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若是站在正史的角度來看,張飛不死能夠改變夷陵之戰嗎?

若是站在正史的角度來看,張飛不死能夠改變夷陵之戰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2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若張飛不死,劉備能否打贏夷陵之戰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大多數人的看法中,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必敗,因爲陸遜是難得一遇的天才,除非諸葛亮跟着劉備出戰,否則劉備必敗!所以說,即便張飛在世,也是避免不了戰敗的結局,夷陵之戰必敗!這種看法是典型的站在三國演義的角度來看問題,沒辦法,三國演義中,把劉備描寫得太菜了,他就只是一個哭哭啼啼的皇帝,軍事能力似乎不咋的。而演義中的張飛,更是一個莽撞的漢子,啥都不懂,只知道猛打猛衝,所以說,這兩人搭配起來,沒有諸葛亮這種謀士坐鎮,確實是玩不過陸遜的!

但事實上,若是站在正史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我們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原因很簡單,正史中的張飛並不是莽撞之人,他的軍事能力不遜於任何一人;正史中的劉備,也並非哭哭啼啼的僞君子,人家對局勢把控非常精準,手段非常高妙!總的說來,夷陵之戰涉及的劉備、張飛、孫權、陸遜、曹丕等人,都是人精,他們遠遠沒有演義中描述的那麼簡單!

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釋一下,爲何說張飛不死,能夠改變戰局?

若是站在正史的角度來看,張飛不死能夠改變夷陵之戰嗎?

一、劉備和孫權的博弈目的並非幹掉對方

公元219年,孫權偷襲荊州,擊殺關羽,自此吳蜀兩國開始結仇。不過當時的蜀漢,剛剛打完漢中之戰,國力疲敝,根本無法出兵進攻荊州,所以蜀漢只能認栽,直到公元221年七月,劉備纔開始準備對東吳動手。遺憾的是,就在大軍出征前,張飛遭到屬下的襲殺,於是張飛這個前鋒大將只能換人。不過即便如此,長期怒火擠壓的蜀軍將士,仍然表現出了非常強大的戰鬥力,將吳軍打得節節敗退。

孫權見蜀軍這麼猛,立馬啓用陸遜,讓陸遜帶領衆人抵抗蜀軍。陸遜見蜀軍戰鬥力如此之強,知道不能硬碰硬,所以力排衆議,選擇退兵,直到夷道、猇亭一線,纔開始停住步伐,修築工事,抵擋蜀軍。面對堅守不出的吳軍,蜀軍多次挑釁、誘敵,想要將吳軍主力引誘出來,但是吳軍嚴格遵守陸遜的命令,堅決不出。最終在公元222年六月,陸遜開始反攻,大敗蜀軍,最終蜀軍戰敗,劉備撤退,夷陵之戰結束。

從整件事情的發展來看,正史中的記載和演義中似乎差距不大,不過從時間維度來看,其中卻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史書中說劉備是公元221年七月開始伐吳的,當時孫權想要求和,結果劉備不答應,於是本月份孫權立馬向曹丕稱臣了,開始準備和劉備動手了。也正是在這一段時間,劉備手下表現得非常猛,將吳軍打得節節敗退,可令人疑惑的是,既然蜀軍這麼猛,爲啥不一鼓作氣的擊潰吳軍呢,反而是到了公元222年,蜀漢大軍纔開始往夷陵進兵?

若是站在正史的角度來看,張飛不死能夠改變夷陵之戰嗎? 第2張

《三國志》: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猇。

從“先主軍還秭歸”可以看到,當時的劉備根本不在前線,那麼他在哪裏呢?回成都過年了?既然是伐吳,而且蜀軍表現那麼猛,把吳軍打得節節敗退,爲啥劉備不乘勝追擊,快速破敵,反而是慢慢悠悠的的,打了大半年纔到秭歸?而且從秭歸到夷陵後,爲啥劉備又花了大半年去和陸遜對峙,而不是想辦法去抄陸遜的後路呢?夷陵之戰和當年的漢中之戰前期何其相似?當年劉備被阻擋在陽平關,都知道轉進定軍山,突破夏侯淵的防線,爲何在此時卻要去和陸遜僵持半年呢?

這一切的不尋常,在本文看來,都是因爲劉備沒想過真打!劉備伐吳是真的,但劉備並不想徹底殲滅吳軍,因爲劉備胸懷天下,他知道自己和曹魏的差距,一旦把吳軍打殘了,那麼曹軍就會趁虛而入,下場摘果子。所以說劉備纔會在整場戰事中表現得如此拖沓!本來認爲,在戰事之餘,他一定是在和孫權溝通、談判,讓孫權和平地讓出荊州,否則蜀漢大軍南下,拖住吳軍,等到曹軍下場,那麼孫權就完蛋了!

說白了,這就是劉備和孫權在博弈,劉備在賭孫權承受不了前線的壓力,賭孫權害怕曹軍下場摘桃子,而孫權在賭劉備無法真的殲滅吳軍,因爲吳蜀雙方都沒法單方面承受曹軍的進攻,所以說,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吳軍和蜀軍都表現得非常剋制!一旦蜀軍這邊在軍事上取得重大勝利,殲滅了部分吳軍,那麼孫權那邊肯定就會妥協,選擇與劉備和談,因爲大家都知道,兩個弱者再鬥下去,曹丕這個強者就會把兩人都吃掉!而張飛的存在,將會使吳、蜀兩軍的平衡被打破!

