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三國時期最後奠定天下三分的一場戰役是什麼?

三國時期最後奠定天下三分的一場戰役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時期最後奠定天下三分的一場戰役是什麼?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探尋。

三國時期,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以及夷陵之戰是決定魏、蜀、吳三方命運的三次大決戰,並且,三次戰爭的勝利一方都藉助了火攻才贏得勝利,於是,就有人戲說,火燒烏巢、火燒赤壁、火燒夷陵這三把火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形勢。

不過,要說這三把火奠定了天下三分並不正確,官渡之戰決定了北方的統治者是誰,曹操在此戰中勝出,奠定了曹魏的基礎。赤壁之戰粉碎了曹操佔領北方之後,想繼續佔領南方,完成全國大一統的圖謀,給了孫權劉備分佔南方的機會,此時,三分天下已經初見端倪。

但真正完成三分天下的最終一戰卻不是夷陵之戰,而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時,強佔了益州的劉備和曹操之間進行的漢中之戰。漢中是雍州和益州之間的重要通道,無論誰佔據漢中,都可以自由進出雍州和益州,且漢中從來都是易守難攻。

三國時期最後奠定天下三分的一場戰役是什麼?

劉備如果佔據益州,並重點經營益州,卻沒有拿下漢中,那麼,對於大本營益州的防禦極其不利,曹操只要在漢中屯兵,想什麼時候進攻益州,就什麼時候進攻,戰略主動完全在曹操一方,劉備根本就無法安心在益州發展。

沒有漢中,劉備的蜀漢政權就只能被動挨打,何況,“隆中對”中都描述了“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要出於秦川,也只能走漢中。此前,在劉備謀奪益州之時,原本佔據漢中的張魯投降了曹操,這時的形勢對於劉備是極其不利的。

可曹操在拿下漢中後,並沒有聽從司馬懿勸說的趁勢進攻益州劉備的建議,只留下夏侯淵和張郃率領一支偏師守漢中,自己帶着主力撤退了,悄悄的曹操走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只留下:“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這句名言。

至今,對於曹操突然放棄進攻益州的原因還有頗多猜測和爭議,很多人不理解曹操爲何沒有在劉備立足未穩時進攻益州?這等於是放任劉備在益州發展,而且,曹操不願意得隴望蜀,劉備卻不會得了益州忘記漢中。

建安二十四年,基本穩定了益州形勢的劉備親率大軍進攻漢中,老將黃忠奮勇爭先,斬殺曹魏名將夏侯淵,這時的曹操才醒悟過來,又親自帶兵來和劉備爭奪漢中,結果大敗而回,被迫徹底放棄漢中,失去了對益州的進攻主動性。

三國時期最後奠定天下三分的一場戰役是什麼? 第2張

這一戰鑄就了劉備的金身,此戰後,益州的東邊有關羽守荊州,防範東吳和曹魏,北邊有魏延守漢中,進可攻、退可守,蜀漢的根基才得以穩住,也因此,劉備纔敢於自稱漢中王,真正的三分天下有其一。

而夷陵之戰之前,三分天下已經註定,東吳在夷陵之戰的勝利,只是遏制住了劉備的野心,把蜀漢既可以東進爭奪江南,又可以北伐進攻曹魏的雙重戰略打回原形,且北伐戰略中的“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一道路也給徹底封堵了,未來蜀漢要想有發展,只能老老實實從漢中進兵北伐,或者等死。

綜上所述,漢中之戰纔是接替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後,奠定天下三分的最終一戰。夷陵之戰是天下三分之後決定強弱的一戰,劉備在荊州丟失後,不甘落魄,試圖重新爭回主動權,結果被陸遜用一把火把所有的雄心都給燒沒了,蜀漢大傷元氣,從此成爲三國中最弱的小強,東吳的戰略縱深大大加強,最後好歹比蜀漢堅持得更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