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荊軻刺秦如果成功了,秦國還能實現統一嗎?

荊軻刺秦如果成功了,秦國還能實現統一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227年,荊軻受到燕太子丹的派遣,攜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嬴政。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事敗被殺,史稱荊軻刺秦事件。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客觀來說,如果荊軻真的成功刺殺了秦始皇,那秦國或許還真就未必能夠統一六國。

雖然就算秦始皇被刺殺,秦國依然還是七國之中最強的一個,甚至可以獨自面對其他六國的圍攻。但秦始皇被刺殺,勢必會導致秦國內部大亂,出現權力斷檔。

如此一來,其他諸侯國就有了更長的喘息時間,未必就一定不能翻盤。

荊軻刺秦如果成功了,秦國還能實現統一嗎?

想要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其實不妨簡單來回顧一下,在荊軻刺秦之前的二十多年裏,當時的中原地區,到底都發生了哪些大事?這樣或許我們就能明白,荊軻刺秦這件事,對歷史到底有多大的影響了。

公元前251年,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去世。對於秦國來說,秦昭襄王無疑是秦國崛起歷史上,最重要的君主之一。正是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秦國重用白起等頂級名將,先後擊敗了楚國、魏國以及趙國等多個國家。

如果說,在秦昭襄王之前,秦國只是戰國諸強之一。那麼在秦昭襄王去世的時候,秦國已經成了戰國七雄當中,當之無愧的霸主。尤其是在那場著名的長平之戰以後,秦國更是成了當之無愧的巨無霸,國力遠超其他諸侯國。

另外,秦昭襄王在位期間,還任命李冰修造了都江堰。都江堰建造完成了之後,原本貧瘠的四川地區,一下子就成了所謂的天府之國,秦國的國力瞬間又提升了一大截。

所以後世也有很多史學家認爲,如果秦昭襄王能夠多撐二十年的話,秦國在秦昭襄王在位期間,就已經能夠統一天下了。

但是,就在秦國剛剛有能力統一天下之前,秦昭襄王便去世了。而隨着秦昭襄王的去世,秦國的統一進程,也被暫時擱置了下來。因爲接下來的十多年裏,秦朝高層出現了一系列的劇烈變動,導致秦國對外擴張的腳步,不得不暫時停滯了下來。

荊軻刺秦如果成功了,秦國還能實現統一嗎? 第2張

首先,秦昭襄王去世之後,他的太子嬴柱即位,史稱‘秦孝文王’。但有意思的是,這位秦孝文王給他爹守孝一年之後,好不容易順利登基。但就在他剛剛登基三天之後,便離奇去世了。而秦孝文王去世之後,接下來即位的,便是他的兒子嬴子楚,後世史稱秦莊襄王。

這位嬴子楚,就是秦始皇的父親。

對於秦始皇的父親,這裏我們得暫時簡單來介紹一下他的故事,要不然我們很難理解,後面秦始皇經歷的那些事情。

嬴子楚在他爹嬴柱的衆多兒子當中,原本是最不受寵的一個。所以後來秦國和趙國關係惡化之後,爲了緩和雙方關係,嬴子楚便被派去了趙國做質子。

照理來說,一個做質子的皇族後人,本來是沒什麼前途纔對。但巧合的是,嬴子楚在趙國期間,遇到了一個叫呂不韋的商人。兩個人遇見之後,呂不韋決定全力支持嬴子楚,還把自己府內的一個歌女送給了嬴子楚。後來嬴子楚還和這個名叫趙姬的歌女,生下了一個孩子,這就是後來的秦始皇。

接下來,呂不韋先去了秦國,進行了大量的疏通。當時還是秦昭襄王在位的時候,子楚他爹還僅僅只是太子。因爲子楚他爹的正妻,一直沒有孩子,呂不韋便利用這個機會,讓這位正妻支持子楚。在這位正妻的支持下,後來嬴子楚順利返回了秦國,並且被立爲了他爹的繼承人。

不過,因爲子楚離開趙國的時候,屬於是偷跑回國,所以逃跑的時候,並沒有來得及帶上趙姬和嬴政這對母子。直到後來秦昭襄王去世,子楚他爹開始守孝,子楚也被立爲太子之後,嬴政才被送回了秦國。

荊軻刺秦如果成功了,秦國還能實現統一嗎? 第3張

而嬴政回到秦國之後,僅僅只過了三年之後,他爹秦莊襄王便同樣去世了。秦莊襄王去世之後,作爲秦莊襄王長子的嬴政,自然名正言順的即位成了新的秦王。只不過,嬴政登基的時候,僅僅只有十三歲而已,根本無法處理朝政。

