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之下,韓愈與柳宗元發起了古文運動?

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之下,韓愈與柳宗元發起了古文運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後便締造了全盛的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全盛。天寶末年,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安史之亂後接連出現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現象,國力漸衰。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古文運動的歷史背景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唐朝安史之亂後,國勢衰落,藩鎮割據,宦官弄權,由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的一次文風、文體、文學語言的革新運動,是在“復古”的口號下,主要對文風、文體和文學語言的一場文學革命,與歐洲的文藝復興相似。其內容主要是復興儒學,其形式就是反對駢文,提倡古文。

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之下,韓愈與柳宗元發起了古文運動?

所謂“古文”,是對駢文而言的,先秦和漢朝的散文,特點是質樸自由,以散行單句爲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於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所謂“駢文”,是指六朝以來講究排偶、辭藻、音律、典故的文體。自南北朝以來,文壇上盛行駢文,是始於漢朝,盛行於南北朝的文體。駢文中雖有優秀作品,但大量的是形式僵化、內容空虛的文章。流於對偶、聲律、典故、詞藻等形式,華而不實,不適於用。

駢文作爲一種文體,成了文學發展的障礙。西魏蘇綽曾仿《尚書》作《大誥》,提倡商朝、周朝古文以改革文體,未有成效。隋文帝時下詔禁止“文表華豔”,李諤上書請革文華,都沒有扭轉頹風。唐朝初期文壇,駢文仍佔主要地位。唐太宗爲文也尚浮華。史學家劉知幾曾在《史通》中提出“言必近真”、“不尚雕彩”的主張;王勃提議改革文弊,但他們自己的作品,仍用駢體;陳子昂也揭櫫復古的旗幟。唐玄宗天寶年間至中唐前期,蕭穎士、李華、元結、獨孤及、樑肅、柳冕,先後提出宗經明道的主張,並用散體作文,成爲古文運動的先驅。

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之下,韓愈與柳宗元發起了古文運動? 第2張

中唐古文運動,雖然在當時文壇上取得了勝利,但駢文並未就此匿跡,晚唐以後,它還在繼續流行。五代到宋初,浮靡華麗的文風再度氾濫,前蜀的牛希濟在他的《文章論》中曾提出:當時文章“忘於教化之道,以妖豔爲勝”。北宋初年,王禹偁、柳開又開始提倡古文,都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張,但二人孤軍作戰,沒有形成有力的運動。

宋真宗和宋仁宗初年,以楊億、劉筠爲代表的“西昆派”,追求聲律駢麗的形式主義思潮,席捲了當時文壇。到石介諸人出來,纔給延續百年之久的淫靡文風以有力打擊。石介著《怪說》,猛烈抨擊“楊億之窮妍極態,綴風月,弄花草,淫巧侈麗,浮華纂組”,並在《上範思遠書》中呼籲“二三同志,極力排斥之,不使害於道”,矢志“學爲文,必本仁義”,寧死不作淫靡文章。但石介的創作,成就並不大。宋朝的古文復興,要到歐陽修倡導之後,才形成一場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