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在古代,後宮妃子過了五十歲就不能侍寢,到底是因爲什麼?

在古代,後宮妃子過了五十歲就不能侍寢,到底是因爲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俗話說一入宮門深似海。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近年來,隨着清宮劇的影響,很多女性都幻想穿越到古代當秀女,因爲一旦被皇帝選中,自己榮華富貴、錦衣玉食一生不說,整個家族都會跟着榮耀。

只不過,這些橋段大都發生在熒幕上,歷史上,通過靠選秀改變自己一生的女性寥寥無幾,很多女性即便是被選進宮,終其一生,甚至沒有幾個能見到皇帝的真身,孤獨終老老成爲常態,她們幾乎都過着水深火熱的生活。

後宮,是一塊看不見的政治燃燒戰場,充滿了明爭暗鬥、權力角逐和污衊陷害。此外,所有宮女都要受到皇家各種制度規矩的制約。例如,年齡就是卡在她們面前的一條硬槓槓。

在古代,宮女過了50歲時,便不得伺候皇帝,這不單單是因爲你所想的那樣,而是有着更深層次的原因。

01

知五十不進御

知五十之妾,不得進御矣。

在古代,後宮妃子過了五十歲就不能侍寢,到底是因爲什麼?

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過了50歲的嬪妃,就不得伺候皇帝了。很多人讀了這句話不以爲然,覺得皇帝后宮佳麗三千人,年過50的嬪妃自然人老珠黃,皇帝肯定不會喜歡。

這裏面至少有2個誤區。首先,“後宮佳麗三千人”只是一個傳說。《長恨歌》裏所述“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其實“三千”就是個量詞。在歷史上,很少有皇帝的後宮能達到這些人。太平天國時期,洪秀全的後宮最多時也才兩千多名女性。很多皇帝的後宮也就十幾個,最多幾百個而已。

另外,對於那些“過五關斬六將”即將入宮的女子們而言,容貌乃是她們俘獲帝王之心的武器。要知道,能被皇帝看上的女子,不論是琴棋書畫還是身體素質,包括相貌,都是非常優秀的,是要通過層層考覈才能順利過關。等她們在後宮有了一定的等級之後,待遇會水漲船高,而她們平時當然也注意保養,所以即便是年過50的嬪妃,仍然不輸半老徐娘,她們仍然風韻猶存。

所以說,這些上了年紀的嬪妃,年老色衰、人老珠黃不是“年過五十不能侍寢”的真正原因。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

02

避免生育風險

但凡有點醫學知識我們都知道,女性在34歲以上,大都算高齡產婦了,50歲以上就更不要說了。可能很多人會對此嗤之以鼻,認爲嬪妃伺候皇上並非爲了生育子嗣,但在古代“母憑子貴”的後宮現實中,沒有哪一個嬪妃不想生下皇子皇孫的。

所以皇帝就會有所考慮,受寵的嬪妃,適合生育的年齡,自然會得到皇帝的頻繁光顧,而那些年過半百的嬪妃,自然不會受到皇帝的青睞,若說她們意外懷孕的話,一定會增加生育風險,這是皇帝不願看到的。

還有,對比現代先進的醫學條件,古代科技水平低下,年齡稍長的女性生育時肯定要予以慎重考慮,那個時候連剖腹產都沒有,所以萬一出現一屍兩命,皇帝也會覺得痛心,甚至會影響餘生。

這麼看來,年過50不進御,是爲了這部分嬪妃的生命安全着想。

不過,皇權在握的皇帝,他們有時候衝動會大於理智,尤其對於那些受寵的嬪妃而言,他們會不顧及年齡問題,可是,皇帝也不能爲所欲爲,皇帝的禁錮,很大一部分來自封建社會的觀念。對女性年齡不夠友好,也算是封建社會強行套在女性身上的枷鎖。

在古代,後宮妃子過了五十歲就不能侍寢,到底是因爲什麼? 第2張

03

子嗣興旺,開枝散葉

據史料記載,在清朝時期,大概每3年就要舉行一次選秀,每次選秀人數規模超過100人。這些人不是隨便從大街上抓來的,而是有着各自顯赫的家世背景,至少都是貴族出身。這些貴族後代不僅各方面十分優秀,而且自帶光環,她們在進宮後,那些年老的妃子,自然要爲這些手執特權的新人“讓位”。

在“讓位”這件事上,不僅僅是皇帝,皇太后等老一輩皇親國戚,都有很多雙眼睛在盯着這些宮女。如果說皇帝專寵某一個妃子,而這個妃子生育能力又很弱,這就給龍脈延續埋下很多隱患。

明憲宗朱見深娶大自己17歲宮女做貴妃(萬貴妃),年過四十,無一兒半女,雖然朱見深不急,下面的大臣們可急了,內閣成員彭時眼看朱見深如此專寵萬貴妃,而她也錯失了最好的黃金生育期。

他們聯名給皇帝上了一封十分特別的奏摺,大意是:皇帝您妃子衆多,可是到現在卻還沒有兒子,臣想這應該是陛下過於寵愛某一個人所致吧,所以希望陛下能夠將寵愛分給其他的妃子,這是國家大計啊。

爲了不讓類似的例子發生,必須訴諸於宗法,這樣才能讓更年輕、更具有生育優勢的妃子脫穎而出。所以現在能理解什麼叫“雨露均沾”了吧,只有這樣,皇家龍脈才能得以延續,才能開枝散葉。

“讓位”雖然是迫不得已,但這些年老的嬪妃也是心甘情願,否則她們在宮鬥中只有吃虧的份兒。有統計表明,後宮之中除了太后和一些有直系皇子的妃子,其他妃子的年紀基本不會超過35歲。

而像明孝宗,一生鍾愛一人張皇后也算是少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