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古代儲才制度是什麼樣的?詳解其特色

古代儲才制度是什麼樣的?詳解其特色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爲了更好地實現中央管理人才的輪換,古代社會除了完善人才選拔制度以外,還產生了一種專門的人才儲存制度。那麼古代儲才制度是什麼樣的?

一、連接封建社會的儲才制度初期

1.早年秦國的儲才制度雛形

中國古代的儲才制度在奴隸制社會就已經出現了。西周時期,在中央人才選拔方面採用的是世卿世祿制度,在宗法制的大框架下,無關能力強弱,直接採用子承父業,所以此時的人才儲備方面等同於空白,這爲後期儲才制度的產生提供了基礎。

東周分爲春秋和戰國兩個大階段,春秋五霸之中的秦國,是最早出現儲才制度的國家,具體原因是和當時秦國的現狀掛鉤的。秦國早年間是周王室負責馬匹的諸侯,在分裂的時候領土大多靠近邊疆,最初國力衰弱,並沒有稱霸的權力。

古代儲才制度是什麼樣的?詳解其特色

而後秦穆公的繼位改變了這種情況,爲了幫助秦國擺脫落後的現狀,他首先兼併吸收了周邊的少數民族勢力,爲今後的大刀闊斧提供施展空間,隨後頒佈了一項重要制度,門下幕賓制度。

這項制度規定:但凡是當時的有識之士,無論出身高低,國籍所屬,身份地位,只要是鬱郁不得志或是對治國理政有自己獨到看法者,都可以前來秦國成爲幕賓,此後便有機會對君王產生自己的意見,一旦採用,便會加以封賞。

能夠明顯推動秦國發展者,可封爵賞地,擁有在秦國生活的權力,這便是古代最早的儲才制度。秦國的幕賓制度一經頒佈,各地胸懷大才但未被任用的能人異士全都前往秦國,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爲主要目標,獲得錢財和賞地爲次要目標。

就這樣在幕賓這種儲才制度的作用下,當時秦國落後的政治現狀不但得到了發展,還爲後代保留了一系列潛在人才。

2.漢代的儲才制度

走進封建社會之後,律令制度等逐漸走向完善,不再是單純的口頭頒佈,而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規定下來。

西漢初年的人才選拔直接採用察舉制,這種制度的弊端明顯,人才推薦途中難免出現徇私舞弊,貪污受賄的現象,真正的人才儲備難以實現。

到了漢武帝時期,伴隨着獨尊儒術的確立,儲才制度也開始有了一定的完善和轉變,首先是“郎官制”,即不再單純通過察舉選才,而是有了地方上的徵辟,由皇帝直接負責,主要對象是當時獨尊儒術背景下熟悉儒家經典的大賢大才。

通過這種方法選取而來的人才大都會算作是國家的人才儲備,後續會根據國家需要直接派遣至中央任職。

比如漢武帝后期,這些人會被直接任命爲五經博士,士大夫,或直接擔任丞相,當然,身居高位的前提是這些人擁有真正的能力和手段。

除了皇帝的徵辟直選,漢朝還有一種文學侍從儲備後參政的方式,這種儲才參政方式之所以出現,是因爲當時的皇帝擔心丞相權力過大會出現專權獨斷的現象,所以建立了內朝和內輔機構來制衡相權。

此類機構下轄的官員主要有大司馬,將軍,尚書,左右曹等等,而這些官員的產生主要來自經常伴隨皇帝左右的文學才智之士,也算是一種變相的儲才制度,這種由皇帝掌握的專屬儲才機構看似是一種輔政機構,其實是當時皇帝平衡相權的手段。

3.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儲才

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繼秦朝統一之後的第一個亂世局面,以魏國爲例,當時所採用的已經是九品中正制選才,將當時的人才按照才能和出身劃分爲九個品階,再根據所在官階的高低擔任不同的地方官員,這種制度一直持續到隋唐科舉制以前。

僅從其劃分依據來看,從根本上就無法實現人才儲備的作用,從出身論品階高低,就註定一些底層出身寒微但擁有才華的人無法進入官僚系統,這種情況到了東晉時期更加惡化,門閥制度的開始代表着官僚系統的壟斷。

