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李景隆坑死建文帝之後投降朱棣,最後什麼下場?

李景隆坑死建文帝之後投降朱棣,最後什麼下場?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景隆這個人不簡單,他讓朱元璋看走了眼,本是朱元璋爲了孫子建文帝朱允炆培養的武將班底成員,最後坑死了建文帝,後來又投降朱棣,最後什麼下場?

紙上談兵講軍事理論無敵的李景隆都把朱元璋矇住了

李景隆是明朝開國名將曹國公李文忠之子,而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二姐朱佛女與二姐夫李貞之子,也就是朱元璋的親外甥。

朱元璋幼年時家貧,他險些被餓死,幸虧二姐夫李貞經常給他飯吃,朱元璋纔沒有被餓死,後來朱元璋發達了,而李貞反而因戰亂和饑荒無所依靠,不得已之下李貞帶着年幼的兒子李文忠投靠了小舅子朱元璋。

而朱元璋感念二姐夫李貞當初接濟之恩,因此對二姐夫李貞極好,還將外甥李文忠收爲養子,並且一度改名爲朱文忠。此後李文忠一直在朱元璋身邊跟隨他南征北戰,爲大明開國立下了赫赫戰功,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就封李文忠爲曹國公。

因此李景隆按血緣輩分來算,他屬於是朱元璋的外孫子,與建文帝朱允炆也算是表兄弟關係。

李景隆坑死建文帝之後投降朱棣,最後什麼下場?

李文忠本身就是身經百戰的名將,加之他父親李貞對朱元璋有恩,他本人還與朱元璋是甥舅關係,因此他的家族在明朝極受朱元璋的厚待和器重。

作爲名將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自出生時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薰陶,李文忠給予了李景隆很優質的教育資源,而李景隆在幼年時就展現出過人的才華,他與父親李文忠一樣癡於兵法和軍事。

李景隆自幼就身材高大魁偉,長相還頗爲帥氣,而且還熟讀兵法,講起軍事理論來是頭頭是道,連他老爹李文忠都說不過他,因此朱元璋見過李景隆之後,一直對李文忠誇獎李景隆極爲不凡,將來可爲國之棟樑。

這也難怪朱元璋如此看重李景隆,主要是他當時確實很耀眼,長大高大威猛帥氣,講起軍事理論來頭頭是道,把朱元璋都說得心服口服。

但是李景隆的老爹李文忠卻不這麼認爲,李文忠始終認爲李景隆沒有經過基層歷練和實際帶兵,他未必能做得很好,因此他一直在朱元璋面前稱李景隆虛有其表而已,不過朱元璋卻認爲這是外甥李文忠的謙虛之言。

其實想一想朱元璋作爲農民起義軍的領袖出身,他的文化水平並不高,而李文忠自幼也出身於農民家庭,也沒讀過多少兵書,當然,後來朱元璋收養李文忠之後曾給他請了不少名師教育,但是也不及李景隆自幼就有條件受名師指點和教育,而朱元璋和李文忠的帶兵經驗都是從實戰中摸索出來的,所以真在紙上談兵,講起軍事理論來,他們倆肯定不如李景隆。

後來李文忠在洪武朝中後期病逝,李景隆就繼承了李文忠的曹國公爵位,李文忠去世後沒有人再約束李景隆了,而朱元璋還格外賞識器重李景隆,因此李景隆就在這時期獲得了重用。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的長子懿文太子朱標去世,年僅38歲。朱元璋後來冊立了朱標的長子朱允炆爲皇太孫,希望將來由朱允炆繼承皇位。

由於朱元璋在朱標去世後決意立孫子朱允炆爲繼承人,他之前爲朱標培育的武將班底名將藍玉就成了讓他十分擔心的人,藍玉是明朝開國名將,生性桀驁不馴,立下大功之後就開始居功自傲,連朱元璋都敢頂撞。但是由於朱標嫡妻是藍玉的親外甥女,加之朱標爲人寬厚仁義,藍玉唯獨對朱標極爲信服。

