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仡佬族戲劇 仡佬族的陽戲有什麼特色

仡佬族戲劇 仡佬族的陽戲有什麼特色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仡佬族陽戲

仡佬族文化豐富多彩,民間藝術便極具特色,而極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非仡佬族的陽戲莫屬。衆所周知陽戲是民間流傳的一種戲劇,其蘊含着濃厚的民族文化,也爲文化的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仡佬族陽戲的特色及意義。

陽戲,是一種流行於西南諸省的地方戲劇種。在重慶、湖南、貴州湖北等省市農村廣泛流傳。那裏居住着漢、土家、苗、侗、白、回、瑤、壯等多種民族,殘存着大量巴、楚、湘、黔文化的餘緒,少數民族的燦爛文化,踩堂戲或儺堂戲都給陽戲以特別的藝術滋養。仡佬族陽戲是龐大體系中的一個分支。

仡佬族陽戲,流行於貴州省正安縣市坪鄉爲中心的仡佬族,其造型、表演、聲腔、臺詞等都與漢族地區的陽戲大同小異,具有正安縣的地方文化特色。

溯源仡佬族陽戲源出自四川。市坪鎮龍坪村田村組村民第五代陽戲學掌壇師李興權老人講,相傳貴州籍的馮萬春、馮壽春、馮戲春三兄弟到四川一帶做生意,由於經營不善,無法再在四川待下去。但苦於連回家的路費都快賠光了,只好在四川徘徊。

仡佬族戲劇 仡佬族的陽戲有什麼特色

一日與朋友閒談,知道陽戲。三兄弟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就按照當地風俗習慣,許下陽戲願,希望菩薩顯靈,幫助兄弟三人走出困境,並將還願日期及事項,託人請所許願性帶回老家告知父母,請人設壇還願。

眼看離兄弟三人還願的日子越來越近,不但兄弟三人回家還願無望,就連生活都成問題,正當兄弟三人焦急萬分之時,三個手執金鞭、騎着高頭大馬的彪形大漢來到三兄弟面前,囑咐三兄弟拉着馬尾巴回家,着急的三兄弟依言拉住馬尾,飛快地被三個彪形大漢帶回了家。

兄弟三人到家之時,正是還願的日子,家中正在設壇唱戲,說是幫他兄弟三人還願的,奇怪的是那三個帶他們回鄉的大漢竟然與供奉在堂屋香案法壇上的三尊菩薩長得一模一樣。自此,陽戲從四川傳入貴州。

這雖然只是一個民間傳說故事,對貴州陽戲的根源探究不能提供理論根據,但就市坪陽戲而言,從李興權老人口中得知,田村陽戲已有三百多年曆史,從謝壩鄉東禮村冷水渠組傳入市坪的,兩百多年間也歷經了四代,到他這一代已經是第五代了。

由於文化大革命,第四代掌壇師未能將其秉承家傳祖訓傳給李興權,加上十年浩劫動亂,陽戲曾被擱置。但李興權爲將家傳陽戲發揚光大,使之繼續傳承下去,便故拜市坪街上申作清先生爲師學習法壇祭請,又拜市坪村石溝平組張聖貴爲師學習相關戲劇舞蹈,終於使斷代的田村陽戲薪火相傳,今日,市坪陽戲也只有田村衛家了。

[$HR getPages$]

表演傳承於市坪的陽戲,藉助神話傳說中“三聖祖”的神威,以舞蹈的形式,配以川劇和地方花燈戲的唱腔,通過演繹神話傳奇,幫助許願人還夙願,避兇經納吉。

仡佬族陽戲開始時,許願人家要先殺好豬,剖一個小口,只拿出內臟,彷彿一隻全豬(整頭的豬),將其放在案板上,然後由頭戴花冠,手執師刀、令牌的掌壇師吹響了牛角招請本壇已故法師、掌壇師。然後設壇禮請川祖、土祖及滿堂神聖,祭敬竈王,最後再根據事先確定的事宜依次演練相關劇目。

陽戲所演劇目根據許願人許願情況而定,一般是在晚上進行折,有唱一夜的,也有唱三天三夜的。演唱劇目和時間發生變化,演唱人數也要作相應調整。唱陽戲所需人數比一般儺壇要多,少則7-8人,多則9-16人。

唱一晚上所出劇目有:開壇禮請引神童子、引神土地、財神,拆豬領牲過案,降龍,五聖登殿,四宿了運,勾簿,祭伯公伯婆,祭豬頭神,合瘟造船。唱三天三夜的除了要唱完上述戲曲劇目外,第一天開壇時應唱二郎神桃山救母,第二天唱土祖張傑碧山降猴,第三天封壇唱藥王還夙了願。

仡佬族戲劇 仡佬族的陽戲有什麼特色 第2張

道具爲了增強陽戲的神聖感、神祕感,在唱戲時一般都有很多道具放在行李箱中備用,行李箱內裝有唱戲時的香案(懸掛式)、佛衣、法衣、菩薩、龍套、臉子殼(面具)等,據市坪鄉田村陽戲班掌壇師介紹,田村陽戲班現有各類法衣、佛衣20餘件,聖人臉子殼(面具)9件,藥王菩薩、川祖菩薩、土祖菩薩、太子菩薩各一尊,天門土地、引神童子各一尊。

特別是天門土地和引神童子傳承至今已三百多年,由此可見,陽戲在我鄉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多麼的神聖和崇高。

仡佬族陽戲,在苗鄉仡佬族人民的心目中是“歡喜神”的化身,既慷慨又小氣。據傳聞,凡是許願人真誠許下的陽戲願,只要許願人達到某種願望後備辦三牲六禮,設壇唱戲還願,“歡喜神”就非常靈驗,不但許願人一家諸事大吉大利,祝壽安康,而且可能會遭至厄運。即使求神拜佛也無濟於事,直到許願人踐行諾言方纔罷手。這雖然是傳聞,但這種傳聞已根深蒂固於苗鄉兒女心中不隨便的許下陽戲願。

這說法到底有沒有得到證實無關緊要,因爲這當中畢竟帶有些封建迷信色彩。但這種傳聞印證了苗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印證了苗鄉兒女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