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明武宗究竟是不是昏君?他做了哪些事?

明武宗究竟是不是昏君?他做了哪些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厚照,即明武宗,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后的長子,年號正德。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歷史上,明武宗,也就是正德皇帝被認爲是昏君,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只怕未必。

我們來看看明武宗被稱爲昏君的原因,主要是這麼幾個,第一個是搞出豹房,荒淫無度,第二個是沉迷於玩樂,身在豹房,不理朝政,第三個是任用宦官八虎,比如劉瑾之流;第四個是任用劉彬等武將,第五個是任命自己爲大將軍,滑天下之大稽。

看上去個個都有點道理,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我們一個個來看。

明武宗究竟是不是昏君?他做了哪些事?

明武宗搞出豹房這事,看上去蠻荒淫無道的,但是老實說一句,雖然現在我們講究人人平等,但是封建時代,皇帝修建自己的宮殿,在自己的宮殿和自己的宮女妃子玩樂,說到底都是他自己的事,只要不搞出酒池肉林這種事,或者強搶民女,這基本上都是皇帝的人身自由,許多被認爲明君的皇帝都修建過宮殿,廣納嬪妃,只要不過分,比如像南北朝那些皇帝搶屬下大臣老婆這種事,我們都還可以理解。話說回來,唐太宗殺了兄長納其妃子,也沒人敢說他不是明君。

實際上民間對正德這事還是挺無所謂的,比如正德和李鳳姐的事,一直在民間津津樂道,被認爲是美事一樁。

所以第一條實在談不上昏君。

第二條看上去蠻對,皇帝嘛,不理朝政怎麼算皇帝,你看萬曆不就是不上朝,結果被罵得狗血噴頭嘛,但問題在於,正德並不是不理朝政,他對於奏章都是閱覽批覆,或者由司禮監批覆,你可以說他加強了太監的權力,但是不能說他不理朝政。

實際上很多東西是偷換概念,比如正德常在豹房和出邊疆打仗,所以很多讀書人就說皇帝不理朝政,但是正德人是在豹房,可奏章照樣處理,只是奏章不送皇宮送豹房罷了,其實豹房和清代圓明園避暑山莊是一樣的性質,皇帝去了圓明園和避暑山莊,但是奏章一樣處理,只是辦公地點換了一個罷了。正德人在豹房,不代表他不處理政事。

自然這對於文臣是不爽的,因爲離皇帝遠了,限制也少了,但這本來就是明武宗的目的之一。

第三條,任用宦官,八虎等人,這不需要否認,這在當時確實也是政治不正確,當時文人是極端反對宦官當權的,認爲宦官掌權就是大問題。

明武宗究竟是不是昏君?他做了哪些事? 第2張

但事實是否如此呢?其實宦官當權在古今中外都不是什麼新鮮事,也出了不少名將名臣,去除少了命根子這點,算是殘障人士,其他宦官和普通臣子區別真的不大,有忠心耿耿的,也有貪污腐敗的。而且其實各代對於宦官當權還是比較看得開的,比如漢朝,雖然最後宦官和士人鬧翻天,但是一開始宦官可沒被過度歧視,人家太史公也是宦官一員呢。唐朝更不用說,別說現在一個個說唐朝宦官怎麼怎麼禍國殃民,但是唐朝的文臣對宦官大多數都是畢恭畢敬,想剷除宦官的反而是少數。現在被吹上天優待文臣的宋朝其實對宦官一樣優待,都有宦官封王的。

所以宦官當權真的不是個事,明朝文臣爲啥這麼當回事呢?一方面是宦官是皇帝用來制衡文臣的,當然這也不稀奇,歷代都這樣,另一方面也是最關鍵的一方面,明朝文臣在此時已經完全佔據了主流,尤其是武宗老爸明孝宗時代,明朝文臣已經可以稱得上獨霸了,孝宗晚年想用宦官制衡一下,就被文臣逼回去了。

而武宗居然把宦官拿出來制衡文臣,對於獨霸朝堂的文臣們自然是絕對不滿意了,所以想盡辦法把八虎這些太監搞下臺,至於武宗這樣試圖搞制衡的皇帝,自然也不會給好評價了。

第四條也是基於這點,其實對於皇帝來說,權力制衡是必然的,文臣宦官武將勳貴,誰有獨霸的趨勢就要提拔其他勢力與之制衡,明朝文臣的勢力最大,一開始皇帝提拔勳貴,後來宦官,可是土木堡之變勳貴宦官都受到極大打擊。

等到了成化帝,重新提拔宦官和新勳貴,試圖搞制衡,到了孝宗則又變成了文臣獨霸,(這也是成化弘治父子評價完全不同的關鍵。)

明武宗究竟是不是昏君?他做了哪些事? 第3張

在孝宗時代,文臣甚至可以壓制皇權。

到了武宗自然不能忍受這種局面,他一開始提拔太監作爲制衡文臣的工具,之後又換成武將,這點在武將這塊尤其明顯,假如說劉瑾說是壞人也罷了,江彬做了什麼比如石亨這樣陷害於謙的壞事了嗎?沒有啊,就是一個基本的武將而已,被武宗提拔起來抗衡文臣,然後被文臣記仇,等正德一死就被抓起來凌遲處死。

這就是文武之爭,當然試圖用武將制衡文臣的正德又被抹黑了。

第五個就是任命自己爲大將軍,這看上去很荒誕,問題這一來是皇帝自娛自樂,就像一些皇帝封自己真君,山人一樣,二來實際上就是正德利用這個拔高武將地位的一個做法,你想皇帝親任將軍,對於武人是不是一種鼓勵。當然,這對於文臣來說自然是壞事,所以要批評了。

說到這裏,正德到底是不是昏君大家心裏應該有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