因此朱元璋認爲朱標可以駕馭藍玉,而藍玉也成了朱元璋留給朱標接班的武將班底,可是隨着朱標英年早逝,藍玉又居功自傲,所以朱元璋認爲孫子朱允炆駕馭不了藍玉,於是朱元璋炮製了“藍玉案”,將藍玉剝皮實草並誅滅三族。

藍玉被殺之後,朱元璋還需要給孫子朱允炆再培育一套文臣武將班底,因此朱元璋選中了李景隆,在文臣方面朱元璋爲朱允炆選擇了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文臣,在武將方面則選擇了李景隆。

此後朱元璋刻意讓朱允炆與李景隆多交往,培養感情和拉攏關係,由於朱元璋給朱允炆奠定了基調,因此朱允炆和李景隆關係日益親密,朱允炆也十分信得過李景隆,視其爲心腹。

但是朱元璋在死後絕不會想到李景隆最後會把朱允炆坑得那麼慘,如果朱元璋要在死後知道李景隆最後坑死了朱允炆,他的棺材板還能不能按得住。

李景隆最後坑死朱允炆,反而投降了朱棣,還被封爲靖難第一功臣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按部就班繼位,是爲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之後深感各地藩王皇叔們手握藩王護衛兵權,對皇權威脅很大,因此他就想削藩,朱允炆的想法得到了齊泰和黃子澄的支持,有了這兩名重臣的支持,更堅定了朱允炆想削藩的想法。

朱允炆最初想拿四叔燕王朱棣開刀,但是由於朱棣實力強盛,因此朱允炆就先拿了五叔周王朱橚開刀。

李景隆坑死建文帝之後投降朱棣,最後什麼下場? 第2張

朱允炆就派了李景隆率軍去捉拿朱橚,他爲了不打草驚蛇,故意讓李景隆率領軍隊暗中潛入朱橚的封地開封府,突然再命士兵將周王府團團圍住,於是朱橚只得束手就擒被李景隆捉到了南京交由朱允炆處理。

李景隆很順利地抓捕了朱橚,這件事辦得還很不錯,這讓朱允炆更加器重和賞識李景隆了,認爲他辦事很牢靠。

朱允炆的殘酷削藩,也激起了朱棣的不滿,於是朱棣在封地北京起兵反抗,並打出了“清君側,靖國難”的口號,發動了靖難之役。

其實在最開始朱棣起兵時,朱允炆並不擔心,畢竟他對陣朱棣是以全國敵一隅,勝率很高,所以朱允炆派遣了開國老將長興侯耿炳文爲大將軍率軍去平定朱棣。

耿炳文是當時爲數不多還健在的明朝開國老將,但是耿炳文這個人在之前一直作爲明朝開國名將諸如徐達、常遇春、藍玉等人的偏將出徵,他不善於主動進攻,更善於打防守反擊,而現在朱允炆給了耿炳文十三萬大軍,對外號稱三十萬,讓他主動出擊,實際上發揮不出耿炳文的善守不善攻的優勢。

朱棣是明朝初期的十三大塞王之一,他早年也曾跟隨朱元璋多次北伐蒙古,也是一個驍勇善戰之人,況且他起事之初鋒芒畢露,因此耿炳文率軍到達河北之後,與朱棣第一戰就戰敗了,在真定之戰中,耿炳文的先鋒部隊三萬餘人全部被朱棣殲滅。

但是這三萬餘人沒有觸動耿炳文部隊的根本,耿炳文認爲朱棣取得真定之戰首勝,正是士氣充沛之時,因此他率十萬主力部隊退守真定,他打算堅守真定,然後與朱棣打持久消耗戰,同時耿炳文還準備趁朱棣老巢北京空虛之際,尋機奇襲北京。

耿炳文這套戰術是很老成持重的戰術,如果真打消耗戰的話,朱棣以一隅敵全國,根本和朱允炆消耗不起,但是朱允炆在南京得知耿炳文首戰失敗的消息後,他很擔憂,他認爲耿炳文年紀老邁不堪重用了,於是召集齊泰和黃子澄商議對策。

