因。試問一下,軍隊的統帥都沒有勝利的信心,這支軍隊能打勝仗嗎?

二、雙方政治上的對比。

因此,曹爽兄弟的失敗,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連辛憲英這樣的女流之輩,都能夠看出曹爽必敗,理由是曹爽的才幹根本就不是司馬懿的對手。那麼其他的明眼人更是能夠看到這一點。桓範只是爲了報答曹爽的知遇之恩,在剛開始時他也是想投靠司馬懿的。可見,沒有人看好曹爽,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到曹爽的支持度有多高了。

在對比了司馬懿和曹爽的才幹後,我們再對比一下雙方的政治優勢。曹爽唯一的王牌就是皇帝在手,可是司馬懿搬出了皇太后郭後。 這一方面,雙方可以說是勢均力敵。而且,在此前曹爽掌權的時候,過於飛揚跋扈,胡作非爲,讓大家都深惡痛絕。整個朝廷在高平陵事變的過程中,根本就沒有人出面爲他說一句話。這可以看到,曹爽將民心喪失到了何等地步。

司馬懿則藉着當年曹睿託孤的旨意,打着匡扶朝廷的旗號,團結了絕大多數人。而且這些人大多認爲,這次事件是司馬懿和曹爽兩人間的權力鬥爭,不會危及到國家社稷。而且司馬懿是曹魏的三代老臣,兩度託孤大臣,功勳卓著。對於倒行逆施的曹爽兄弟,司馬懿也是匡扶朝廷的最佳人選。這樣一來,曹爽兄弟雖然擁有皇帝這張王牌,也無法改變他遭受孤立的處境。

三、雙方軍事實力上的對比。

其次再從兵力上來說。我們如果僅僅從桓範的建議來看,似乎曹爽兄弟的兵力還佔着上風。如果再召集各地的兵力,消滅司馬懿指日可待。可是,大家都知道司馬懿老奸巨猾,他謀劃這麼多年,怎麼可能會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其實,桓範的想法都是他的一廂情願,在軍事實力上,曹爽根本就不是司馬懿的對手。

如果曹爽不投降司馬懿並交出兵權,還有一戰的可能嗎? 第2張

司馬懿在裝病的時候,已經爲政變的這一天做了準備。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擔任中護軍,司馬昭擔任散騎常待,都是掌握軍權的職位。在曹爽兄弟率領御林軍和皇帝拜謁高平陵的時候,司馬懿發動政變,他依靠兩個兒子,首先就控制了軍隊。他以自己暗中養的三千死士爲基礎,救出被監禁的郭皇后,然後就控制住了京城的武庫和曹爽留下的軍營。這樣,整個京師的軍隊都被司馬懿掌握,兵力已經大大超過了曹爽率領的那一部分御林軍。也正因爲如此,司馬懿纔敢大張旗鼓的率領軍隊,出城屯紮在洛河浮橋,做出進攻的姿態。

反觀曹爽兄弟,在這個時候他們手中控制的軍隊並不多,也就是保護皇帝去拜謁高平陵的那部分御林軍。由於是儀式需要,這批人馬數量不多,而且裝備不全。在緊急情況下,曹爽只得緊急徵發了幾千屯田兵來構築防禦工事。

而從桓範的建議我們也可以看到,他讓曹義去召集軍隊,可他不知道曹義的軍營早被司馬懿派人接管了。他讓徵發屯田的兵士,可這些兵士沒有武器,只有到了許昌纔可能裝備起來。這批訓練差,數量少的軍隊,怎麼可能是司馬懿掌握的中央禁軍的對手。

那麼,桓範建議中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天下的勤王之師了。可實際上來看,這部分兵力也是靠不住的。關隴的軍隊是司馬懿起家的軍隊,他率領關隴軍團長期抵禦諸葛亮。爲了掌握這支軍隊,他煞費苦心。這支軍隊中忠於魏朝的以張郃爲首的將領大多死於非命。關隴軍團對司馬氏的忠心是不可動搖的。在夏侯玄等人統帥這支軍隊的時候,他們的手下根本不理睬他們的指揮,軍紀廢弛。但是,當司馬師接任後,全軍軍紀整然,令行禁止。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支軍隊的軍心所向,他們是不可能支持曹爽對抗司馬懿的。

