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說到曹魏的完美名將,爲什麼很多人的第一人選是張遼?

說到曹魏的完美名將,爲什麼很多人的第一人選是張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三國中堪稱完美的名將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說起魏國的完美名將,估計很多人的第一人選便是張遼,因爲張遼的戰績,在三國中確實非常逆天!

建安六年(201年),張遼孤身上三公山,勸降昌豨,創造了一個奇蹟;建安十二年(207年),張遼率領劣勢兵力進攻烏桓大軍,大破烏桓,陣斬烏桓單于踏頓,令曹營衆人歎服;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率十萬大軍進攻合肥,結果張遼率八百猛將直衝吳軍大營,橫衝直撞,打得吳軍狼狽不堪,士氣大衰,自此以後,張遼名震天下,即便他生病,孫權仍然對其非常忌憚,囑咐手下要小心提防張遼!

從張遼的這一系列戰績來看,他確實算得上是有勇有謀的名將,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不少人認爲,張遼乃是曹魏的完美名將!但事實上,張遼雖然在戰績上表現不錯,但他也算不上完美,因爲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降將身份!

張遼出生於幷州雁門郡,雁門郡屬於邊郡,長期和胡人打交道,所以張遼勇武過人,也正是因爲他的有這個優勢,所以他被幷州刺史丁原看中了,被派遣到洛陽,成爲了大將軍何進的手下。後來何進被殺,董卓入主洛陽,張遼又投入了董卓的麾下。再後來,呂布殺掉了董卓,張遼又投入了呂布麾下。白門樓下,呂布被曹操處死,張遼當時其實並未在場,並未被俘,後來他見原來的同僚都受到了曹操的優待,於是他選擇了投降曹操。

從張遼前期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他先後更換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曹操五任主公,這份經歷其實算不上是多麼光彩,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張遼在曹營的前期,一直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這也是他屢次在戰場以命搏殺的原因,因爲降將的身份給張遼帶來了污點,他不得不以戰績來洗刷自己的恥辱!

說到曹魏的完美名將,爲什麼很多人的第一人選是張遼?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張郃身上,雖然他的軍事能力不錯,在夏侯淵死後成功地穩住了漢中局勢,使得劉備沒法快速拿下漢中,爲曹操來援爭取了時間,受到劉備的稱讚。諸葛亮北伐時期,他也成爲了抵抗蜀漢的一流名將,多次立下大功,但張郃始終無法避免他降將的尷尬身份!現在我們很多人似乎對投降沒啥意見,很多人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但在東漢末年那段時間,忠義仍然是被大家所重視的,投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官渡之戰中,許攸出賣了袁紹,告訴了曹操袁紹糧營的位置,雖然幫助曹操立下大功,但許攸的結局非常悲慘。張繡於官渡之戰前投降曹操,屬於雪中送炭的行爲,結果他稀裏糊塗地死了,兒子也被幹掉了,斷子絕孫。這些行爲其實都在暗示,投降表面上看能避免被殺,能得到好的待遇,但塵埃落定之後,這些人都會受到歧視,甚至遭到清算!

張郃在官渡之戰中臨陣投敵,背叛袁紹,雖然幫了曹軍一個大忙,但是當擊敗袁紹後,曹軍私下裏會怎麼想?你張郃可以背叛強大的袁紹,誰敢保證你不會背叛曹操?所以說張郃在曹營的遭遇其實和張遼是差不多的,都非常尷尬,甚至張郃還不如張遼!張遼至少敢猛打猛衝,在戰場上以命相搏,以戰績洗刷自己的恥辱,但是張郃這人非常惜命,所以他在曹營中,長期處於一種不上不下的地位,非常尷尬!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張郃雖然後期表現不錯,但他也算不上是完美名將!

說到曹魏的完美名將,爲什麼很多人的第一人選是張遼? 第2張

曹營中的名將非常多,但由於他們很多人都有投降的不光彩行爲,所以他們都算不上是完美名將,典型的例子就是張遼、張郃、于禁!事實上,在整個曹營中,真正算得上是完美名將的人,只有一位,這便是典韋!

嚴格說來,典韋其實也算是降將,他原本是張邈的手下,後來張邈和曹操決裂,他纔開始投降曹操的。由於他降將的身份,所以曹操最開始也不敢對典韋委以重任,只是讓他跟着夏侯惇作戰,在此作戰期間,典韋數次殺敵有功,被拜爲司馬。濮陽之戰中,曹操前去偷襲呂布,結果遭到呂布的包圍,幸虧典韋親身搏殺,不顧性命的營救,最終曹操才得以逃出包圍圈,也正是因爲此次作戰,改變了曹操對典韋的印象,自此以後,曹操開始重用典韋,將典韋調到了自己身邊,成爲了自己的護衛。

說白了,典韋以自己的忠心和勇猛洗刷了投降的恥辱。更爲重要的是,在爲曹操做護衛的這段時間,典韋表現得相當出色,最後甚至爲了掩護曹操撤離而失去了生命,這更詮釋了典韋的忠義!