齊泰和黃子澄都是書生之流,在軍事上毫無見解,他們也都贊同朱允炆的想法,認爲耿炳文年紀老邁不堪重用,於是黃子澄向朱允炆建議不如用年輕還有能力,深受太祖高皇帝器重賞識的李景隆爲主帥替換耿炳文。

當時朱允炆急於平定朱棣,他想拿朱棣當反面教材殺雞儆猴來警告其他藩王叔叔們,因此朱允炆就想到了爺爺朱元璋給自己留下的青年帥才李景隆,他認爲李景隆年富力強肯定比耿炳文能更快平定朱棣。

於是朱允炆冊封李景隆爲大將軍,他將全部家當五十萬大軍全部交給李景隆統率,他還特意效仿戰國時期燕昭王拜樂毅爲帥時行的捧轂推輪之禮來送李景隆出征,還特賜李景隆臨陣之際權宜行事的權力,可以說朱允炆拜將之禮不可謂不隆重,只可惜他終究是錯付了。

用李景隆替換耿炳文就好像當年戰國時期的趙王用紙上談兵的趙括替換了老將廉頗一樣,最終紙上談兵的趙括戰死沙場,秦國的殺神白起坑殺了四十萬趙國降兵,而同樣擅長紙上談兵的李景隆也徹底把朱允炆的家底全部打沒了。

據《明太宗實錄》記載(朱棣最初廟號爲明太宗,後被改爲明成祖),當朱棣聽說朱允炆用李景隆替換了耿炳文之後,朱棣十分高興,還爲此擺酒宴慶賀。

上語諸將曰:“李九江(李景隆字九江),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況未嘗習兵,見戰陣而輒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矣。漢高祖大度知人,善任使,英雄爲用,不過能將十萬,九江何等才而能將五十萬?趙括之敗可待矣。”

上笑曰:“兵法有五敗,景隆皆蹈之。爲將政令不脩,紀律不整,上下異心,死生離志,一也;今北地早寒,南卒裘褐不足,披冒霜雪,手足皸瘃,甚者墮指,又士無贏糧,馬無宿槁,二也;不量險易,深入趨利,三也;貪而不治,智信不足,氣盈而愎,仁勇俱無,威令不行,三軍易撓,四也;部曲喧譁,金鼓無節,好諛喜佞,專任小人,五也。九江五敗悉備,保無能爲。”

——《明太宗實錄》

朱棣這意思就是直接把李景隆當成了紙上談兵的趙括,朱棣特意在宴席上告訴自己手下的將領,李景隆爲人驕傲自負,缺少謀斷,還不能虛心接納別人的意見,是個色厲內荏的草包,漢高祖劉邦知人善用,但也不過只統兵十萬,李景隆何德何能與漢高祖相提並論,現在朱允炆把五十萬大軍交給李景隆統率,那必定會重蹈趙括覆轍。

所以朱棣根本沒拿李景隆當回事,聽聞李景隆率軍來到河北之後,反而帶領精銳部隊去馳援永平(現今河北盧龍),還順道又率軍去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王朱權的封地大寧(現今內蒙古寧城縣),他想哄騙朱權加入自己,並交出朵顏三衛的兵權。

因此朱棣就沒拿李景隆當對手看,他率領北京的精銳部隊離去之後,將北京城交給長子朱高熾鎮守,但卻只給朱高熾留了一萬多的老弱殘兵守城。

李景隆後來率領大軍打算奇襲北京,朱高熾手下兵少,根本不敢應戰,因此朱高熾關閉北京九門據守,李景隆就派兵圍攻九門,當時指揮使瞿能幾乎就快攻破張掖門,只需要李景隆協調後援軍隊配合瞿能即可攻入北京。

可是李景隆卻有私心,他害怕瞿能攻入北京搶了自己的頭功,同時他也通過這次事情看出了北京城破在即,因此他沒着急攻入北京,反而鳴金收兵,想等明天自己搶下攻入北京的頭功。

