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揭祕:成吉思汗究竟有沒有劃分“四大汗國”

揭祕:成吉思汗究竟有沒有劃分“四大汗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吉思汗並非只是分封了四大汗國,而是分封了八大汗國(加上次妻生子闊烈堅爲九大汗國)歷史界公認蒙古大帝國的分裂是在元世祖忽必烈時代,那麼成吉思汗時代分封的這些汗國在元世祖忽必烈時代處於什麼狀態呢?

先說成吉思汗四大兒子封國中的情況,朮赤汗國最終演變成了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在元世祖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之時,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充,爲了爭取察合臺的後裔阿魯忽的支持,忽必烈讓他統治從按台山到阿母河之兀魯思和諸部;上述這兩個汗國與其說是由成吉思汗最初的封國演化而來的,不如說是由後來的宗王鎮戍演變而來的更爲貼切。

而窩闊臺汗國的情況又如何呢?窩闊臺正式繼承成吉思汗成了蒙古大汗,死後汗位傳給兒子貴由。貴由死後,汗位卻落入了成吉思汗另一位兒子拖雷後裔的手中。這時蒙古大汗的繼任人蒙哥是拖雷的兒子,他即位之後鎮壓異己,將窩闊臺的分地分成了數塊時塊,分別授與窩闊臺的數個後裔,其中,分在葉迷立地區的禾忽是窩闊臺汗國的正式繼承人。至元十三年春,禾忽叛亂,失敗後投奔窩臺的另一個後裔海都。當初蒙哥汗將窩闊臺的封地分成數塊時,海都被分到了海押地區,海都也在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公開反叛,接着用武力吞併了大片土地,其中包括整個原屬窩闊臺的封地。

揭祕:成吉思汗究竟有沒有劃分“四大汗國”

不過,海都並非是窩闊臺封地的直接繼承人。(禾忽纔是),因此說,海都所建立汗國與其說是“窩闊臺汗國”,還不如是“海都汗國”更爲貼切。海都之亂持續了數十年,他的後裔察八兒投降了元朝。汗國被元朝和察合臺汗國所瓜分。元朝將所獲得的窩闊臺汗國的部分領土併入了嶺北行省中。

成吉思汗的兒子拖雷,他的後裔蒙哥當了蒙古大汗。蒙哥死後,繼承拖雷封地的是他的兄弟阿里不哥,而非元世祖忽必烈。但阿里不哥在與忽必烈爭任蒙古大汗時失敗,投降了忽必烈。阿里不哥所繼承的封地因此也受元朝嶺北行省所管轄。

再說到蒙古東部成吉思汗兄弟封國的情況,成吉思汗的兄弟帖木哥斡赤斤的後裔乃顏、糾集了合撤兒的后王勢都兒、合赤溫的後裔哈丹於至元二十四年叛亂。元世祖忽必烈親征,擊敗叛軍,俘獲乃顏,立即處死,勢都兒、哈丹先後投降。後來哈丹再叛,逃竄入高麗,至元二十八年兵敗自殺。元世祖忽必烈平定叛王之後,在叛王封地內設置了萬戶府,在東北設置行省進行管轄等措施來削弱藩王的權力。雖然,成吉思汗的四兄弟的家族仍舊封王,但地位已經大不如前,要受到嶺北行省和遼陽行省的節制。

“伊利汗國”被一些人拿來與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並稱爲忽必烈時代的“四大汗國”,這個汗國其實並非是成吉思汗分封的。一二五三年蒙哥汗從各支貴族中抽調兵力西征波斯、阿拉伯地區,遣其弟旭烈兀領導,但並沒有將其地授與旭烈兀。蒙哥汗死後,忽必烈和阿里不河爭位,忽必烈爲了取得旭必烈的支持,便將阿母河以西的波斯、阿拉伯等地區授其作主,於是伊利汗國便成立了。所以,伊利汗國可以說是由宗王鎮戍演變而來的。

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伊利汗國是元朝時蒙古的“四大汗國”,這種說法與成吉思汗分封四大汗國的說法一樣是不嚴謹的。從反叛元朝的角度來看,“四大汗國”中伊利汗國沒有反叛,反叛的是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但蒙古反叛的汗國又不止這三個,還有“東部諸王”及拖雷兀魯思的繼承者阿里不哥等。就反叛的汗國而言已經遠遠超出了四個汗國的數目。

揭祕:成吉思汗究竟有沒有劃分“四大汗國” 第2張

也許有人認爲,之所以有“四大汗國”的說法,是因爲這四個汗國不受元朝行省管轄。但實際上,察合臺汗國滅亡之後,它的一部分領土是受到元朝嶺北行省管轄的。元文宗至順元年時(公元一三三零年),爲了修《經世大典》,曾經將所謂的“察合臺汗國”封爲篤來帖木兒汗國、“欽察汗國”封爲月祖伯汗國、“伊利汗國”封爲阿不賽因汗國。不過,也沒有達到四個汗國的數目,僅僅只是有三個汗國而已。況且,後來元未動亂時,在至元十六年之後雲南的樑王實際上已取代行省獨攬大權。出現了樑王專制,行省秉命的局面,元廷對雲南失去了控制。這樣說來,是否也可以把樑王專制雲南的情況與欽察、察合臺、伊利汗國相提並論呢?

成吉思汗的兒子拖雷,他的後裔蒙哥當了蒙古大汗。蒙哥死後,繼承拖雷封地的是他的兄弟阿里不哥,而非元世祖忽必烈。但阿里不哥在與忽必烈爭任蒙古大汗時失敗,投降了忽必烈。阿里不哥所繼承的封地因此也受元朝嶺北行省所管轄。

再說到蒙古東部成吉思汗兄弟封國的情況,成吉思汗的兄弟帖木哥斡赤斤的後裔乃顏、糾集了合撤兒的后王勢都兒、合赤溫的後裔哈丹於至元二十四年叛亂。元世祖忽必烈親征,擊敗叛軍,俘獲乃顏,立即處死,勢都兒、哈丹先後投降。後來哈丹再叛,逃竄入高麗,至元二十八年兵敗自殺。元世祖忽必烈平定叛王之後,在叛王封地內設置了萬戶府,在東北設置行省進行管轄等措施來削弱藩王的權力。雖然,成吉思汗的四兄弟的家族仍舊封王,但地位已經大不如前,要受到嶺北行省和遼陽行省的節制。

“伊利汗國”被一些人拿來與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並稱爲忽必烈時代的“四大汗國”,這個汗國其實並非是成吉思汗分封的。一二五三年蒙哥汗從各支貴族中抽調兵力西征波斯、阿拉伯地區,遣其弟旭烈兀領導,但並沒有將其地授與旭烈兀。

揭祕:成吉思汗究竟有沒有劃分“四大汗國” 第3張

蒙哥汗死後,忽必烈和阿里不河爭位,忽必烈爲了取得旭必烈的支持,便將阿母河以西的波斯、阿拉伯等地區授其作主,於是伊利汗國便成立了。所以,伊利汗國可以說是由宗王鎮戍演變而來的。

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伊利汗國是元朝時蒙古的“四大汗國”,這種說法與成吉思汗分封四大汗國的說法一樣是不嚴謹的。從反叛元朝的角度來看,“四大汗國”中伊利汗國沒有反叛,反叛的是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但蒙古反叛的汗國又不止這三個,還有“東部諸王”及拖雷兀魯思的繼承者阿里不哥等。就反叛的汗國而言已經遠遠超出了四個汗國的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