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何進明明握着一副最好的牌,爲何卻是打得最臭的那一個?

何進明明握着一副最好的牌,爲何卻是打得最臭的那一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三國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五大人物,曹操只能排第三,誰排第一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第五、孫權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是曹操對孫權的表揚!曹操和孫權的父親孫堅,是同一輩的人物,所以說孫權其實是曹操的小輩,曹操感嘆孫權非常聰明、有能耐,所以纔會說“生子當如孫仲謀”的這句話。不過,雖然曹操如此誇獎孫權,孫權卻在大業上犯下了不小的錯誤,也正是這個錯誤,使得東吳喪失了一統天下的機會!

魯肅活着時,他堅決說服孫權,聯合劉備,共抗曹操,因爲曹操太強大了,單憑東吳一家,是沒辦法抗衡的。正是在魯肅的支持下,孫權和劉備開啓了長達十年的蜜月期,在這期間,孫劉聯軍於赤壁之戰中擊敗了曹操,化解了江東的危機。之後雙方攻略荊州,再次擊敗曹軍,由於劉備軍隊幫助吳軍擋住了曹軍的進攻,吸引了不少曹軍的注意力,所以孫權纔有閒心整頓內部,並拿下了交州,擴張了自己的勢力。

可以說,孫劉兩家聯盟期間,兩家的實力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很多人都說劉備是被孫權養大的,這是孫權的失誤,但是我們站在大局來看,劉備其實是必須被養大的,因爲孫權想要擊敗曹操,必須得擴大聯盟的實力,只有反曹的勢力實力增強,曹操纔有被擊敗的可能,孫權纔有做大的可能。所以說,爲了壓制曹操,減輕東吳的壓力,孫權必須扶植劉備!另外,雖然大家都說孫權把荊州借給了劉備,但事實上孫權只借了一個南郡給劉備,而且在湘水之盟中,劉備還割讓了幾個郡的地盤給孫權,所以說,這一波孫權不虧!

何進明明握着一副最好的牌,爲何卻是打得最臭的那一個?

由於魯肅在其中協調,所以孫劉兩家雖有衝突,但總體上還是維持了和平,雙方的實力愈發強大,反而曹操那邊,屢次戰敗,在走下坡路了。襄樊之戰,關羽打得曹仁不敢出戰,之後水淹七軍,俘虜于禁,使得曹魏內部震動,反叛曹操,響應關羽的人都到達了許都附近,於是華夏震動,曹操都差點遷都了。曹魏的衰敗,對於東吳來說,其實應該是好事,作爲一個正常的君主,一個胸懷天下的主公,孫權原本是應該從東面進攻,牽制曹軍,策應關羽的,結果他卻偷襲了荊州,擊殺了關羽,令天下震驚!

很多人都想不通,明明都可以把曹操打趴下了,爲啥孫權會突然反水?有人解釋說,孫權是怕劉備幹掉曹操後,趁機南下滅掉東吳,所以偷襲荊州是孫權採用的自保之舉,但是在本文看來,當時的曹操還沒有完全被擊敗,他們的實力仍然非常雄厚,劉備是斷然不可能先滅東吳再進攻曹操的!曹操是天下最強的勢力,只要是個正常的主公,想的都是先消滅曹操!

所以說,孫權偷襲荊州完全錯了!倒不是說孫權不能打荊州,而是曹操還沒有被擊敗,孫權沒必要去打荊州!對於東吳來說,荊州處於上游,可以順流直下進攻東吳,是一個大威脅,必須消滅,但相比於曹操,其實劉備的危險性並沒有那麼強,所以說,孫權完全可以等到關羽徹底擊敗曹操以後,再偷襲荊州,這樣就可以達到既削弱曹魏又削弱蜀漢的效果,這樣的話,東吳才能一家獨大!而在曹操還沒有被徹底擊敗的情況下,孫權率先進攻襲殺關羽,這其實是“親者痛,仇者快”的行爲,直接使得孫劉聯盟徹底瓦解,東吳徹底失去一統天下的機會!

別看東吳存在了那麼久,其實到後面它只是苟延殘喘而已,從偷襲荊州開始,東吳就註定滅亡了,若不是曹操早死了兩年,夷陵之戰便是東吳的滅國開端!所以說啊,孫權這就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典型,若不是太早偷襲了荊州,擊殺了關羽,孫權完全是有機會一統三國的!

何進明明握着一副最好的牌,爲何卻是打得最臭的那一個? 第2張

第四、劉備

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四處輾轉,但遇到諸葛亮之後,劉備得到了三分天下的戰略規劃,很快就做大做強,成爲了一方霸主。尤其是漢中之戰,劉備破天荒地擊敗了曹操,更是令天下震驚!漢中之戰後,劉備掌控了一半的荊州、整個漢中、整個益州,實力非常強大,他基本是完成了佔荊州奪益州的戰略,接下來就是等待天下生變,再從荊州北伐曹魏,即可大功告成了。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劉備飄了!

當聽說曹操去結盟孫權,想一起圖謀荊州時,劉備並沒有派出使者去遊說孫權,而是直接讓關羽出兵進攻樊城,震懾曹操和孫權,使得他們不敢結盟。這種行爲其實就是在威脅東吳,太不尊重東吳了,而且在關羽拒絕孫權的求情,痛罵孫權之後,劉備也沒有絲毫行動,既不派出使者去向孫權道歉,和好關係,又不派兵去增援關羽,最終導致荊州被襲,關羽被殺。可以說,劉備在此事件中,有很大的責任!

