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王分別是什麼時候稱王的?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王分別是什麼時候稱王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周朝推行分封制,先後分封上百諸侯國,並制定了嚴格的“禮樂制度”用以維持統治。在周王室統治權威尚存之時,只有周天子可以稱王,各諸侯國則恪守“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然而從西周中期開始,隨着周王室統治權威的逐漸崩潰,開始有諸侯國僭越稱王,並最終在戰國中期達到頂峯,一時間天下諸侯紛紛稱王,周天子權威盡喪。那麼,你知道這些諸侯國都是什麼時候、什麼背景下稱王的嗎?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王分別是什麼時候稱王的?

西周時期:楚國率先稱王

作爲協助周人推翻商王朝的部族,楚人在周朝立國後卻並未獲得分封,直到周成王時才“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姓,居丹陽”。然而,楚人不僅封號低且封地小,且始終被高高在上的中原諸侯視爲蠻夷。

自強不息的楚人經過一代代的努力,到周昭王時便已經成爲了南方的諸侯大國,但由於始終得不到中原諸侯的尊重,楚人不僅和虎方、揚粵等地一起叛亂,還與曾國、鄖國、息國等諸侯國爭奪銅礦區。得知消息的周昭王,遂先後發動三次伐楚戰爭,結果周朝軍隊慘遭戰敗,周昭王更是在第三次戰爭中溺水而亡。

到了熊渠擔任楚君時,隨着周王室的權勢衰落,國力雄厚的楚國也不再將周王室放在眼中,熊渠公然僭越,將三個兒子分封爲王,其中長子康爲句亶王,中子紅爲鄂王,少子執疵爲越章王。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王分別是什麼時候稱王的? 第2張

周厲王時,爲了重新確立周王室的地位,周厲王開始不斷攻伐叛亂地區,熊渠爲了保存實力,雖然選擇自去王號,取消了對兒子們的分封,但其自稱“蠻夷”,“不與中國之號諡”的思想,卻深深的影響了楚人。

到了熊通擔任楚君時,隨着西周滅亡、平王東遷,周王室的權威已經徹底喪失,於是不滿自己爵低位卑的熊通,以“先祖鬻熊子事文王 ”爲由,通過漢陽諸姬向周天子討要更高級的爵位,在遭到周桓王姬林拒絕後,熊通乾脆於周桓王十六年(704年)再度自立爲王,是爲楚武王

春秋時期,在中原王朝仍然高舉“尊王攘夷”的大旗,繼續沿用周天子分封的爵位時,楚國卻自周武王之後,就此公然僭越使用王號,而已經衰敗的周王室對此根本無可奈何,諸侯國稱王的序幕也就此拉開。

春秋時期:吳、越相繼稱王

有了楚國這個“前車之鑑”,雖然春秋時期中原各諸侯國仍然謹守本分,但遠離中原的各諸侯國卻開始紛紛僭越稱王。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王分別是什麼時候稱王的? 第3張

1.吳國:壽夢稱王(前585年)。春秋中期,從太伯創立吳國開始,歷經十八代國君的治理,吳國開始逐漸崛起於東南。吳侯去齊三十六年(前586年),吳國國君去齊去世,其子壽夢即位。根據《史記·吳太伯世家》的記載,“壽夢立而吳始益大,稱王”,吳國由此也開始公然僭越稱王。

此時的周天子已經很難維持統治權威,對於遠在東南的吳國實在鞭長莫及,而身爲近鄰的楚國雖然對此不爽,但隨着晉國採取聯吳抗楚策略,吳國在晉國的支持下不斷強大,楚國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於是吳國的“王”號便就此保留了下來。

2.越國:允常稱王(不晚於前510年)。春秋中期,晉楚爭霸日益激烈,晉國在與吳國聯手後,隨着吳國的崛起,楚國東部壓力日益增大,爲了緩解東部壓力,楚國則開始扶持吳國南部的越國,遂使越國國力日強。

《史記·越世家》引《輿地志》記載,“有越侯夫譚,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稱王”。根據《左傳·昭公三十二年》的記載,允常稱王的時間應當不晚於公元前510年。與吳國同樣,周王室對越國的僭越之舉同樣無可奈何,而越國本就是楚國有意扶持,對此也算樂見其成,因而也沒有反對。事實上,在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的“柏舉之戰”中,越國倒也的確算是救了楚國一把。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王分別是什麼時候稱王的? 第4張

