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成語“死不旋踵”源自何人?有哪些歷史典故?

成語“死不旋踵”源自何人?有哪些歷史典故?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 死不旋踵

成語“死不旋踵”源自何人?有哪些歷史典故?

【拼音】: sǐ bù xuán zhǒng

【解釋】: 旋踵:旋轉足跟,即後退。比喻不畏艱險,堅決向前。亦比喻極短時間內即死去。

【成語故事】:

“死不旋踵”原作“死不還踵”。這個成語,原出自《淮南·泰族訓》。原文說:“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意思是:春秋戰國之際的著名思想家墨子的學生有180人,他們都是不避艱險、奮不顧身、至死也不會回頭的人物。

成語“死不旋踵”源自何人?有哪些歷史典故? 第2張

後漢書·黨錮列傳·李膺傳》裏記載着“死不旋踵”的故事。東漢桓帝時代,宦官專權,與大官僚集團鬥爭十分激烈。世家豪族李膺做司隸校尉時,宦官頭子張讓的弟弟張朔做野王(現在河南省沁陽縣)縣令,貪贓枉法,兇暴殘民,甚至殺戮孕婦。張朔害怕受到李膺的懲罰,於是畏罪逃到張讓家裏,躺在一根空心的屋柱內。李膺知道這個情況後,親率役卒,衝進張讓家裏,砍破屋柱,把張朔捉來殺了。張讓向桓帝告狀,桓帝召李膺進宮,責問他爲什麼不先請示就把張朔處以死刑。李膺回答說:“現在我到任已經10天了,怕犯了積壓案件的過失,想不到竟得了辦案快的罪名。我自知有罪,死期就在眼前,但我並不懼怕(原文是“誠自知釁責,死不旋踵”),特請寬限5天,讓我把那些壞蛋懲辦完,卸了任再來受刑。”桓帝聽了,回頭對張讓說:“這是你弟弟罪有應得,司隸校尉有什麼過錯?”

“旋踵”是轉動腳後跟,即後退的意思,有時也比喻時間很短。後來,人們引用“死不旋踵”這個成語,來比喻不避艱險,即使死也不後退或死在眼前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