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以前爲什麼會有“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的警世良言?道理何在?

以前爲什麼會有“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的警世良言?道理何在?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對於死這件事是非常忌諱的,那麼以前爲什麼會有“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的警世良言?道理何在?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說明一下,快點來看看吧。

切莫試人鞋

我們先從另外一句俗語來說起,有一句俗語叫做"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顯,在生活中幫助別人的時候可以借給他糧食,但是卻不能借給他柴火。

以前爲什麼會有“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的警世良言?道理何在?

古人們認爲在幫助人的時候,應該遵循"幫窮不幫懶"的原則,如果是需要糧食可以借給他,幫助他們渡過一時的困難,這是助人積德的大好事。但是對於柴火來說,到處都可以撿到,如果連柴火都需要借,那說明這人是太懶惰,借給他柴火只會讓他更懶。

以前爲什麼會有“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的警世良言?道理何在? 第2張

除了上面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柴"字的諧音與"財"相似,如果是借柴就是把自己的財氣借給了別人,很多古人都很看重這些。其實即使是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在意這些的,也提醒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要讓別人感到晦氣。

說回古人認爲“切莫試人鞋”的原因,其實和借"柴"非常相似。在古代,鞋子也是生活的必需品,每個人都應該有鞋子,只不過是富裕人家穿得好點,貧苦人家穿得差點。只要人不懶,完全可以自己編織草鞋,劉備年少時候就是編草鞋的,要是連草鞋都不編,那肯定是這個人太懶了。

以前爲什麼會有“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的警世良言?道理何在? 第3張

另外,在一些地方,"鞋"這個字的發音和"孩"字很像,爲了避免對自己孩子不吉利,所以也不願意借鞋子給別人。

寧可試人棺

棺材是辦喪事的必需用品,但是在古人看來,棺材還有另外一種意思。在老人還沒有去世的時候,就會爲他準備埋葬時候穿的壽衣和棺材,這有積福積壽的意思。即使是現在很多地方仍然有這樣的風俗習慣。

以前爲什麼會有“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的警世良言?道理何在? 第4張

同樣有趣的是,棺材二字有"官財"的諧音,因此棺材就有了升官發財的意思,提前爲老人預備棺材也有爲子孫造福的願望。

現在也有很多人是這樣的習慣,路過別人家辦喪事,心裏默唸"見棺發財",在看到棺材的照片也會默唸甚至寫一遍"見棺發財"。

在古代還有這樣的故事,兩人進京趕考,剛好碰到別人出殯埋人,一人覺得晦氣,肯定考不中,另一人覺得是升官發財的好兆頭。結果後者真的金榜高中。

以前爲什麼會有“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的警世良言?道理何在? 第5張

這個故事源於一些地方風俗,很多趕考的人都會在出發前去幫當地的老年人試試棺材,當地人認爲這樣做非常吉利,博一個好彩頭。

老祖宗的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就是總結告誡後人在求人和幫助人的時候,要有所選擇,不要提出讓對方不舒服的要求,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