結果當時天氣寒冷,朱高熾連夜命令士兵將冷水潑灑到城牆上,第二天冷水上凍,把北京的城牆凍成了冰牆,十分光滑不易攀爬,也更加增添了攻城的難度。

第二天李景隆起來一看就蒙了,他滿以爲這天可以攻破北京,自己奪得平定朱棣的頭功,現在卻面對一座冰城,攻城都無從下手,李景隆沒辦法只得派軍隊把北京城團團圍困起來。

後來朱棣率軍回師北京,朱高熾又派人從城內殺出,兩廂夾擊,李景隆就被前後夾擊了,朱棣的大將張玉連破李景隆七座營寨,最終李景隆被朱棣殺得丟盔卸甲落荒而逃。

李景隆初戰失敗的消息傳回南京,朱允炆卻不認爲這是李景隆的錯,反而認爲是李景隆年紀太輕威望不足,以至於用兵不順,於是朱允炆特賜予李景隆臨陣專斷,假節鉞的大權,也就是戰場上的一切事務決斷都由李景隆做主,還有了假節鉞的權力,這充分說明了朱允炆對李景隆的信任和重視。

之後李景隆又組織軍隊繼續攻打朱棣,但是此後李景隆屢戰屢敗,被朱棣按在地上各種摩擦,朱允炆的五十萬大軍家底也很快被李景隆打沒了,不過別看李景隆屢戰屢敗,他倒是個長腿將軍,非常善於逃跑,每當關鍵時刻他總能毫髮無傷的逃跑,朱棣多次想抓他都沒抓到。

李景隆坑死建文帝之後投降朱棣,最後什麼下場? 第3張

後來朱允炆也明白了李景隆根本就不是朱棣的對手,他不得不下旨把李景隆召回南京城,將前線事務交由盛庸和鐵鉉負責,結果李景隆一走,盛庸和鐵鉉反而對陣朱棣打了不少勝仗。

不過朱允炆召回李景隆太晚了,他的家底基本都被李景隆打光了,雖然盛庸和鐵鉉能小勝朱棣,但是已經根本扭轉不了局勢了,朱允炆和朱棣之間的攻守形勢也瞬間逆轉,此時改爲了朱棣準備攻克南京了。

李景隆被召回南京之後,朝廷重臣都認爲李景隆是故意打敗仗,有私通朱棣之嫌疑,於是奏請朱允炆斬殺李景隆以謝天下,就連當初推薦李景隆的黃子澄此刻都一再請求朱允炆將李景隆斬殺。

不過朱允炆卻非常信任李景隆,堅決將他一力迴護到底,任憑朝臣如何請殺李景隆,朱允炆都不予理睬。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朱允炆還繼續對李景隆委以重任,把南京城的城防重任交給了他。

後來朱棣的軍隊勢如破竹兵臨南京城下,別看李景隆打仗不行,他觀察局勢倒是很敏銳,要不他能每次在關鍵時刻逃跑。他看出了朱允炆要完蛋了,朱棣成功大勢已定。因此他和朱元璋第十九子谷王朱橞打開了南京金川門,向朱棣投降,史稱“金川門之變”。

隨即朱棣的軍隊順利進入南京城,朱允炆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點火自焚,但是由於始終沒找到朱允炆的屍體,因此朱允炆究竟是已經自焚而死還是藉着火勢逃跑了就成了千古謎團,而尋找大侄子朱允炆也成了朱棣登基之後的一塊心病。

朱棣登基之後對跟隨他發動靖難之役的功臣都給予了冊封,但是在朱棣大封靖難之役功臣時,卻讓燕王的舊將都很不服,那就是朱棣以“默相事機之功”冊封了李景隆爲靖難之役第一功臣,位列百官之首,朱棣這一舉動不知道是諷刺李景隆呢,還是李景隆真的和他之間有何貓膩,上演了一出大明無間道的戲碼。

