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曹操當初對漢室忠心,但他的心思是從什麼時候改變的?

曹操當初對漢室忠心,但他的心思是從什麼時候改變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原本只想當漢徵西將軍的曹操,究竟何時何地何事,讓他改變了初衷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時期的曹操是中國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他也被一些人指責爲逆臣。這是因爲在他的人生中,挾天子以令諸侯,爲自己的勢力添磚加瓦。雖然曹操一生沒有篡位稱帝,但是他將朝廷中的反對勢力消滅一空,爲自己的後代篡漢奠定了基礎。在曹操去世後不久,他的兒子就迫使漢獻帝禪位與他,建立了魏朝,而曹操也被追贈爲魏朝的太祖武皇帝。

曹操當初對漢室忠心,但他的心思是從什麼時候改變的?

但是,曹操在剛開始還是懷有匡扶漢室的心思的。他在自己寫的自述《讓縣自明本志令》中,就表明了這一態度。他在文中說了自己的心路歷程,說在自己的事業初始階段,本意是想當個好郡守,可是也沒能如願。後來擔任武職後,曹操還抱着爲國家立功的心願,想要去西邊與異族作戰的疆場立功封侯,成爲漢朝的徵西將軍。但是,遭遇了董卓之亂,曹操的願望又沒能實現。

就這樣,曹操在文章中表白了自己爲漢朝立下的功勞。他說假如沒有自己的存在,這個天下就不知道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自己最終擔任了漢朝的宰相,位極人臣,已經超過了自己的願望。但是,自己走到這一步,也不能交出自己手中的權力。他說一旦交出手中的權力,就會天下大亂,而且自己和自己的家族也不免遭受飛來橫禍。

曹操當初對漢室忠心,但他的心思是從什麼時候改變的? 第2張

我們看曹操的這一篇自述,裏面雖然有曹操粉飾自己,爲自己辯護的意思,但是裏面也有曹操真實的心思。他也確實在事業初期對漢室忠心,並且有匡扶漢室的心願。但是,在後來,隨着時過境遷,曹操的心思已經變了。他把一切都歸結爲外界的壓力,自己是不得已而爲之。可是,如果他自己的主觀意願在內,外界的環境哪裏會有那麼大的作用。荀彧不也是官居高位,他就能夠爲漢室去犧牲生命也不改自己的本來心願。

那麼,曹操的心思是從什麼時候改變的呢?我們從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裏看不到答案。不過,我們從曹操的生平能夠看到一絲端倪。那就是在董卓掌權的時候,曹操逃出京城。他回到故鄉招兵買馬,號召天下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在討董聯軍組成後,爲了聯軍的團結,本來是聯軍的召集者和組織者的曹操,將盟主的位置讓給了袁紹。可以說,沒有曹操的努力,討董聯軍是不可能組成的。

在討董聯軍取得了一些勝利後,爲了躲避聯軍的鋒芒,董卓率領軍隊,裹挾着朝廷撤往了長安。在這個時候,曹操建議聯軍起兵追擊董卓。但是聯軍之中,從袁紹以下懼怕董卓的強軍,沒有人敢去追擊董卓。曹操在勸說無果之下,毅然率領自己的軍隊去追擊董卓。

但是,在追擊的過程中,曹操在滎陽被董卓的部下徐榮打敗。曹操在戰鬥中中箭受了傷,自己的馬也被打傷,是自己的族弟曹洪把自己的馬讓給曹操,曹操才得以逃命。我們從這裏可以看到,曹操爲了匡扶漢室,可謂竭心盡力了。

而到了曹操奉迎漢獻帝的時候,曹操對漢室的態度就完全改變了。他雖然將處於飢餓的邊緣,無依無靠的漢室朝廷迎接到自己的領地,保證漢獻帝君臣衣食無憂。但是他卻對於朝廷的大權把持不放。

曹操在將漢獻帝迎接到自己的領地,馬上就接受漢獻帝的封賞。曹操成爲假節鉞、錄尚書事,後來又擔任大將軍。這樣,曹操就將漢獻帝朝廷的軍政大權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裏。這時的曹操,已經不是過去漢室忠臣的姿態,而變成地地道道的權臣了。

曹操當初對漢室忠心,但他的心思是從什麼時候改變的? 第3張

如果說曹操改變對漢室的態度,就發生在滎陽之戰和奉迎漢獻帝之間的這段時間裏。如果再具體一些,那就是在滎陽之戰到聯軍解散的期間。當滎陽之戰後,經歷九死一生的曹操,率領殘兵敗將回到討董聯軍位於酸棗的大本營時,他看到的是正在舉行宴會,花天酒地的諸侯們。曹操見了這個情況,十分氣憤。他當場就對他們進行了指責,併爲聯軍制定了下一步的計劃。史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太祖責讓之,因爲謀曰:“諸君聽吾計,使勃海引河內之衆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全制其險;使袁將軍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爲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爲諸君恥之!”

可是,面對曹操的指責和建議,諸侯們不以爲意,沒有一個人贊同曹操的建議。不久,聯軍就因爲諸侯們各懷鬼胎,難以繼續維持下去而解體了。各路諸侯率領各自的軍隊回到自己的領地。由於漢獻帝被董卓挾持,天下形成了權力的真空。各路諸侯開始互相征伐,擴充勢力,天下從此進入了戰亂之中。

曹操在酸棗指責諸侯,並向諸侯們建議下一步在作戰計劃,應該是曹操對匡扶漢室江山做出的最後一次努力。但是面對這一羣根本就無意漢室天下,只顧自己私利的諸侯,曹操也無可奈何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曹操從心底已經放棄了恢復漢室江山的想法。

在此後,諸侯軍解體,大家各奔前程的時候,袁紹和曹操的對話,已經顯露了曹操心意的改變。袁紹對曹操說自己想要奪取天下的方針,說是要統一北方,然後率軍南下,渡過黃河爭奪天下。而曹操則說,自己憑藉自己的才能,隨機應變,沒有什麼不能抵擋的。從袁紹和曹操兩人的對話,我們就能夠知道,這一對過去的發小,這時已經捨棄了復興漢室的理想,開始爲自己的前途而奮鬥了。

在此之後,曹操開始了自己事業的奮鬥。在奉迎漢獻帝的時候,他已經成爲頗具實力的割據勢力。不過,這時的曹操奉迎漢獻帝,目的已經不是過去重整漢室江山了。他的實質的目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用漢獻帝這塊招牌來爲自己的事業服務。最終,曹操的勢力越來越大,他也越來越騎虎難下。曹操只能不去親自篡漢來自欺欺人,把篡漢代立的事情交給他的兒子曹丕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