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魏忠賢當初在朝中隻手遮天 魏忠賢爲何鬥不過崇禎

魏忠賢當初在朝中隻手遮天 魏忠賢爲何鬥不過崇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魏忠賢和崇禎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爲什麼魏忠賢在明朝隻手遮天,卻鬥不過剛剛繼位年僅17歲的崇禎?

在明朝亡國之君崇禎帝悽風苦雨的執政生涯裏,“扳倒魏忠賢”卻是一樁十足的高光大事。天啓年間多年隻手遮天,號稱“九千歲”的權閹魏忠賢,面對初登基的十七歲少年崇禎帝,竟是分分鐘就被廢了武功。先是夾起尾巴戰戰兢兢兩個月,然後就被崇禎一擼到底最後在發配鳳陽的路上被迫上吊,幾乎是被崇禎花樣吊打,窩窩囊囊結束一生。

如此“吊打魏忠賢”的給力一幕,在晚明以後的歷史裏,也常被人大唱讚歌。比如明末清初學者計六奇就大讚崇禎帝“神明獨運,無一人之助,而誅元兇,再安社稷,天下翕然而誦聖智焉”。就連崇禎帝本人,也對這事兒相當得意,還拿“扳倒魏忠賢”的業績,跟上古“大舜誅四凶”相比,彷彿還是青春期的自己,就可比肩大名鼎鼎的舜帝。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一個“比肩大舜”的聖君,怎麼就守不住大明朝的江山,最後落得煤山上吊呢?到底是大明朝的“攤兒”太爛,還是崇禎帝的“聖智”退化太快?

魏忠賢當初在朝中隻手遮天 魏忠賢爲何鬥不過崇禎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在明王朝的皇權專制體制下,對於任何一位智力正常的明朝皇帝來說,扳倒一個魏忠賢這樣的“九千歲”,都不該是什麼難事。

雖然都有“宦官專權”的現象,但明朝和之前的唐朝大不同。唐朝宦官們盤根錯節執掌兵權,拿着皇帝當玩偶的“好日子”,放明朝就是癡人說夢:明朝的宦官集團內部,就有“十二監”“八局”“四司”等二十四衙門。再牛的明朝太監,別說在外有多呼風喚雨,想“一統太監業界”都難。至於兵權人事權財政權等核心大權,宦官集團更是與文官武將勳貴等各集團互相牽制,彼此權力都有限。

所以,明朝的太監,哪怕能一路爬到皇帝的身邊,憑着皇權狐假虎威,也不過是皇權上的寄生蟲。別管在外多麼殺伐果決,皇帝瞅着不順眼了,幾乎就是揮揮手解決。以明朝學者王世貞的話說,皇帝想解決個“權閹”,那簡直就是“片紙中夜下而晨就縛,左右無不鳥散獸竄,是以能爲亂而不能爲變也。”

魏忠賢當初在朝中隻手遮天 魏忠賢爲何鬥不過崇禎 第2張

魏忠賢的情況,也正是如此。雖然他都加到了“九千歲”,大明各地“生祠”遍佈,還差點被“明代精英”們捧進孔廟“入聖”。但他的真實角色,一直都只是天啓帝身邊的忠實跟班。所以楊漣彈劾他的大罪時,他會嚇得在天啓帝面前痛哭流涕表忠心。蘇州“五人墓”事件爆發後,被嚴重打了臉的魏忠賢,第一反應也不是勃然大怒,而是嚇得渾身打哆嗦。他的“乾兒子們”更跪在地上連聲請罪,大呼“有兒在”……

因爲魏忠賢知道,他所有的威風,不是因爲他多強,而是“平臺好”——天啓皇帝的寵信。他那些破事,哪怕有一樁熱天啓皇帝生了氣,所有的權勢財富,轉眼就將如冰山般消融。

魏忠賢當初在朝中隻手遮天 魏忠賢爲何鬥不過崇禎 第3張

所以當天啓皇帝英年早逝後,所謂的“大陰謀家”魏忠賢,非但沒有任何“搞陰謀”的樣子,反而是當場癡癡傻傻,眼睛哭到紅腫後,就對着靈牌發愣。因爲他明白,自己再牛,哪怕練成葵花寶典,再折騰也只是“寄生蟲”,永遠變不成路。下一位皇帝別管阿貓阿狗,只要坐上龍椅,捏死他就像捏只蟲一樣容易——比如崇禎帝朱由檢。

所以,如果拿“扳倒魏忠賢”這事兒,來形容崇禎帝“治國水平高”,那隻能說不太懂明朝。

不過,這事兒雖不能證明崇禎帝的“水平高”,不過細看前因後續,卻也能看到不少明朝滅亡的伏筆。

比如其中一樁“小事”:魏忠賢上吊後,其黨羽“閹黨”被定爲了“逆黨”。可崇禎帝派去辦理此案的吏部尚書王永光,本身就是閹黨裏的“老鐵桿”。這一“眼歪”,差點就讓好些“閹黨”漏網。再細看崇禎帝執政的十七年,就更可發現這樣的“眼歪”,絕不止一樁:崇禎猜忌的盧象升孫傳庭劉宗周黃道周等人,各個爲大明壯烈殉國。他當寶貝兒寵着的楊嗣昌洪承疇魏藻德陳演們,除了坑還是坑,不是坑國就是反水……

