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酈食其爲什麼不勸韓信停止進軍,反而寧願被烹殺?

酈食其爲什麼不勸韓信停止進軍,反而寧願被烹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酈食其(?—公元前203年),陳留郡雍丘縣高陽鄉人,秦末楚漢時期儒生,又被稱作“酈生”,在六十多歲時前往投奔西征秦國的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說客。本站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漢四年,酈食其主動請纓,出使齊國

作爲漢王劉邦的重要謀臣,酈食其曾多次爲劉邦獻計,並多次爲劉邦出使敵國,以其三寸不爛之舌逼迫敵人投降。

這一次,酈食其同樣胸有成竹。酈食其跟劉邦說,他一定能不辱使命,使齊國成爲漢的附屬國。

劉邦同意了。

酈食其爲什麼不勸韓信停止進軍,反而寧願被烹殺?

酈食其是一名儒生。

齊國的君主乃田氏,田氏也信奉儒家,齊地也多儒生。

說齊國君主與酈食其有共同語言,絲毫不爲過。

齊國用很高的禮節招待了酈食其,一方面因爲酈食其是學富五車的大儒,另一方面因爲酈食其是漢王劉邦的特使,而劉邦是唯一一個頂得住霸王項羽輪番攻擊的諸侯王,劉邦跟項羽掰手腕長達三年,絲毫不落下風,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讓差點被項羽給滅國的齊國君臣刮目相看

酈食其和齊國君臣談得很好。

酈食其認爲,楚漢相爭,必有一敗一勝,雖然眼下,劉邦對付項羽有些吃勁,但將來勝利的一定是漢王劉邦,如果齊國不趁此時歸順漢王劉邦,將來必將被漢王吞併,到時社稷不保。

齊國君臣認爲有道理,早些歸順漢王劉邦,跟劉邦一起打項羽,還能像其他諸侯王一樣,保住諸侯國,如果晚了,就保不住國了。

酈食其爲什麼不勸韓信停止進軍,反而寧願被烹殺? 第2張

爲了表示歸順的誠意,齊國撤下了北方的防務。

早在酈食其出使齊國之前,齊國北方的趙國已被漢所佔領,漢王劉邦立故常山王張耳爲趙王,拜漢之上將軍韓信爲趙國相國,張耳和韓信則在趙地厲兵秣馬,準備攻打齊國。

爲了防備韓信攻打,齊國便在齊國北方邊境陳兵,準備跟韓信拼個你死我活。

酈食其的出使,爲齊國帶來了和平,反正漢王劉邦要的,不過是別人對他俯首稱臣,如果能兵不血刃,劉邦自然不願意去打,如果投降能保命保富貴,齊國自然也是不願打的。

齊國覺得,自己已經俯首稱臣了,理應撤下北方準備對抗韓信的兵卒。

就在齊國撤下北方防務的當口,韓信率軍偷襲了齊國。

酈食其爲什麼不勸韓信停止進軍,反而寧願被烹殺? 第3張

齊國君臣氣不過,架上油鍋,威脅酈食其,只要酈食其能去勸說韓信退兵,就能讓酈食其活命,如果酈食其不能勸說韓信退兵,就把酈食其下油鍋。

生死抉擇。

酈食其選擇死。

酈食其爲什麼要選擇死呢?

因爲酈食其明白,齊地,劉邦和韓信都志在必得,韓信一旦發兵,別說是他酈食其,就算是漢王劉邦,也未必能制止得了,對於沒把握的事情,酈食其當然絕得沒必要去做,不管他酈食其勸不勸韓信,齊國都必將滅亡,齊國人必須接受滅亡的命運,一如他酈食其必須接受下油鍋的命運。

參考資料:《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史記·田憺列傳》、《史記·淮陰侯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