所以,即位之初的嬴政,其實更像是一個傀儡,大權都掌握在他母親趙姬,以及丞相呂不韋手裏。

從秦昭襄王去世,一直到秦始皇登基,這期間雖然發生了很多事情,但其實僅僅只過了四年的時間而已。短短四年之內,秦國就先後換了四位秦王,這對於秦朝高層的穩定性來說,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接下來即位的嬴政,又是一個只有十三歲的少年,難免會出現主少國疑的局面。如此一來,這樣的秦國想要維持不衰落,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自然也就談不上繼續擴張了。

而接下來的七年當中,秦國高層發生的事情,則更加離奇。

首先,因爲秦始皇無法處理朝政,大權都掌握在了王太后趙姬,以及宰相呂不韋手裏。呂不韋是支持秦始皇他爹上位的重要推手,所以秦始皇他爹在位的時候,直接就把呂不韋提升成了宰相。

但問題是,趙姬和呂不韋這兩個人,當年關係是很複雜的。最開始的時候,趙姬原本就是呂不韋府上的歌女,甚至可以說是小妾。如今兩人身居高位,又掌握了大權,舊情復燃也就成了難免的事情。

但更諷刺的是,後來隨着嬴政逐漸長大,呂不韋擔心兩人的事情敗露,所以就想切斷這種關係。但是呂不韋又害怕,貿然切斷會惹惱了趙姬,所以後來呂不韋乾脆送了一個名叫嫪毐的假宦官入宮,去侍奉趙姬。

這個嫪毐入宮之後,趙姬果然不再糾纏呂不韋。反倒是嫪毐這個人,在趙姬的提拔下,逐漸掌握大權,甚至還被封了侯。更諷刺的是,後來趙姬還給嫪毐生下了兩個孩子。

荊軻刺秦如果成功了,秦國還能實現統一嗎? 第4張

堂堂王太后,給一個宦官生孩子,這種醜事自然不可能徹底遮掩起來。所以後來,秦始皇也漸漸得知了此事。此時的秦始皇,已經逐漸長大,到了即將正式親政的時候。

因爲擔心秦始皇親政之後,會直接清算自己,所以嫪毐後來決定鋌而走險,想要發動政變幹掉秦始皇,立自己和趙姬的兒子做秦王。但結果,最終還是秦始皇技高一籌,在政變當中成功反殺了嫪毐。而這場政變,後世便史稱蘄年宮之變。

從秦昭襄王去世,一直到蘄年宮之變,這期間總計十三年的時間。在這十三年當中,這期間秦國基本沒怎麼對外擴張。而且在秦始皇剛剛登基的那一年,韓國爲了削弱秦國的國力,還給秦國送來了一個名叫鄭國的水利人才。在他的建議下,秦國開鑿了鄭國渠。

這條鄭國渠,建成之後雖然確實給秦國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建造這條鄭國渠,確實對秦國造成了巨大的負擔。爲了建造這條鄭國渠,秦國已經調動了國內的大量民力。再加上這十三年裏,秦國高層一直動盪不安,自然不可能再對外擴張了。

直到蘄年宮之變結束以後,隨着秦始皇幹掉了嫪毐,並且在一年之後,驅逐了呂不韋,重用李斯、尉繚以及王翦等人,秦國的戰爭機器,才重新啓動了起來。

呂不韋被驅逐,標誌着秦始皇徹底掌權。這一年是公元前237年,距離荊軻刺秦,還有十年的時間。

從秦昭襄王去世,一直到秦始皇掌權,這十多年時間裏,秦國基本上是沒能力對外擴張。就算有幾次對外擴張,基本上也都是以失敗告終。那麼在這十多年時間裏,其他六個強國,到底又在幹嘛呢?

簡單來說,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裏,其他幾個諸侯國,基本上都在儘量恢復國力。有的國家甚至還出現了短暫中興的局面。

首先是長平之戰當中戰敗的趙國。長平之戰當中,趙國被秦國坑殺了幾十萬士兵,國內的青壯年幾乎減員了一半,國力瞬間就跌落了下去。但是長平之戰以後,因爲秦國的內部矛盾,錯失了直接滅掉趙國的機會,所以趙國得以延續了下來。

荊軻刺秦如果成功了,秦國還能實現統一嗎? 第5張

而隨着秦昭襄王去世,趙國迅速抓住機會,開始盡力恢復。首先,趙國搬出了老將廉頗,全權負責國家軍務。廉頗領兵之後,首先挑趙國周圍最弱的燕國打,後來甚至還一口氣圍了燕國的都城,逼迫燕國割讓了大量的土地。此戰後不久,趙國又向魏國方向進兵,奪取了魏國的繁陽。

與此同時,駐守在趙國北線的李牧,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裏,一直牢牢守住趙國北線,沒有讓北方的匈奴南下襲擾趙國半步。十年之後,等到趙國國力有所恢復,李牧也在北方邊境集結出大量軍隊之後,一舉出擊,全殲匈奴十多萬主力。

