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紅樓夢》李紈是個寡婦也是個老好人,爲什麼卻偏偏不喜歡寶釵?

《紅樓夢》李紈是個寡婦也是個老好人,爲什麼卻偏偏不喜歡寶釵?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紅樓夢李紈是個寡婦也是個老好人,在李紈的身上,具有書香門第之家應有的素養。那麼她爲什麼那麼討厭薛寶釵呢?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本站小編一起看下去。

李紈嫁給賈珠,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只是命運的不幸,讓她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丈夫去世,她成了世人眼中剋夫的存在。好在,她還爲賈府生下了一個男嬰:賈蘭。母子二人相依爲命。或許,正是因爲這種人生境遇的轉變,讓李紈在榮國府中生活的並不順心。

作爲榮國府二房的少奶奶,她原本是體面風光的,但當她放下身段,一心爲了孩子甘願過上“槁木死灰”的生活後,她收斂了鋒芒,雖然是名副其實的主子,卻活成了下人眼中的“活菩薩”。

在《紅樓夢》中,李紈位居金陵十二釵正冊,但相比黛、釵等人,她的存在感卻極低。總如一個配角,是一個極度壓抑的靈魂。

作爲主子的李紈,不願意捲入是非之地,行事小心翼翼,在賈府下人的心中留下了友好的印象。

只是這樣一個本分的老實人,對薛寶釵,似乎刻薄了一點。

縱觀《紅樓夢》前八十回,我們會發現,李紈對薛寶釵的態度,可以分爲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我們可以稱之爲討好和維護。最明顯的,當屬大觀園詩社活動-海棠詩社。

賈政外出學差後,賈探春在大觀園組織了詩社活動,不曾想,一向低調的李紈,一反常態,對詩社活動流露出了極大的興趣,主動自薦爲社長。而大觀園詩社的第一次詩社活動,便是海棠詩社。

第一次詩社活動在賈探春居住的秋爽齋舉行,衆人在一炷香的時間裏,做出一首海棠詩。期間,衆人都在冥思苦想的創作,唯有林黛玉,悠哉悠哉的無動於衷,當時間即將結束的時候,衆人紛紛獻出了自己的佳作。

衆人讀到薛寶釵所寫的《海棠詩》的時候,讚歎不已。

大家看了,稱讚一回,又看寶釵的道: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李紈笑道:“到底是蘅蕪君。”

《紅樓夢》李紈是個寡婦也是個老好人,爲什麼卻偏偏不喜歡寶釵?

不得不說,詩如其人,薛寶釵的詩,猶如她端莊優雅的品行一般;然骨子裏的諷刺,尤其是對“二玉”的諷刺,在“愁多焉得玉無痕”這一句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而當林黛玉獻出她的佳作時,卻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

黛玉道:“你們都有了?”說着提筆一揮而就,擲與衆人。李紈等看他寫道是: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爲土玉爲盆。

看了這句,寶玉先喝起彩來,只說:“從何處想來!”又看下面道: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衆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說“果然比別人又是一樣心腸”。又看下面道是: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衆人看了,都道是這首爲上。

從衆人的反應來看,很顯然,在海棠詩社中,薛、林的作品究竟誰的更優秀一目瞭然了。然而,即便這一結果是衆人認可的。但作爲社長的李紈,卻說出了這樣一段話。

李紈道:“若論風流別致,自是這首;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稿。”

就是這樣,明明優秀的林黛玉之作,排到了第二位,即便賈寶玉替林妹妹打抱不平,也無法改變李紈的心意。

海棠詩社雖然是一個極小的細節,但她背後反應的人情世故,卻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再來看一看李紈對薛寶釵的第二個階段的態度。

第二個階段:薛寶釵主動搬離大觀園。

因爲“繡春囊”事件,王夫人在王善保家的唆使下,發起了抄檢大觀園的活動。在以王熙鳳、王善保家的爲首的抄檢大觀園的活動中,薛寶釵居住的蘅蕪苑未被搜撿,也是因此,第二天一大清早,她便主動向李紈提出了搬離大觀園。

