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要把徐州送給劉備,陶謙這麼做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

要把徐州送給劉備,陶謙這麼做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要把徐州送給劉備陶謙這麼做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三國演義》中有三讓徐州的故事,說的是徐州牧(刺史)陶謙臨終前,沒有把徐州這塊地盤讓兩個兒子繼承,而是送給了劉備。

這段故事源於《三國志·先主傳》中的一段記載:“謙病篤,謂別駕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然後,劉備在糜竺等人的擁戴下,成爲新的徐州牧。

要把徐州送給劉備,陶謙這麼做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

而劉備能得到徐州,是因爲在曹操以爲父報仇的名義進攻徐州時,他率兵來援,戰後就留在徐州幫助陶謙看家護院,最後被陶謙選中成爲繼承人。

嚴格來說,陶謙讓徐州給劉備是不合法的,他最多隻有舉薦權,任命權應該由東漢朝廷來決定,只不過當時已經是亂世,東漢朝廷權威喪盡,法律法規基本上無人遵守。

至漢末,地方上的州牧都已經成爲擁兵自重的軍閥,州牧手下的軍隊只要能夠威懾地方,外拒強敵,再和本州地方豪強搞好關係,得到他們的支持,朝廷的官爵和領地就成爲了可以由自家傳承的家產。

看地理位置就知道,徐州是一個比較富庶的州,只要能佔據這塊領地,絕對是財源滾滾來,不管誰是徐州牧,想來都希望自己的家族能把這個職位傳承下去。

陶謙麾下的丹陽兵也是三國時期有數的善戰之兵,劉備和孫策都是依靠丹陽兵縱橫天下,徐州有財,丹陽兵善戰,可爲何陶謙還要將徐州拱手相讓?僅僅只是因爲兒子平庸和得罪了曹操嗎?

徐州是個好地方,不缺兵員,不缺養兵之資,可徐州也是一塊大肥肉,要保住處於四戰之地的徐州,能力和手腕都不能缺少,也需要盟友幫扶,但陶謙在外交和軍事上全部陷入困境。

徐州強敵環繞,陶謙卻把所有的強敵全部得罪了

陶謙主政徐州後期,當時的北方最有實力的諸侯非袁紹袁術和曹操莫屬,而陶謙和這三家實力強勁的諸侯的關係都不怎麼好。

董卓亂政時,袁紹率先組織盟軍討伐董卓,可陶謙拒絕加入其中,一點面子都不給袁紹,隨後,名將朱儁組織盟軍討伐董卓時,陶謙卻馬上“遣精兵三千助之”。

只此一事,就讓袁紹恨死了陶謙,要不是徐州和袁紹的領地中間還隔了個青州,而青州刺史田楷是袁紹死敵公孫瓚的部下,不買袁紹的帳,袁紹早就率軍攻打徐州了。《三國志·陶謙傳》中記載,曹操討伐陶謙時,袁紹還派兵爲其助陣:

太祖之徵陶謙,紹使靈督三營助太祖,戰有功。

要把徐州送給劉備,陶謙這麼做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 第2張

曹操就不用說了,他的父親是死在陶謙部將之手,不管陶謙是否參與其中,但無論是從擴充實力方面考慮,還是從孝道上考慮,曹操都必須滅了陶謙。

至於袁術,當時已經有了稱帝之心,早已經把和自己領地接壤的徐州看成是囊中之物,他在佔領揚州時,除自封揚州刺史外,還給自己加了個“徐州伯”的官爵,其用意天下人皆知。

因此,陶謙治下的徐州,環顧四周,只有青州刺史田楷和北海孔融相算是盟友,可他們的實力最弱,在外部環境上,陶謙沒有真正能給自己帶來助力的幫手。

陶謙軍事能力差,麾下也沒有帥才能幫助領軍抗敵

陶謙是丹陽人,憑藉這個身份能輕易招募丹陽精兵,丹陽兵也能打,可再好的兵也需要合格的統帥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實力。

遍數三國名將,就沒有一個爲陶謙效過力的,當曹操率軍打過來後,能打的丹陽兵在無名將指揮的狀況下,完全不是曹軍的對手,根據《三國志·陶謙傳》的記載:

初平四年,太祖徵謙,攻拔十餘城,至彭城大戰。謙兵敗走,死者萬數,泗水爲之不流。謙退守郯。太祖以糧少引軍還。興平元年,復東征,略定琅邪、東海諸縣。謙恐,欲走歸丹楊。

陶謙都被打的準備放棄徐州了,最後要不是呂布偷襲了曹操的老巢兗州,曹軍被迫回師,即使有劉備相助,徐州恐怕都守不住,軍事上沒有保證,徐州遲早是別人的。

綜上所述,陶謙臨終前,徐州已經陷入無可挽救的危機,實際上,接受陶謙饋贈的劉備後來也沒有在徐州站住腳,連呂布都能擊敗他強佔徐州,可見,守徐州需要多麼強大的實力?

陶謙能做到徐州牧這個位置,肯定不是笨蛋,如果是和平時期,位置傳給兒子也就罷了,即使混吃等死,徐州也養活得起,徐州的世家恐怕也巴不得州牧無能。

可陶謙臨終之前偏偏是亂世,軍事上通過和曹操的幾次戰爭,陶謙已經知道自己是個軟柿子,能力比自己還平庸的兩個兒子就更不行了。

何況,徐州還不僅僅只有曹操一個敵人,且當時還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在實力上還不是諸侯中最強大的,袁紹的手暫時伸不過來,可袁術就在眼皮子底下。

陶謙如果讓自己能力平庸的兒子強行繼任徐州牧,別說周圍的曹操和袁術了,徐州的世家們在安全得不到保證時,恐怕都會反水,拿着他兒子的人頭去找實力更強的諸侯投靠。

要把徐州送給劉備,陶謙這麼做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 第3張

把徐州送給劉備,也就是甩包袱,讓自己的兒子放棄繼承徐州牧的官職,且從此不再爲官,是在向仇恨他的人求饒,遇到真正想成大事的諸侯,在陶謙的兒子沒有任何政治威脅的情況下,是不會對他們下手的。

因此,陶謙臨終前,是在充分考慮到徐州面臨的危局後,爲了子孫因守不住徐州這塊大肥肉而遭仇敵殺害,是真心把徐州這個包袱讓給劉備。

拋開其餘對徐州虎視眈眈的諸侯不說,劉備當時已經身在徐州,若干年後,他糾結和劉表的親戚關係,沒有在劉表死後直接奪取荊州,可他和陶謙沒有任何關聯。

陶謙留徐州給兒子,沒準劉備都會動心思,至於理由和手段,那就太多了,劉表的兒子劉琦在劉備手下都沒活太久,何況陶謙的兒子?

徐州的世家們如果在陶謙之子和劉備之間選擇的話,恐怕也是選擇劉備的居多,畢竟,劉備給他們帶去安全的可能性遠比陶謙之子更大,陶謙讓徐州,這是一個聰明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