此戰之後,匈奴基本上被暫時打殘,接下來的二十多年時間裏,都沒敢再次南下。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才稍稍恢復一些力量,再次襲擾中原邊境。

經過十年的修養之後,趙國已經恢復了不少國力。雖然還比不上長平之戰以前的鼎盛時期,但國力也不容小覷了。此後,廉頗因爲趙國內鬥的問題,不得不出走趙國,此後趙國的軍權由龐煖掌控。龐煖雖然沒有廉頗和李牧名氣那麼大,但也是難得的名將。

後來,在龐煖的統領下,趙國曾聯合韓、魏、燕、楚四國,集結了五十萬大軍,趁着秦國高層混亂的機會,進攻秦國。後來秦國反擊的時候,趙國還幹掉了秦國的大將蒙驁。後來秦朝那位抵禦匈奴的大將蒙恬,就是蒙驁的孫子。

總之,在秦國混亂的這十多年裏,趙國恢復了不少國力,出現了短暫中興的局面。但可惜的是,就在秦始皇剛剛掌權後不久,趙國這邊就換上了趙遷做趙王。這位趙王遷能力特別差,而且還中了秦國的離間計,最後把趙國好不容易攢出來的機會,徹底浪費了。

荊軻刺秦如果成功了,秦國還能實現統一嗎? 第6張

接下來是燕國,燕國在這十多年裏,基本上處於持續衰落的狀態。這倒不是燕國不想壯大,而是因爲燕國自身太弱。唯一一個燕國能對付的鄰居,就只有趙國一家。但趙國當時又擁有多位名將,燕國根本就打不過。

所以,在這十幾年當中,就出現了很奇怪的現象,每次燕國想要趁機向趙國方向擴張,結果往往是被趙國反推。而趙國被秦國打敗之後,卻依然會反過來進攻燕國彌補國力。

至於魏國和韓國,情況其實也差不多。韓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一個,早在秦昭襄王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去朝拜秦國了。所以在這十多年裏,韓國基本上沒有任何擴張的能力。周圍的幾個鄰居,基本上是一個也打不過,能保住自己不滅亡就不錯了。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國纔想出幫秦國修造鄭國渠這條計策。鄭國渠的修造,雖然會導致秦國國力大增,但卻可以讓秦國暫時無力擴張,爲韓國多延續幾年國祚。這種利人不利己的策略,已經是韓國能做到的極致了。

而三晉之中原本最強大的魏國,情況也不太好。魏國雖然在戰國初期時比較強,但吃了這麼多年老本之後,一直再也沒出什麼厲害的人才。而在這十年當中,魏國因爲內鬥問題,又罷免了唯一一個有能力的信陵君。

信陵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在秦始皇他爹在位的時候,曾經有過竊符救趙的壯舉,最後直接導致五國聯合攻秦,也就是之前提到過的趙國龐煖統領的那次。可惜對於這樣的信陵君,魏國卻不能重用,反倒將其罷免。所以魏國在這段時間裏,基本上也沒什麼作爲。

而南方的楚國,國內情況同樣比較複雜。簡單來說,在這十多年裏,楚王一度重用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爲令尹,全力恢復楚國的國力。這期間楚國確實也恢復了不少,逐漸從當年秦昭襄王時代的打擊當中,恢復了過來。

荊軻刺秦如果成功了,秦國還能實現統一嗎? 第7張

但可惜的是,就在秦始皇親政的同時,楚國發生了政變,導致春申君被自己的門客所殺。而春申君死後,楚國高層又開始混亂了起來。之前好不容易恢復的一點國力,也開始被再次折騰乾淨了。

至於最東面的齊國,情況則最爲特殊。在距離這時四十多年以前,齊國因爲一系列操作失誤,曾經被六國圍攻,最後更是差點被燕國的樂毅打到亡國。後來雖然靠着田單以及將領的努力,逐漸收回了失地,但此戰之後,齊國就徹底被打怕了,再也不敢參與到七國爭霸的遊戲當中。

再加上齊國地處東方,和秦國沒有接壤。後來秦國實行遠交近攻的戰略之後,齊國也懶得再和其他諸侯國交戰。所以自從齊國復國之後,齊國和其他諸侯國基本沒怎麼打過仗。在秦國相對混亂的這十多年時間裏,齊國也是如此。

以上這些,基本上就是其他六國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裏,全部的表現了。從這些表現當中,我們不難看出,在這十多年裏,六國其實也想過恢復國力,而且也有一些成果。但這些成果,相對來說,其實比較有限,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而隨着秦始皇正式掌權,接下來,就是秦始皇掃平六國的歷史了。