寶釵道:“正是我也沒有見他們。只因今日我們奶奶身上不自在,家裏兩個女人也都因時症未起炕,別的靠不得,我今兒要出去伴着老人家夜裏作伴兒。要去回老太太、太太,我想又不是什麼大事,且不用提,等好了我橫豎進來的,所以來告訴大嫂子一聲。”

李紈聽說,只看着尤氏笑。尤氏也只看着李紈笑。一時尤氏盥沐已畢,大家吃麪茶。

李紈因笑道:“既這樣,且打發人去請姨娘的安,問是何病。我也病着,不能親自來的。好妹妹,你去只管去,我自打發人去到你那裏去看屋子。你好歹住一兩天還進來,別叫我落不是。”

《紅樓夢》李紈是個寡婦也是個老好人,爲什麼卻偏偏不喜歡寶釵? 第2張

薛寶釵客居榮國府,同衆姐妹居住在大觀園中,如今,鬧出“繡春囊”一事,作爲外客,薛寶釵主動避嫌原本在情理之中。只是,此時的李紈,對她的態度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從海棠詩社對她的維護,變成了如今的極力敷衍,連一絲挽留她的想法都沒了。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相信在朋友們的心中,也會有這樣的疑惑?究竟是因爲什麼?導致李紈對寶釵的態度發生如此大的轉變?

對於這個答案?在小說原文中並不能找到,但有一個細節,卻似乎同這有一點聯繫。這便是怡紅院羣芳夜宴。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這一天是賈寶玉的生日。晚上,怡紅院裏的衆多丫鬟,自掏腰包,爲寶二爺慶生。期間,爲了活躍氣氛,衆人將薛、林,李紈等人都邀請了過來,一塊兒玩花名籤的遊戲,輪到李紈的時候,她抽到了這樣的一幕。

湘雲拿着他的手強擲了個十九點出來,便該李氏掣。

李氏搖了一搖,掣出一根來一看,笑道:“好極。你們瞧瞧,這勞什子竟有些意思。”

衆人瞧那簽上,畫着一枝老梅,是寫着“霜曉寒姿”四字,那一面舊詩是:

竹籬茅舍自甘心。

注云:

自飲一杯,下家擲骰。

李紈笑道:“真有趣,你們擲去罷。我只自吃一杯,不問你們的廢與興。”說着,便吃酒,將骰過與黛玉。

不得不說,作者在構思《紅樓夢》的時候,費勁了苦心。年輕守寡、槁木死灰的李紈,不正如老梅一般嗎?

只是她半開玩笑的自嘲之語:我自吃一杯,不問你們的費與興,細品卻有幾分味道。

如何理解這句玩笑話?是弄明白她對薛寶釵態度轉變的關鍵。而在《紅樓夢》第五回,在李紈的判詞判曲之中,有一段這樣的文字。

第十二支 [晚韶華]

鏡裏恩情,更那堪夢裏功名!

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

只這戴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

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

威赫赫爵位高登,威赫赫爵位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

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紅樓夢》李紈是個寡婦也是個老好人,爲什麼卻偏偏不喜歡寶釵? 第3張

在她的判曲中,“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這一句顯然是讓人最難理解的,因爲從《紅樓夢》前八十回中,李紈的所作所爲似乎並不符合這一點。

如此看來,說李紈品行有失,唯一的可能,就是在賈府遭遇突變,大廈傾塌之後。李紈母子二人有幸逃過一劫,並具有接濟賈府之人的能力,卻最終袖手旁觀。

當然,這僅僅是作爲讀者的我們的一種推測,因爲《紅樓夢》未完,誰也找不到明確的答案。

若這種推測成立,我們便不難明白了,李紈爲何不買薛寶釵的賬了,因爲此時的她,早已爲他們母子二人想好了退路,所以不用再看他人的臉色行事。

小結:

王熙鳳病後,王夫人將榮國府的大小事交給了探春、李紈、薛寶釵打理。在這期間,李紈對賈府的經濟危機有着清晰的認知。此時的榮國府,就連賈母所吃的紅稻米粥,都是可着量做得;就連王夫人慶生,都是王熙鳳想出來賣廢銅爛鐵才敷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