若是站在正史的角度來看,張飛不死能夠改變夷陵之戰嗎? 第3張

二、張飛超強的軍事能力

要評價張飛的軍事能力,我們就不能去看三國演義,因爲演義中的張飛,實在是太拉胯了!

三國事情,有兩個人被稱爲“萬人敵”,一個是關羽,一個是張飛!更爲重要的是,這個稱呼並不是蜀漢自己喊出來的,而是曹魏陣營喊出來的,可見關羽張飛是多麼的厲害。對了,萬人敵這個詞,並不單指武將戰鬥力強,還指武將的軍事能力非常強!

整個三國,只有關羽張飛獲此殊榮,足見這兩人是多麼的厲害!關羽已經用襄樊之戰吊打曹軍的戰績證明了自己,但是張飛並沒有像關羽一樣,打過一場令華夏震動的大戰,所以很多人認爲張飛軍事能力不咋樣,但我們從史書中爲數不多的記載便可以看出,張飛的軍事能力,還是非常強的!

由於劉備前期混得比較慘,被曹操打得東逃西竄,所以關於張飛前期的軍事表現,史書中並沒有記載,只知道這一段時間張飛打出了“三國萬人敵”的稱號!而後的據水斷橋,張飛一聲怒吼,嚇得曹操手下最精銳的虎豹騎不敢渡河,不敢追擊,此戰也充分地展現了張飛的勇武和能力!

《三國志》: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注意,這可是正史中的記載啊!張飛帶着二十人斷後,直接嚇得曹軍不敢追擊,多麼的令人震驚!要知道曹操的虎豹騎可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張飛再猛,他們會懼怕?除非張飛在這裏使用了計謀,嚇得曹軍不敢追了!

若是站在正史的角度來看,張飛不死能夠改變夷陵之戰嗎? 第4張

而後的義釋嚴顏,更加體現張飛的軍事能力!江州守將嚴顏,死守城池,堅決不投降,於是張飛強攻,成功地攻破了江州,俘虜了嚴顏。從這一戰來看,張飛的攻堅能力是非常厲害的,而且他之後並沒有殺掉嚴顏,而是放了他收買人心,可見張飛這人一點都不莽撞,人家非常精明!他是被三國演義給黑了!

進攻益州,張飛幫助劉備平定了兩個郡,受到劉備的封賞。之後的宕渠之戰,張飛再次表現出了他超強的軍事能力。張郃之名,看過三國的人都非常熟悉吧,連劉備諸葛亮都稱讚他的軍事才能,結果在宕渠之戰中,他被張飛打得大敗,差點全軍覆沒,只帶着幾個隨從逃離,可見張飛的野戰能力是多麼的強大!

《三國志》:郃別督諸軍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漢中,進軍宕渠、矇頭、蕩石,與飛相拒五十餘日。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問道退,引軍還南鄭,巴土獲安。

從張飛的戰績來看,無論是攻城還是野戰,他都表現得非常不錯!更爲重要的是,張飛這個人一點都不莽撞,據水斷橋、義釋嚴顏這兩戰,都足以證明張飛這個人,是有勇有謀之人!也正是因爲他在軍事上的表現如此厲害,絲毫不亞於關羽,所以劉備在伐吳之戰中,必定會讓張飛做先鋒!所以說,若是張飛未死,那麼吳軍前期將敗得慘,孫權將更加膽寒,他很可能提前與劉備和談。而且即便孫權還要堅持打夷陵之戰,那麼此戰也很容易被張飛突破。

若是站在正史的角度來看,張飛不死能夠改變夷陵之戰嗎? 第5張

當時劉備見陸遜堅守不出,於是決定出兵進攻孫權的侄兒孫桓,藉機讓陸遜分兵,結果陸遜認爲孫桓能力強,守得住,所以沒有分兵,最終劉備無功而返。如果此時張飛在場,那麼戰局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以張飛的能力來看,他攻堅、野戰都非常擅長,他一出馬,必定能夠攻破孫桓,到時候陸遜將不得不分兵救援,最終被劉備抓到突破點,一舉擊潰!

即便是無法徹底擊潰吳軍,只要讓吳軍出現了重大傷亡,或者張飛幹掉了孫桓,那麼孫權就不得不徹底屈服,向劉備真正的求和了,因爲吳軍一旦出現大傷亡,影響了軍心,那麼他們就根本沒辦法去抵抗曹軍了。別看孫權在曹丕那裏稱臣了,曹丕可從來沒想過放過東吳!曹丕之所以不下場,一直在等待機會,等待着吳蜀兩軍出現重大傷亡,無論是蜀軍還是吳軍,只要有任何一方出現大傷亡,曹丕必定南下滅吳!所以說,張飛的出現,必定打破吳蜀兩軍的平衡,而平衡一旦被打破,孫權必定向劉備請降,交出荊州,否則曹丕南下,東吳將提前數十年滅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