在收拾了呂不韋一年多以後,恰逢趙國和燕國再次開戰,秦始皇便以幫助燕國爲藉口,主動對趙國開戰。在接下來的交戰當中,趙國被再次打殘,而且奪取了大量的地盤。再加上趙國內部有奸臣從中作梗,導致趙國的李牧等人,都得不到重用。之前趙國好不容易恢復的家底,又再次被逐漸打光了。

這場打壓趙國的戰爭,前後持續了近五年的時間,最終導致趙國再次徹底衰落了下去。而趙國衰落之後,秦國又趁勢進逼魏國和韓國,導致魏國和韓國不得不再次割讓土地。一年之後,秦國一個叫內史騰的官員,趁勢出兵,直接滅了最弱小的韓國。

荊軻刺秦如果成功了,秦國還能實現統一嗎? 第8張

滅了趙國之後,接下來秦國繼續持續進攻趙國,又過了兩年之後,趙國全境被徹底平定。而隨着趙國被徹底平定,燕國開始和秦國有了大面積的接壤範圍,同時也成了秦國的下一個進攻對象。

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燕國的太子,派了一個叫荊軻的刺客,前去刺殺秦始皇,想要通過刺殺秦始皇的方式,阻擋燕國被滅的命運。

對於荊軻刺秦這個故事,中國人基本上是耳熟能詳,所以我們也就不再多加介紹。簡單來說,燕國太子派荊軻去刺殺秦始皇之後,秦始皇沒死,繼而勃然大怒,然後很快就派兵徹底滅了燕國。

不過,說到這裏,我們倒是不妨假設一下:如果荊軻當時成功了的話,結局到底會如何呢?

首先,荊軻刺秦事件發生的這一年,秦始皇33歲。如果秦始皇被刺身亡,那接下來即位的,肯定是秦始皇的長子扶蘇。史書上並沒有記載扶蘇的確切生年,但據後世史學家考證,扶蘇應該是出生於蘄年宮之變發生的一兩年之內。

也就是說,荊軻刺秦發生的時候,扶蘇應該是十歲到十五歲之間。

這樣的扶蘇,一旦即位,顯然又是主少國疑的局面。而此時掌權的李斯、王翦以及尉繚等人,會不會趁此機會掌握大權,或者逐漸開始內鬥,實在不好說。

不過,不管秦國高層是否會陷入混亂,只要出現主少國疑的局面,接下來秦國就算能夠以復仇的名義在,暫時滅掉燕國,肯定短時間內也無力再向外擴張,只能繼續等到扶蘇成年之後,才能繼續擴張。

至於說由扶蘇以外的人繼承王位,這點基本不可能。在秦始皇所有的兒子當中,扶蘇年齡最大,同時也最受秦始皇重視。至於秦始皇的兄弟,唯一一個兄弟成蟜,之前還叛逃去了趙國,自然也不可能爭王位。而秦始皇那些叔叔輩的親戚,以及其他堂兄弟和扶蘇競爭王位的可能,自然就更小了。

如此一來,齊國、楚國以及魏國這三國,就再次迎來了一段喘息的時間。隨着國家數量再次減少,接下來楚國和魏國會不會徹底聯手,共同針對秦國,恐怕就不好說了。

更重要的是,一旦秦國出現問題,那燕國和趙國的舊貴族,會不會趁此機會再次復國,也是很難說的事情。

以上所說的這些,還都只是外部存在的問題。至於說秦國內部存在的問題,其實一樣很多。

荊軻刺秦如果成功了,秦國還能實現統一嗎? 第9張

除了秦國高層可能會陷入內鬥之外,更重要的是,此時的秦國,距離當年商鞅變法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上百年的時間,國內的土地兼併現象,已經開始逐漸出現。按照古代封建王朝週期律判斷,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在經過百年的發展,逐漸達到鼎盛之後,接下來都會因爲土地兼併問題,而逐漸走向衰落,隨之出現各種問題。

而當時的秦國,之所以能夠掩蓋這個問題,主要是對外戰爭轉移了內部的矛盾。因爲秦國一直在擴張,一直有新的土地被佔領,可以被當做獎品分給大家,所以這個問題並不凸顯。但是如果秦始皇被刺殺,秦國的擴張腳步再次受阻,甚至地盤有所減小,土地兼併的問題,就會迅速暴露出來。

總之,如果秦始皇真的被荊軻成功刺殺的話,接下來秦國一定會出現主少國疑的局面,這點基本上是毋庸置疑的。而一旦秦國出現主少國疑的局面,接下來秦朝高層會不會內鬥,會不會被其他諸侯國趁機反攻,楚國會不會趁機崛起,這些恐怕就不好說了。

所以,毫無疑問,一旦秦始皇真的被成功刺殺,秦朝統一天下的腳步,一定會被阻擋。至於說秦國最後還能不能統一天下,這個恐怕就不好說了。既要看秦朝高層會不會就此開始內亂,也要看楚國和齊國,會不會趁機崛起,最後擊敗秦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