其實想一想朱棣也確實應該感謝李景隆,畢竟當他處於劣勢之時,是李景隆挺身而出用自身“高超”的軍事才能幫助對手朱棣扭轉了戰場局勢。

李景隆最後的結局也能看出他很可能是真草包,並非故意敗給朱棣

雖然朱棣登基之後李景隆享受到了百官之首的待遇,但是其實他並不安穩,由於他爲人刻薄善妒,人際關係很差,尤其是換了主子之後,朱棣可不像朱允炆那麼好糊弄,還能無比的信任他。

因此很快李景隆就受到朝臣彈劾,永樂二年(1404年)周王朱橚、刑部尚書鄭賜、成國公朱能等重臣彈劾李景隆圖謀不軌,有叛逆之心,朱棣最開始還故意展現寬仁,只是罷了李景隆的官職,不與他再見面,讓他以曹國公爵位賦閒在家。

後來禮部尚書周至剛又彈劾李景隆居家之時儼然以皇帝自居,接受家人跪拜如行君臣大禮,這是典型的圖謀不軌,於是朱棣就藉着這個機會直接將李景隆削除爵位並抄沒家產,終身囚禁起來,連同李景隆的家人以及兩個弟弟李增枝和李芳英一同囚禁起來。

李景隆被囚禁之後大喊冤枉,他爲了向朱棣明志,曾經想在囚禁之所以絕食的行爲證明自己的清白,結果自幼錦衣玉食的李景隆僅餓了一天多就受不了了,然後大吃大喝起來,此後李景隆及其家族就被朱棣廢爲庶人,史書也失去了他的記載,據野史記載李景隆大概在永樂中後期纔在囚禁之所去世。

所以就看歷史上李景隆的結局就能看出來他根本不可能在之前與朱棣有貓膩上演無間道的戲碼,如果李景隆真的早就暗中勾結朱棣,那麼朱棣登基之後不會這麼收拾他,朱棣在登基之後收拾之前曾在靖難之役對陣過自己的朱允炆方面的武將,都是外寬內忌的將他們弄死了。

李景隆坑死建文帝之後投降朱棣,最後什麼下場? 第4張

老將耿炳文後來也是被朱棣的心腹大臣刑部尚書鄭賜和左副都御史陳瑛彈劾僭越之罪,耿炳文比較有骨氣,他知道這是朱棣對自己的報復,於是他不想受辱,就自盡而亡了。

還有多次擊敗朱棣的盛庸在投降之後,也被左副都御史陳瑛彈劾圖謀不軌被逼自盡。以及朱元璋養子平安也曾在靖難之役時多次擊敗朱棣,投降之後也被朱棣的一些心腹大臣彈劾圖謀不軌,被逼自盡。

相比於耿炳文、盛庸、平安這些人,李景隆只是比他們沒勇氣自盡而已,所以李景隆的結局就如同朱棣對待其他建文帝手下降將一樣,扣罪名把他們整掉,如果李景隆早就暗通朱棣的話,不至於會落得如此下場。

因此李景隆就是一個繡花枕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他和後來的“大明戰神”明英宗朱祁鎮差不多,朱祁鎮千里送人頭,被蒙古瓦剌部活捉,而李景隆則是順利幫助對手朱棣扭轉戰局,他和朱祁鎮絕對堪稱大明兩大“戰神”,不過人家朱祁鎮打敗了,有重臣于謙給他兜底,李景隆卻是讓無比信任自己的朱允炆給自己兜了底,整得朱允炆去哪成了後世學者研究的問題。

李景隆就好像一個歷史上的笑話人物,朱棣封他爲靖難之役第一功臣其實是對他莫大的嘲諷,他卻不以爲恥反以爲榮,還在人前炫耀,最終導致被朝廷羣臣羣起而攻之。

朱棣曾把李景隆比喻成紙上談兵的趙括,其實李景隆比起趙括還不堪,要知道趙括雖然紙上談兵,但他最後還是戰死沙場了,而李景隆卻是個長腿將軍,關鍵時刻總能逃跑掉,而且到最後他都沒勇氣用自盡的方式來向朱棣證明自己沒有謀逆,所以同樣是紙上談兵,李景隆比之趙括還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