3.蜀國:杜尚廢帝稱王(不晚於前368年)。蜀國並不是周王室所分封的諸侯國,雖然也參加了武王伐紂戰爭,但應該只算是周朝的盟國,即“牧誓八國”之一。因此,蜀王杜宇早在西周初期便自立爲帝,而這與西周的爵位制度並無關係。

杜宇後來禪位於鱉靈,建立開明王朝。春秋時期,蜀國因爲與秦國爭奪南鄭長期爆發戰爭,再加上遷徙而來的巴國,開明王朝傳至第九世杜尚時,由於內部不穩,再加上秦、楚、庸等國的壓力,杜尚只得廢除帝號,改稱王,此後蜀國國君皆以王爲號。

戰國時期:列國紛紛稱王

進入戰國時期後,周王室的統治權威徹底覆滅,自魏國於“逢澤之會”公然僭越稱王,以及“徐州相王”魏齊兩國互相承認對方王號開始,各強國便開始紛紛稱王。

1.魏國:逢澤之會(前344年)。魏國自李悝變法之後,國力迅速增強,從而成爲戰國初期霸主。魏侯魏在位時期,魏國在“桂陵之戰”中敗於齊國,但魏國國力仍有優勢,而正處在變法之中的秦國,爲了避免遭到魏國打擊,商鞅便建議用尊魏爲王的方式來麻痹魏國。

周顯王二十五年(前344年),商鞅遊說魏惠王,勸其率先稱王,然後圖謀齊、楚,魏侯魏遂召集宋、衛、鄒、魯等十二國國君於逢澤會盟,並擺出周天子的場面,效法齊桓公九合諸侯,自稱“夏王”。魏本試圖以此次會盟重新確立魏國的霸主地位,但韓國、齊國等大國卻抵制了此次會盟,並未前往參加,結果由此又引發了“馬陵之戰”。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王分別是什麼時候稱王的? 第5張

2.齊國:徐州相王(前334年)。齊國作爲東方老牌諸侯國,在進入戰國之後,國君田因齊任用鄒忌爲相推行改革,並任用田忌、孫臏爲將,使齊國逐漸變得強大,並先後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兩敗魏國,嚴重打擊了魏國的霸主地位。魏國在兩次遭遇戰敗的同時,秦國也在“商鞅變法”後也迅速崛起,與其爭奪河西之地。

爲了遏制秦國向東擴張,魏在恵施的謀劃之下決定聯齊抗秦,遂於周顯王三十五年(334年)率領韓國等國的國君,前往徐州拜見齊國國君田因齊,並尊田因齊爲王,是爲齊威王,齊威王也承認魏的王號,是爲魏惠王,史稱“徐州相王”。“徐州相王”之前,列國僅有楚、吳、越僭越稱王,而自此之後,列國開始紛紛稱王。

3.秦國:嬴駟稱王(前325年)四月。秦國雖然位列諸侯較晚,且長期受到魏國侵擾,但自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國力日強,嬴駟繼承國君之位後,雖車裂商鞅,但卻沿用商鞅變法成果,後任用大良造公孫衍多次大敗魏國,不僅奪回河西之地,且攻取魏國汾陽、皮氏、焦、曲沃、濮陽等地。

隨着國力的持續增強,嬴駟遂於周顯王四十四年(前325年)四月,自稱爲王。秦國由此開始稱王,後歷經秦武王嬴蕩、秦昭襄王嬴駟、秦孝文王贏柱、秦莊襄王嬴異人四代經營,最終秦始皇攻滅六國,一統天下。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王分別是什麼時候稱王的? 第6張

4.韓國:韓康稱王(前325年)五月。戰國中期,在列國紛紛變法圖強的大勢下,韓昭侯韓武亦任用申不害變法圖強,然而由於韓國沒有參加逢澤之會,遭到魏國進攻,韓國變法成果幾乎毀於一旦,申不害去世之後,韓國變法也就此中斷。由於韓國國力較弱,在戰國中期列國伐交頻頻的大勢下,韓國卻是屢遭重創。