只此細節,就可看到崇禎帝那歪到家的識人水平。

魏忠賢當初在朝中隻手遮天 魏忠賢爲何鬥不過崇禎 第4張

更重要的信息,卻也發人深思:法辦了魏忠賢的崇禎帝,真的是個厭惡太監的皇帝嗎?這事兒,後世好些人都大書特書,說崇禎帝一輩子信任文官,卻被文官各種坑。一輩子厭惡太監,結果陪他走到最後的,卻是太監王承恩……有些票友說到深情,還常抹一把同情淚。但事實上,這類論調,真“冤枉”了崇禎——扳倒了魏忠賢的崇禎帝,卻比明朝任何一位皇帝都重視太監。

扳倒魏忠賢后,在崇禎帝在位的十七年裏,他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擴招”太監。明明國庫窮得叮噹響,但大明朝的太監數量卻空前膨脹,明朝亡國前夜,宦官數量已突破十萬人,堪稱中國古代史之最。

招這麼多太監,當然不是爲了當擺設。明朝最後幾年,太監的權力也扶搖直上。傳統的特務組織東廠,都被崇禎帝升級爲“總督”,權力比起之前大得多,更可提督京營。大批不懂兵的太監們,也被派到各地當“監軍”,執掌地方軍政大權。就連魏忠賢時代都無力染指的財政大權,崇禎也甩手交給太監,直接成立“戶工總理”,由太監張彝憲掌管。別看崇禎臨死前還碎碎念“諸臣誤我”。其實他從沒信過“諸臣”,就信太監。

那面對崇禎的這份兒信任,太監們又是怎麼回報的呢?比如升級爲“總督”的東廠,就多了各種敲詐勒索的致富門路。貪官們給夠了錢就不抓,就抓些窮官湊數。東廠橫行北京的最後幾年,北京城賣官的價格,都被東廠“炒”到奇高。買個知府都要3000兩。又比如“戶工總理”的太監們,說是掌管財權,卻只知吃拿卡要。比如那位張彝憲太監,連前線的物資都常隨手剋扣。太監執掌的京營,平日更是弄地痞流氓湊數,就坑崇禎的軍餉……

魏忠賢當初在朝中隻手遮天 魏忠賢爲何鬥不過崇禎 第5張

至於那些外派到地方的監軍太監,那更是花樣打崇禎的臉。除了勒索地方就是排斥異己。比如戰功卓著的名將盧象升,等於就是被太監高起潛活活坑死。仗着崇禎寵信做盡壞事的高起潛,後來也是撒腿降了清,心安理得做起了叛徒。監軍大同的太監杜勳,人家不但投降了李自成,還作爲李自成的使者,大搖大擺跑來勸崇禎投降。這臉,打的啪啪。

可笑的是,到了李自成兵臨北京的最後時刻,崇禎寄託厚望的,依然還是身邊那些太監們。他擠出最後二十萬兩銀子分發給太監們,讓他們組織兵馬決死一擊,誰知這些分光了錢的太監,接着就跑了個精光。還有太監在牆壁上寫詩“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勵精圖治一輩子的崇禎,最信的,就是這麼些坑貨。

臨上吊前的崇禎,還被這些坑貨刺激了一把:皇宮淪陷前夕,一位叫張殷的太監笑嘻嘻給崇禎說:皇上您別怕,李自成來了您投降就行,包您沒事兒!氣得崇禎手起劍落,把這太監砍得血肉模糊——可這麼作死的角色,還不是崇禎自己挑的?

待到崇禎帝上了吊,打進北京的李自成,把北京城翻了個底朝天。歷史又給崇禎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後人常津津樂道說,那些文臣精英們家中抄出了多少錢。《後鑑錄》卻告訴我們:“進拷索銀七千萬兩,侯傢什三,閹人什四,宮眷什二,估商什一”。摟明朝錢摟的最多的,還是那羣“閹人”——崇禎最信的太監們。崇禎在位十七年,堪稱從頭坑到尾。

以這個意義說,崇禎還不如哥哥天啓幸福,至少天啓溺水而死後,魏忠賢與客氏這對兒“夫婦”,那還是真心給天啓哭了兩嗓子。崇禎,除了身邊一個王承恩,其他啥都沒了——連身邊太監都管不好的崇禎,就算交給他一個盛世江山,那也是妥妥守不住啊。

參考資料:苗棣《大明亡國史:崇禎皇帝傳》、袁良義《明末農民戰爭》、梅毅《明:繁華與崩潰》、袁方《論明代皇權的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