因爲要和東吳對峙,荊州、淮南的軍隊更是難以調動。而這支軍隊統帥也是心思不一。在後來司馬氏專權的時候,淮南三叛讓我們看得明白。他們互相攻伐,爭權奪利,根本就沒有匡扶曹魏的心思。要指望這支軍隊來勤王,無異於癡人說夢。所以說,曹爽根本就無法糾集起可以與司馬懿抗衡的軍隊。

四、雙方將領能力的對比。

最後,我們再看一看雙方將領的能力。對於司馬懿我們都很熟悉,他是諸葛亮勢均力敵的對手。他在投身曹魏的陣營後,就兢兢業業地爲曹操出力,逐漸獲得了曹家的信任。在關羽的襄樊之戰中,是他在前線失利的情況下,勸阻了曹操遷都的打算,建議起用孫權對付關羽。

在曹丕時代,他開始得到重用。曹丕對他說,我出兵東方,你就管理西方事物。我出兵西方,你就管理東方。在曹丕死後,他作爲輔政大臣,成爲曹睿最信任重用的臣子。他在開始掌握軍權後,就在戰場上大顯身手。他擒孟達、拒諸葛、平遼東,顯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

相比曹爽,與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可謂不值一提,他擔任大將軍職務是曹睿的安排。雖然曹睿將司馬懿和曹爽都列爲託孤大臣,但是在軍權上,曹睿還是偏向自己的親族。就因爲這個原因,曹爽才擔任了掌握軍事實權的大將軍一職。

可是曹爽此人志大才疏,他的軍事才能實在不能稱道。在他任職期間,曾經爲了建立威名,發動了對蜀漢的攻伐。在這次攻伐中,曹爽徵發了關中的十幾萬兵力,入駱口翻越秦嶺攻打漢中。可是他被蜀漢將領王平依託魏延留下的防禦體系,阻止在興勢山下。曹爽無法突破蜀軍的防禦,在司馬懿的催促下被迫撤退。這一仗魏軍損失慘重,史書上說“關中爲之虛耗”。

如果曹爽不投降司馬懿並交出兵權,還有一戰的可能嗎? 第3張

從司馬懿和曹爽的軍事生涯可以看到,曹爽的軍事能力遠不如司馬懿。如果雙方勢均力敵的話,曹爽都不可能是司馬懿的對手。更何況的司馬懿佔優勢的情況下,曹爽更沒有勝利的可能。

結語:

我們從歷史上的記載上來看,似乎當年如果曹爽不投降司馬懿,交出兵權,還是有和司馬懿一戰的可能的。可是,如果從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這種可能是存在的,但是勝利的可能性是沒有的。

司馬懿是一個老奸巨猾的人物,他是不會輕易冒險的。當他舉行高平陵政變的時候,已經進行了長期的謀劃。在政治方面,他用郭太后的地位來和曹爽控制的皇帝相抗衡。在朝臣、軍隊中,他也培養了大批的黨羽,培植了自己的勢力。以至於在他舉行政變的時候,朝野竟然沒有什麼人對曹爽有什麼同情。

在軍事實力上,司馬懿的兒子早就佔據軍隊是實權位置。在政變一開始,司馬懿就控制了京城的軍隊和武庫。留給曹爽兄弟的只有他們的隨身衛隊和一些散亂的屯田兵士。就算是曹爽到達許昌,擁有了那裏的武庫,可是徵發的屯田兵士也不會是司馬懿手中中央禁軍的對手。至於說勤王之兵,由於司馬懿長年在軍隊裏的經營,大部分還是心向司馬懿的。所以說,曹爽的軍事實力根本就不是司馬懿的對手。

至於說將領的軍事才能,司馬懿遠勝於曹爽。從這些方面綜合來看,曹爽就算是採納了桓範的建議,到了許昌,也不過是頑抗一時而已。這也是曹爽兄弟聽了桓範的建議啞口無言的原因。連主帥都沒有勝利的信心,那些將士就更沒有信心了。所以說,不管怎麼樣,到最後曹爽兄弟依然會被司馬懿消滅的。不過,他們要是知道司馬懿最終還是要殺了他們,估計他們還是會按照桓範的建議掙扎一下的,不過死到臨頭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