在秦惠王嬴駟稱王之後,魏惠王魏自知僅憑魏國已經無力抵抗秦國,爲了遏制秦國的崛起,開始頻頻拉攏列國。周顯王四十四年(前325年)五月,魏惠王魏在巫沙與韓國國君韓康會面,承認韓康爲王,史稱韓宣惠王。

5.趙國、燕國、中山國:五國相王(前323年)。秦相樛游去世後,秦惠文王任命張儀出任秦相,事秦多年的公孫衍由於沒能接任秦相,遂離秦返魏,開始結合當時的天下形勢,思考弱國抵抗強國策略。公孫衍先是聯合齊國擊敗趙國,但隨即引發秦國警覺,在出兵攻魏的同時,拉攏齊楚兩國,成功防止齊楚魏三國合縱。

拉攏強國失敗後,公孫衍開始尋求弱國合縱之策,並在陳軫建議下游走於燕、趙等國。當時秦、齊、楚三國勢大,連年攻佔魏、韓、趙、燕城池近百座,因而在公孫衍的遊說下,列國紛紛同意合縱。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王分別是什麼時候稱王的? 第7張

周顯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公孫衍與魏相恵施經過努力,成功拉攏韓、趙、燕、中山四國發起“五國相王”。五國之中,魏、韓早已稱王,於是新尊趙、燕、中山三國君主爲王,彼此承認對方王號,同時五國組成聯盟,合力對抗秦、楚、齊三個大國。

“五國相王”立即引發秦、齊、楚警覺,在齊國迫使中山放棄王號失敗的情況下,楚國出兵大敗魏國於襄陵,佔領八邑;秦國則出兵攻取魏國曲沃、平周和韓國鄢陵。迫於壓力,趙武靈王以趙國國力弱小爲由放棄王號。

雖然史書並未記載趙雍以後有趙王正式稱王,但可疑肯定的是趙國國君在趙雍退位時已經正式對外使用王號了,加上趙武靈王時期趙國國力的確強橫,因此一般認爲趙國自趙雍時期開始便確立了王號。

6.宋國:戴偃稱王(前318年)。宋國算是諸侯國中較爲特殊的存在,乃是殷商後裔就封的諸侯國。春秋時期,宋襄公也曾稱霸,但在“泓水之戰”後國力受創,後因宋景公滅曹國,國力才重新恢復。戰國時期,宋國發生戴氏(旁支)取宋事件,宋桓公被宋剔成君(宋戴公後裔)推翻,宋剔成君成爲國君。然而宋剔成君晚年,又被弟弟戴偃趕出了宋國,戴偃自立爲國君。

戴偃成爲國君後,大力推行改革,宋國逐漸強盛起來,在列國紛紛稱王的情況下,戴偃也於周慎靚王三年(前318年)稱王,即宋康王。此後,宋國通過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取二城;滅掉滕國,取其地,遂使宋成爲“五千乘之勁宋”,堪稱一時之小霸王。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王分別是什麼時候稱王的? 第8張

7.巴國:具體時間不詳。巴人早在夏朝時便已經建立巴國,後因參與武王伐紂立功,周朝建立後周武王分封姬姓宗親於巴國。春秋時期,楚國崛起於南方後,巴楚戰爭頻繁,巴國因多次戰敗被迫向西遷移,結果又因地緣關係與蜀國爆發“巴蜀世戰爭”。

在《華陽國志·巴志》中有“七國稱王,巴亦稱王”的記載,可見在中原列國紛紛稱王之後,巴國國君也隨之稱王。不過,關於巴國稱王的具體時間,卻是沒有辦法確定了,應該大致在“五國相王”至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被秦國所滅的這段時期內。

綜上,早在春秋時期,隨着周王室統治權威的衰弱,楚國、吳國、越國等偏遠強國便已經僭越稱王,另有蜀國迫於壓力降帝號降爲王號。到了戰國時期,隨着戰國初期魏國稱王和徐州相王事件,就此拉開了列國稱王序幕,戰國各強國包括宋國、中山國、巴國亦紛紛稱王,而除了這些強國之外,魯國、衛國等小國則始終沒有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