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劉禪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蜀漢氣數已盡

劉禪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蜀漢氣數已盡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鄧艾僅憑2000兵馬,就迫使蜀漢後屬劉禪投降了。那麼讓劉禪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其實就是蜀漢氣數已盡,實力弱小而已。

首先,在筆者看來,鄧艾只靠幾千殘兵剩勇就迫使劉禪君臣開門投降,不是這2000人戰鬥力有多可怕,而是因爲蜀漢氣數已盡。在三國後期,蜀漢在綜合實力已經全面落後於曹魏和東吳,特別是在關羽失荊州之後,加上諸葛亮、姜維連續多年的北伐對於蜀漢國力的消耗,促使蜀漢成爲三國中最弱小的一方。等到鄧艾、鍾會等人率兵進攻蜀國時,蜀漢已經沒有了統一天下的能力和願望。

劉禪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蜀漢氣數已盡

同時,對於中國古代歷史來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重要趨勢。對於蜀漢的百姓來說,連年的戰爭自然帶來了沉重的徭役,所以希望早點結束戰爭,形成一個朝代。而蜀漢既然沒有這一實力,面對已經兵臨城下的鄧艾,那就只有順應司馬氏結束三國的趨勢了。並且,對於蜀漢的投降,也是其內部益州本土派勢力意志的體現。在蜀漢建立之初,就分爲荊州集團(原劉備部)、東州集團(原劉璋部)、益州集團(當地原住民)三大勢力。

在劉備和諸葛亮掌權的時候,憑藉着超強的能力,加上關羽、張飛、趙雲、魏延等非益州本土派勢力的存在,還可以壓制益州集團。但是,在劉備、諸葛亮等人相繼去世後,後主劉禪逐漸壓不住這股勢力了。而最後靠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劉禪投降的譙周,就是益州集團的代表。在蜀漢任職時期,譙周一向以反對諸葛亮、姜維的北伐戰略而聞名。對於勢力強大的益州本土派,不希望連年征戰,所以在鄧艾兵臨城下時,就鼓動後主劉禪開門投降,以此保全自己的利益。

最後,劉禪的投降,也是基於成都沒有多少可用之兵的前提上。在鄧艾進軍的過程中,諸葛亮的後人諸葛瞻、諸葛尚相繼戰死,綿竹之戰的失敗震動了蜀漢朝廷上下,諸葛亮家族在蜀漢擁有巨大的影響力,隨着諸葛瞻的戰死,蜀國從上到下抵抗意志崩潰,蜀漢百姓間發生了恐慌。而蜀漢的主力則遠水難解近渴,比如姜維就切斷了後路,最終蜀漢成爲三國中最先被滅亡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