當時曹操攻打張繡,張繡都已經投降了,結果曹操霸佔了張繡的嬸嬸,又把張繡逼反了。張繡率軍夜襲曹操大營,幸虧典韋在正門攔住了張繡軍,才爲曹操爭取到了逃亡時間,否則曹操極有可能死於張繡之手。

《三國志》:韋戰於門中,賊不得入。兵遂散從他門併入。時韋校尚有十餘人,皆殊死戰,無不一當十。賊前後至稍多,韋以長戟左右擊之,一叉入,輒十餘矛摧。左右死傷者略盡。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韋雙挾兩賊擊殺之,餘賊不敢前進。韋復前突賊,殺數人,創重發,瞋目大罵而死。

說到曹魏的完美名將,爲什麼很多人的第一人選是張遼? 第3張

典韋的臨終一戰,非常霸氣,展現了他驍勇的一面,而此戰背後,則體現了典韋對曹操的忠義,也正是憑藉着這份忠義,典韋成功的洗刷了自己降將的屈辱,成爲了曹操陣營堪稱完美的名將!不得不說,有時候啊,戰死了纔會成爲完美的人,活着的時候始終會有人記住你曾經屈辱!

說起吳國的完美名將,很多人會認爲是周瑜!誠然,周瑜有勇有謀,是名將的典範,但是我們從周瑜的去世,其實可以發現不小的問題!

孫策攻略江東時,周瑜幫了大忙,但之後周瑜便離開了孫策,去了袁術那邊,所以說孫策對於周瑜,其實並非是完全放心的。當週瑜再次回到孫策身邊時,孫策也一直是把周瑜安排在外面作戰,並未讓周瑜接觸權力核心,這一點同三國演義有所不同。三國演義中孫策臨終託孤,讓孫權在文事方面問張昭,在武事方面問周瑜,而實際上,周瑜是被排除在覈心權力之外的,孫策的託孤大臣只有一個,這便是張昭!

而且在孫策去世後,還發生了一件非常尷尬的事,那就是周瑜私自帶兵前去弔喪!

《三國志》:五年,策薨,權統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衆事。

帶兵赴喪,歷來都是大忌,站在孫權的角度來看,周瑜此舉,和曹操帶兵去見漢獻帝,沒有任何區別!而且自此以後,周瑜直接留下來了,開始和張昭共同掌管權力,美其名曰幫助孫權穩定局面,但我們私下裏細品,其實會發現很多不同尋常的東西,這完全就是周瑜在搶奪權力啊!孫策指定的託孤大臣只有張昭,現在卻變成了張昭和周瑜,你以爲張昭會主動讓出一半的權力嗎?

說到曹魏的完美名將,爲什麼很多人的第一人選是張遼? 第4張

之後的赤壁之戰和南郡之戰我們不用細說了,周瑜在這兩戰中表現的非常出色。但接下來,孫權準備和劉備結盟,將南郡借給劉備,讓劉備幫忙抵抗曹操,周瑜卻建議捉拿劉備,吃掉劉備集團,然後由周瑜以南郡爲基地,率軍進攻益州。很明顯,周瑜和孫權出現了戰略分歧。表面上看,孫權同意了周瑜的進攻益州之策,但就在周瑜回程途中,他卻突然暴斃了,而後周瑜的屬下遭到打壓,就連龐統這種大才孫權都不用,進攻益州的戰略也被放棄,取而代之的是聯合劉備,出讓南郡。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周瑜之死和孫權有極大的關係!

說白了,從正史的記載來看,周瑜很可能有搶奪權力的劣跡,很可能威脅到了主公,所以他算不上是完美名將!東吳真正的完美名將乃是太史慈!

太史慈因爲母親受到北海孔融的照料,不顧黃巾軍圍城,前去解救支援孔融,這是他知恩圖報的體現。在解決了黃巾軍後,太史慈不顧阻攔,遵守諾言前往投靠劉繇,這是他守信的體現。與孫策酣戰,太史慈不落下風,這是他勇武的體現。被孫策俘虜後,孫策問他,若他抓住孫策,會不會放了?他直接回答不知道,這是耿直不欺瞞的體現。孫策釋放太史慈後,約定六十天後回來,太史慈果然如期而至,這也是他守信的體現。

從太史慈的表現來看,他的人品其實是非常過關的,再加上他驍勇善戰,可以說他完全配得上東吳的完美名將這個稱號!劉表活着時,他兒子劉磐英勇善戰,帶着黃忠經常襲擾江東,江東諸將都不是其對手,唯有太史慈能夠壓制劉磐,可見太史慈的軍事纔能有多高。遺憾的是,太史慈英年早逝了,而他臨死前說的這番話,也令人非常震撼: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