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李廣的名聲雖廣,但真的值得一封嗎?

李廣的名聲雖廣,但真的值得一封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廣,字號不詳,,西漢時期名將、民族英雄,秦朝名將李信的後代。匈奴畏服,稱之爲“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人都喜歡傳奇,尤其是當傳奇加上了悲劇色彩,於是就有“李廣難封”這樣流傳千年的失意躊躇。然而,就像我們前面討論過馮唐的老來不得志究竟該怪誰一樣,飛將軍名聲雖廣,但李廣真的值得一封嗎?

對這個問題司馬遷司馬光二位歷史的記錄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李廣頗爲看重,對其的遭遇也有所惋惜。相反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則對比了不敗將軍程不識,認爲李廣帶兵必敗無疑。

那麼他們孰對孰錯?亦或都有道理?不急我們一一來看。

李廣的名聲雖廣,但真的值得一封嗎?

在《史記》之中,李廣是一個驍勇有謀,擅長爲將,但爲官有疵的人。

說李廣有多驍勇,他出去打獵,看到草叢中的影子以爲是老虎,彎弓射箭,一箭命中,過去一看才發現是一塊石頭,而石頭已經被他射穿了。

那麼李廣又多有謀。一次李廣帶着一小隊騎兵追擊幾個匈奴人,剛追上就望見匈奴後方的大隊騎兵,足有數千,重要的是他們看見李廣。那麼李廣若此時逃跑,匈奴必定反過來追殺,而小隊在追擊中已經離開大軍幾十裏,得不到支援。

於是他決定不退反進,逼近到距匈奴陣地二里的地方,還命令士兵解下馬鞍。他以自身的篤定又詭異的舉動,讓匈奴誤以爲小隊是前來誘敵的,後方必有伏兵,以至於不敢輕舉妄動。而且還真的讓他混過去了,後來他帶領小隊安然無恙地回到了軍營。

李廣的名聲雖廣,但真的值得一封嗎? 第2張

李廣做將軍對手下的士兵也是挑不出毛病的。

李廣做了四十年二千石的官員,俸祿不少,但他家中卻沒什麼財物,因爲他常常把自己的賞賜分給部下,與士兵同吃同飲。甚至,行軍中皆以士兵爲先。斷水斷糧之時,若遇水源或獲得食物,士兵沒有全部喝到水、吃到食物,他也不吃。

所以士兵愛戴他,向心力很強。

那麼這樣一個人爲何難封呢?司馬遷歸結爲他不會做官。

正如在七國之亂時,他曾隨周亞夫反擊叛軍,救了被吳楚攻城的樑國。於是樑王越過了漢景帝,私下給李廣授了將軍印。沒想到李廣竟然接受了,所以班師回朝後,景帝對他擁有功勞的他沒有給予封賞。

作爲景帝的將軍,竟然接受樑王的示好,咱們就是說這樣二愣子的李廣確實挺讓人抓狂的。

李廣的名聲雖廣,但真的值得一封嗎? 第3張

不過因爲不會做官而不受重視也只是司馬遷的一家之言,咱們看看司馬光怎麼說。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將李廣與同朝爲將的程不識做了對比。二人同是漢武帝時的大將,但治軍風格迥異。

李廣之將,使人人自便。以廣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爲法。何則?其繼者難也,況與之並時而爲將乎!夫小人之情,樂於安肆而昧於近禍,彼既以程不識爲煩擾而樂於從廣,且將仇其上而不服。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李廣對手下的將士很好,將士愛戴他,軍隊有很強的凝聚力。但是他的軍隊裏卻不重視紀律,他作戰時佈陣自由,行軍時、安營紮寨時也很隨意,更像是一個沒有軍紀的人情小幫派。

所以你想想幫派的戰法就知道李廣的作戰風格了,他常常親率少量精銳突襲,結果當然不是大勝、就是大敗。

而程不識與之正相反,他的部隊紀律嚴明、佈陣嚴密,出戰之時人不解甲、馬不卸鞍,時時處於戒備狀態。

凡是他領軍作戰,一定有斥候前突,一定有左右掩護,隊與隊互相呼應,哪怕是安營紮寨,也極有章法,敵人突襲也不能衝散。所以李廣那樣親自率領小隊追匈奴而險些遇險的事,在程不識這裏根本不會發生。

李廣的名聲雖廣,但真的值得一封嗎? 第4張

程不識的戰法是大兵團作戰,他沒有以一當十的大勝,但也很難輸,所以他是不敗將軍,卻在後世沒留下什麼傳奇。

與之相反的李廣,意氣風發,個人魅力十足,卻不善軍紀,不適合帶領大軍。所以咱們說皇帝不讓他率領大軍正面剛也不是沒有道理,倒也不能因此說武帝打壓他。

但是呢這位老將,貌似沒有看到自己的弊端,比較執着於封侯拜相,且堅持認爲自己無法封侯是命運不濟,這才導致在領軍追擊匈奴時發生迷路這樣的烏龍無法參戰而憤愧自殺。

司馬光總結到:

效程不識,雖無功,猶不敗;效李廣,鮮不覆亡哉!

李廣的名聲雖廣,但真的值得一封嗎? 第5張

說到這我們可以看到,作爲一個國家的將軍,他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學習程不識雖然沒有大功勞,但不會敗,學習李廣,很少有不滅亡的。

不論皇帝是否有打壓李廣的心思,單從李廣的能力特點來說,他並不適合做主將、領重兵,能贏與否賭的成分太大,而以其功績也沒有到必然封侯地步,所以李廣難封也不必意難平。

不過呢,作爲一個軍人、一個士兵的領導,他是有魅力的。

正如司馬遷所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不說話,但花朵美豔,果實可口,人們紛紛去摘取,於是便在樹下踩出一條路來。李廣爲人真誠篤實,不用張揚,人們就會記住他。李廣也的確如司馬遷所願,飛將軍的傳奇爲人千古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