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諸葛亮收服孟獲後,爲何沒有選擇重新組建一支藤甲軍?

諸葛亮收服孟獲後,爲何沒有選擇重新組建一支藤甲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藤甲兵刀槍不入,諸葛亮平定孟獲後,爲啥不再重新組建用於北伐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孟獲被諸葛亮數次擊敗,已經是沒有足夠的能力戰勝蜀軍了,於是他在屬下的建議下,去烏戈國尋求藤甲軍相助。烏戈國國主兀突骨,也是個豪爽之人,聽說孟獲前來求救,直接動用家底,率領三萬藤甲軍去和蜀軍作戰。初次交戰,蜀軍就嚐到了藤甲軍的厲害,蜀軍的弓箭都不能傷到藤甲軍分毫。在打探清楚藤甲軍的來歷後,諸葛亮準備用火攻來對付這支藤甲軍。

諸葛亮命令魏延去挑戰藤甲軍,要求半個月內連輸十五陣,使藤甲軍軍心高傲,最終將他們引入盤蛇谷,然後兩頭堵死,用火攻擊敗了這支軍隊。

諸葛亮收服孟獲後,爲何沒有選擇重新組建一支藤甲軍?

諸葛亮花費了如此大的功夫,才解決了藤甲軍,但是在取得勝利,收服孟獲後,他卻並沒有選擇重新組建一支藤甲軍,這是爲何呢?

很多人認爲藤甲太過於易燃,不適合上戰場,也有人認爲藤甲製作週期長,滿足不了蜀軍的作戰需求,這是真的嗎?

實際上,這兩種看法都是有待商榷的!我們先來看看藤甲軍的製作程序。

演義原文:洞中有一等藤,生於山澗之內,盤於石壁之上,國人採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曬之;曬乾復浸,凡十餘遍,卻纔穿成鎧甲。前胸並後背各用一片,兩臂兩片,又做成大裙五片,共爲一副,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溼,甚是輕巧,刀劍皆不能入,因此號爲‘藤甲軍’。

諸葛亮收服孟獲後,爲何沒有選擇重新組建一支藤甲軍? 第2張

可以看到,藤甲的製作需要浸泡半年,反覆十多次,才能最終制作成鎧甲,所以說製作一副鎧甲,確實是需要花個幾年,製作週期很長。但是以當時蜀漢的經濟條件來看,雖然用時比較長,卻也是比較經濟便宜的,和鐵製鎧甲相比,藤甲功能絲毫不差,刀槍不入,就是花點時間而已,站在蜀漢整體上來說,完全是可以接受的。烏戈國不就製作出了三萬副藤甲嗎?這就說明了藤甲其實並不難製作,完全可以做出來裝備一支軍隊!

再者說,雖然藤甲是用油浸泡過的,但這並不意味着說一點就燃。要真是非常容易點燃,根本沒必要大費周折把他們引入盤蛇谷,直接燒就是,藤甲軍也不是傻子,易燃品還敢往身上穿?

既然藤甲不是特別易燃,性能又好,堪比鐵甲,又能夠批量生產,那諸葛亮爲啥不願意再組建一支呢?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爲了南中的穩定

諸葛亮火燒藤甲軍,對烏戈國基本上是亡國滅種的屠戮,此戰之後,烏戈國的成年男子基本是損失殆盡了。這一點,其實諸葛亮自己也是比較後悔的。

演義原文:孔明泣淚而嘆曰:“吾雖有功,必損壽矣!”這國之人,不曾走了一個……使烏戈國之人不留種類者,是吾身之大罪也!

將烏戈國的成年男子全部屠戮之後,諸葛亮怎麼還有臉去烏戈國採集藤條,製作藤甲。他將如何面對烏戈國的老弱婦孺?恐怕是蜀軍一去,將會激發更多的仇恨,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會有人願意給諸葛亮採集藤條,製作藤甲?萬一重新引起南中動亂,就得不償失了。

諸葛亮收服孟獲後,爲何沒有選擇重新組建一支藤甲軍? 第3張

二、藤甲製作工藝丟失

諸葛亮火燒藤甲軍,不曾走脫一個,所以說,從這些藤甲軍口中,他們是不可能知道藤甲的具體制作工藝的,只知道大概的步驟。而像上文所說,就算他們去到烏戈國,面對仇恨蜀漢的民衆,他們怎麼可能交出製作藤甲的方法?到時候,只會增加更多的殺戮而已。

其實,就算諸葛亮知道了藤甲的製作工藝,他也會將其毀掉,而不願意拿出來使用。這是爲何?因爲他還得考慮到南中的穩定性。雖然他徹底收服了孟獲,但說實話,這也是孟獲走投無路了,連刀槍不入的藤甲軍都被諸葛亮殲滅了,孟獲只能服從。可萬一藤甲的製作工藝流傳出去,藤甲又這麼方便得到,孟獲他們完全可以暗地裏製作出藤甲,用於對抗蜀漢,到時候蜀漢再想這麼輕鬆的殲滅藤甲軍,將會非常困難了。而鐵甲的製作工藝,孟獲知道也無所謂,因爲鐵甲製作更加困難,首先,原材料鐵就不好弄,其實有手藝的匠人不好找,孟獲完全無法大規模生產。

所以說,藤甲工藝自然丟失是最好的,就算沒有自然消失,諸葛亮也會讓他人爲消失,因爲這個藤甲,對於南中那邊的人來說製作成本太低,很容易對蜀漢造成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