明明他有一手好牌,只需要搞好和孫權的關係,就坐等北伐了,結果在關鍵時刻他竟然飄了,不再重視甚至輕視東吳這個盟友,最終導致了雙方的感情破裂,可以說劉備這個主公要負很大的責任!

第三、曹操

在擊敗袁紹以後,曹操花費數年時間一統北方,儼然已經成爲了天下間最強的勢力。按照正常的邏輯和歷史軌跡,像曹操這種一統北方的勢力,接下來基本就是順風順水,一舉平定天下了,可是在赤壁之戰中,曹操卻飄了,由於輕鬆拿下了荊州,曹操徹底膨脹了,根本不聽手下的建議,堅持用鐵索將大船相連,最終被周瑜一把火燒得精光!自此,曹操一統天下的希望徹底破滅!

何進明明握着一副最好的牌,爲何卻是打得最臭的那一個? 第3張

事實上,在赤壁之戰中,曹營中至少有三個謀士看出了火攻之計!一個是徐庶,此人心不在曹,所以他藉機跑路了。但是另外兩個謀士,都是曹操的心腹,他們一個是程昱,一個是荀攸,這兩人都看出了火攻之計,勸曹操別用鐵索將大船相連,結果曹操膨脹了,不再聽手下的這些建議了,最終大敗,將一副好牌打得稀爛!若是曹操不瞎操作,估計孫劉聯軍早就被擊敗了,三國早就一統了!

第二、袁紹

在很多人心目中,袁紹是個庸主,沒啥大本事,這其實是一種誤解!無論是在演義還是正史中,袁紹都是非常厲害的角色!試想一下,如果袁紹真的是庸主,他怎麼可能佔據北方最富庶的四個州,怎麼可能擁有那麼多的文臣猛士?袁紹之所以被評價得如此之低,其實就是因爲他輸了官渡之戰,而此戰,原本袁紹是不該輸的!

官渡之戰,前期和中後期,袁紹一直處於上風,曹操根本不是他的對手!雖然曹操的軍隊更精銳,但袁紹軍隊的數量多,且後勤補給更強,所以袁紹的打算其實是在官渡耗死曹操,偏偏曹操軍隊禁不住耗,若不是荀彧勸阻,曹操早就撤了,因爲曹軍的糧草非常匱乏。然而就在關鍵時刻,袁紹軍中出現了叛徒,這個叛徒給曹操帶去了袁紹糧營的位置,並幫助曹操策劃了襲擊袁軍糧營的方案,使得袁軍大敗。而這個叛徒便是許攸!

許攸原本是袁紹手下的頂級謀士,因爲袁紹不願採取許攸偷襲許都的策略,且許攸家人因大肆斂財被捉,牽扯到許攸,所以袁紹痛罵了許攸一頓,於是許攸懷恨在心,想要通過投靠曹操報復袁紹,最終把袁紹的核心機密出賣給了曹操,導致袁紹大敗。而此戰中,袁紹最大的錯誤,便是沒有限制許攸的自由,若是他痛罵許攸之後,命令手下監禁許攸,不准許攸出營,那麼袁紹就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何進明明握着一副最好的牌,爲何卻是打得最臭的那一個? 第4張

第一、何進

何進是東漢朝廷的大將軍,他在位時,東漢天下還未大亂,正是由於他的瞎操作,導致董卓上位,天下大亂!當時漢靈帝去世,何進成爲大將軍主宰朝堂,而何進的妹妹何太后則主掌宮內,只要這兩人不亂來,那麼東漢就還是和平的。可偏偏何進頭腦簡單,聽從了手下的攛掇,一定要誅殺宮內的宦官,使得雙方的矛盾激化!

聽說何進想要誅殺宦官,何太后專門找來何進,告知其背後的利害關係:宦官是自己人,身處宮中的何太后和小皇帝,要想掌控朝堂,掌控天下事,必須得依靠宦官,而何進之所以能夠成爲大將軍,就是因爲何太后和小皇帝,所以說,其實何進是和宦官綁定在一起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何太后希望何進別對付宦官,奈何何進頭腦簡單,受到了其他人的蠱惑,就是要拿宦官開刀,爲此不惜徵調董卓等人前來。

最終,何進和宦官火拼,何進被殺,宦官又被何進的手下殺掉,宮廷大亂,連皇帝都流落民間。董卓前來,見此良機,趁機收服何進部下,挾持天子,壓服衆人,一躍成爲了東漢的掌權者。就這樣,董卓之亂開始了,東漢天下也開始變得大亂了,再也沒有和平可言了……

當時的東漢,起碼還算是穩定的,而且何進有何太后的支持,自己又是大將軍,可以說他是握着一副最好的牌,結果他自斷臂膀,要去和宦官火拼,還招攬外地軍隊前來,釀成大禍,使得整個何家的基業一夜盡毀,天下陷入大亂,這就是典型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如果說其他人都是因爲瞎操作,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機會,那麼何進則是因爲瞎操作,使得原本統一的天下分崩離析,他纔是打牌打得最臭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