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古代御醫醫術那麼厲害 御醫爲何大多數病症都治不好

古代御醫醫術那麼厲害 御醫爲何大多數病症都治不好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御醫的醫術非常高超,爲什麼宮廷裏的病症多數治不好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一些宮鬥劇中,常常離不開一個場景,買通某位御醫要了某人的命。

其實,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種可能性幾乎爲零。後宮是什麼地方,這些御醫們平日裏都是小心翼翼,哪敢隨便下藥。由於,御醫服務的是皇家,醫學水平很是高超,但是,接觸人的身份卻限制了他們的發揮和想象,使得宮廷御醫出名的人不多。

既然是給皇家看病,那待遇應該不差了?

但事實上,御醫的待遇還不如太監。雍正年間的醫士,每個月公費飯銀1兩5錢以及9鬥米。到了光緒年間,醫士依舊是1兩5錢,院判和七品御醫是2兩2錢,院使稍高是3兩。而太監呢?普通太監一個月則是2兩。

別瞧着工資不高,想進太醫院的人可不少,當然還得考試。他們中有民間醫生,還有通曉醫理的文人。後來,成爲清廷御用藥房供貨商的同仁堂,其創始人就在太醫院任職過。不過,是做吏目,薪酬和醫士一樣,使同仁堂服務了清廷188年。

古代御醫醫術那麼厲害 御醫爲何大多數病症都治不好

其實,和現在執業資格考試一樣,那些醫士或者醫生們先得學習,再參加考試。在太醫院的教習廳,一學就是六年。可見,皇家對於自身的健康,不是一般的重視,且對考試成績的要求很是嚴格,基本都是一次性決定的。

不過,大概是受了科舉的影響,這些準醫生們得會寫文章,關於仁者、智者之類的話題,還要求字寫得漂亮。其實,對字有要求,倒也不過分,因爲,醫生是要寫藥方的,至少要寫得工整。

這種培養制度的好處顯而易見,保證“後繼有人”,而且,人才不易流失。再者,每次都是擇優錄取,保證了御醫的整體水平。不過,畢竟是在皇宮屋檐下當差,病人不是皇帝就是其他貴人,稍有差池,那可是掉腦袋的事。

古代御醫醫術那麼厲害 御醫爲何大多數病症都治不好 第2張

來看一個明朝御醫的故事。

戴思恭是一代神醫,後被朱家徵用,他的厲害處就是用藥“立竿見影”。其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藥和西藥相比,見效慢。但也得分病症,很多慢性病,不是需要終身服藥麼。有些只要對症了,也就我對藥了,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比如:“打蟲”。

一次,朱棣患瘕,也就是肚子裏有寄生蟲。於是,朱元璋派戴思恭去瞧瞧,他將之前開的藥方一看,沒什麼問題,怎麼能沒效果呢?隨後,戴思恭問了朱棣一個問題,平日喜歡吃什麼,得到的答案是“生芹菜”,他頓時就明白了。

之後,朱棣服了一劑藥,蟲被打出了,“皆細蝗也”。當然,並非所有的病人都能治癒,這邊朱棣治好了,那邊朱櫚卻病了。雖然,一開始朱櫚被治癒,但很快卻病發了,這一次很嚴重,人直接就沒了。朱元璋大怒,將所有給看過病的醫生都給抓了。

然而,戴思恭一點都不怕,他坦言:朱櫚已經病入膏肓,表面雖好了,可一旦復發,就沒法治了,意思是這種結果是必然的。

後來,戴思恭雖沒事,但朱元璋並沒有輕饒其他醫生。

古代御醫醫術那麼厲害 御醫爲何大多數病症都治不好 第3張

其實,給皇家看病,並不是一個人說了算,而是一個團隊

《明史·職官志》記載的很是詳細,當然,最終目的是爲了避免由於個人誤診而導致不可挽回的過錯。所以,執行“會診”方式,組成人員有院使、御醫和內臣,開完藥方後,還得共同抓藥,共同煎藥,再共同嘗藥,這是爲了避免其中有人使壞。

更重要的是,這些都會記錄在冊。所以,明清後宮的御醫們,很難展示自己的才學,大家都是以“保”爲主,幾乎沒人敢用猛藥。以至於,在這種氛圍中,只會培養出中規中矩的醫生,不會有任何創新。

雖然,醫生這一塊管理很嚴格,但藥庫基本是外包,交給藥商去採辦。不過,藥材的炮製倒是不會假以他人之手的,都是內藥房的醫生自己動手。到了清代,這個藥房的名類多了很多,除了御藥房,還有壽藥房,內、外藥房,連乾清宮都設了藥房。

這些藥房兼具藥材儲備、煎藥和配製等職能。

古代御醫醫術那麼厲害 御醫爲何大多數病症都治不好 第4張

既然,御醫的待遇不如太監,自己幹一輩子也成不了名醫,那麼,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去太醫院?

因爲,只要不出錯,這份工作基本是長期的。再說,御醫也有機會“外派”,皇帝會讓他們給一些重臣瞧病,如《紅樓夢》中的王太醫。而這些大戶人家,怎麼也不會虧待他們。不過,更多的醫者投身於醫學,真的是爲了那份研究。

也許,可能是中國傳統文化之故,解剖學很長一段時間未能在中國發展,名醫王清任只能在夜間通過解剖死囚犯,瞭解人體的生理構造,最終,完成了《醫林改錯》,這是中國首部解剖學著作。之後,在此基礎上,唐宗海著有《中西匯通醫經精義》,這是留給後人的無價之寶。

試想,先人們在那樣的環境中敢於探究,可在今天這麼開放的一個時代,難道不該再有些什麼作爲嗎?

參考資料:

【《明史紀事本末》、《明史·職官志》、《清史稿·職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