與此同時,被士族大家所掌控的,還有當時的人才儲備制度,因爲東晉建立所留下的禍根,導致中國社會出現了皇權與士族權力共治天下的局面,當然也包括對官僚系統的壟斷,東晉時期在官僚任用方面,前五品都是由門閥士族內部來進行推薦。

後四品則是由皇族選取其他人來擔任,這種人才選用方式和先秦時期的世卿世祿制極爲相似,所以在儲才方面基本就是空白。

二、封建社會巔峯時期的儲才制度

1.唐朝時期的人才儲備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走向繁榮和鼎盛的開始,也是人才儲備制度走向巔峯的開始,早在唐朝立國之前,李淵父子就意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所以在起兵反隋之前曾令李世民和李建成外出結交各地的英雄豪傑,促進後來唐朝的統一。

這種未雨綢繆的人才籠絡啓發了李世民,所以在唐朝建立初期,李世民便開始自己的人才儲備,比如在親王府中招納十八學士,這些人都是李世民從士大夫中篩選出來的治國理政方面的尖端人才,爲自己繼位之後的江山穩定打下了基礎。

李世民在登基之後,依然沒有放棄對人才的儲備,專門設置了“弘文館”,精選天下文學之士進入其中,甚至還允許他們上朝入殿,聽取朝政大事並參與議論,這便是李世民時期的人才儲備機構。

後來這種機構也未曾消失,只是在不斷地改革和進步,比如高宗李治和武則天時期的北門學士,不但擁有政治人才的儲備,還會經常從其中抽調一些人入朝擔任三四品的高官,參與朝政的同時分割宰相權力。

唐玄宗時期,出現了修書院,而後在改名爲翰林院之後,逐漸變成了唐朝最重要的儲才基地,根據當時的記載,身居翰林院的一百多位學士之中,有五十三位最終升遷到了宰相。

所以唐朝的翰林院,與其說是人才儲備機構,不如說是丞相培養和高官選用機構,因爲其中所儲備的人才,幾乎所有人都成爲了唐朝政治中的高層官員,參政議政,甚至能夠決策朝政大事。

2.宋朝的重侍從以儲將相

宋朝時期的主要人才儲存機構被稱爲“館職與侍從”所謂管職其實就是指學士,大致包括諸閣學士,三館祕閣以及諸殿學士,當時在科舉考試之後的一些潛在人才便會分批進入這些機構,被當作朝廷的儲備官員。

在這些機構中培養的儲備官員統稱爲侍從,在一定時間的學習之後,都會被委任以三四品的大官,甚至兩府中的宰相都從這些儲備人才中產生。

三、中央集權高度強化下的人才儲備

1.元朝的儲才制度

元朝時期的人才選拔途徑也是呈現出兩種狀態,一爲承襲父蔭而入朝,二是下轄選拔而入朝,當時的人才儲備,就是從後者之中產生,因爲宰相大都出自原蒙古與帝王密切的舊貴族,所以朝中的人才儲備大都由貴族世家掌控。

古代儲才制度是什麼樣的?詳解其特色 第2張

這便是當時的怯薛制度,這是一種家族推薦人才進入官場的典型表現,和皇帝之間是一種從屬關係,所以嚴格意義上講,也是皇帝掌控下的人才儲存。

2.明朝時期的儲才

內閣是明朝時期的一個重要機構,隨着多個學士機構的向內合併,內閣逐漸成爲中央的核心機構,主要負責決策,內輔,在沒有宰相的明朝,內閣就處於丞相的位置,其下轄的翰林院就是典型的人才儲備機構,進入有着嚴格的條件。

單從明朝論,進士之下是沒有進入翰林院資格的,翰林院之中儲備的人才,少數人會成爲朝中核心官員的候選人,其餘大都會成爲內閣大學士參與政治的討論。

3.清朝時期的翰林官

翰林這種人才儲存一直延續到了清朝,並且清朝時期對儲備人才的任用超過了明朝,根據統計,清朝時期的庶出官員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其餘均爲翰林儲蓄人才。

根據當時的官員所說,本朝宰輔,必由翰林官出,也就是說,清朝朝堂之上,能夠涉及政治的重要官員,都來自翰林這個人才儲備機構。

總結

從通篇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儲才機構是一步一步走向完善的,並且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儲才機構中的官員任用比例越來越大,避免了地方選官需要長時間磨合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