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爲什麼說鴻門宴中人物宴飲的座次安排,頗有看頭?

爲什麼說鴻門宴中人物宴飲的座次安排,頗有看頭?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末農民戰爭又稱秦末農民起義,是中國大陸對秦朝末年羣雄並起的稱謂,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在起義過程中各地紛紛響應,其中屬項羽劉邦領導的兩支軍力最強,劉邦最終攻破咸陽推翻秦王朝。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鴻門宴上的座次安排有何意義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鴻門宴》是《史記·項羽本紀》中的重點名篇,也被選入了高中語文教材。其中人物宴飲的座次安排,頗有看頭。我們看原文:“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

古代人喝酒吃飯時的座位安排頗有講究。按古代禮儀,君臣相對,君面南,臣面北;賓主相對,賓面東,主面西;長幼相對,長面東,幼面西。按這種禮儀,顯然西方和北方是尊貴的位置,而南方和東方是卑微的。而《鴻門宴》中,項羽留下沛公一起喝酒,他坐在西邊,范增坐在北邊,讓劉邦坐在南邊。

爲什麼說鴻門宴中人物宴飲的座次安排,頗有看頭?

如果按照賓主的禮儀,這種安排就是錯誤的。劉邦作爲客人,應該“面東”,即坐在西邊。項羽是主人,按理應該“面西”,坐在東邊。所以,很多教學參考書和試題,就此設計理解點,說這種座次安排說明項羽的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但我認爲並非如此。第一,我們看司馬遷的筆調和其中人物的語言,其中相關人物的稱謂很有意思。“鴻門宴”選段中,司馬遷是這樣寫的:“沛公軍霸上”、“沛公大驚”……“具以沛公言報項王”、“項王許諾”、“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劉邦被稱爲“沛公”,而項羽被稱爲“項王”。

其實,作者的筆調似乎就已說明了很多問題。第二,司馬遷把這段歷史歸入《項羽本紀》,什麼是“本紀”,就是記敘帝王事蹟的。在作者心中,其實早已把當時的項羽當成的了帝王。第三,當時劉邦是帶着歉意去解釋的,其實他自己心裏都明白,自個兒撿了便宜——趁對方正與秦軍精銳苦戰的時候,搶先進入了咸陽。所以,嚴格意義上說,他不能算作賓客。

爲什麼說鴻門宴中人物宴飲的座次安排,頗有看頭? 第2張

綜上所述,鴻門宴並不是賓主喝酒吃飯的宴席,而是君臣相對的局面。既然這樣,那麼,“臣面北”——劉邦坐在南面,是正確的。但君——項王,卻沒有坐在北邊面南,而是范增,這又是爲什麼呢?我認爲原因有二。其一,他爲了尊敬范增,因爲他是亞父。其二,項羽對自己稱帝似乎還沒有足夠的信心。但不管怎樣,不能讓你劉邦坐在尊貴的位置上,要知道,我經歷的苦戰,我的功勞,比你多了去了!

當然,劉邦也不是吃素的。他的表現不卑不亢,比如原文是這樣說的: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他從來就沒有承認你項羽是“王”,而是用“將軍”稱呼。

一席鴻門宴,道出太多的小九九。至於歷史的真相是什麼,我們並不能徹底知曉。因爲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還好,司馬遷這位曾遭受西漢執政者凌辱的史學家,用了不少的春秋筆法,讓我們對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有了更多還原真實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