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古代戰役 > 北魏王拓跋珪是如何消滅匈奴劉衛辰部的?

北魏王拓跋珪是如何消滅匈奴劉衛辰部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魏滅劉衛辰之戰,是發生在北魏登國五年(390年)至登國六年(391年),在北魏統一北方的戰爭中,北魏王拓跋珪消滅匈奴劉衛辰部的作戰。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北魏登國五年(390年)至六年,在北魏統一北方的戰爭中,北魏王拓跋珪擊滅匈奴劉衛辰部的作戰。登國元年,拓跋珪聚集舊部,在牛川(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南)稱魏王,史稱北魏。登國五年七月,劉衛辰遣其子直力鞮率軍攻賀蘭部,賀納困急,請降於魏。魏王拓跋珪率兵赴救,直力鞮引兵退走。珪徙賀部於東境。次年十月,直力鞮再率軍八九萬人,攻魏南部。十一月,拓跋珪率兵五六千設伏於鐵岐山(今內蒙古陰山之北)南,大破之,直力鞮棄軍單騎遁逃。魏軍乘勝追擊,自五原郡金津(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強渡黃河,插入劉衛辰境,直逼其都城代來城(今內蒙古東勝縣西)。匈奴部衆駭亂,劉衛辰、直力鞮父子棄城逃走。拓跋珪遣大將伊謂率輕騎窮追不捨,至木根山(今內蒙古五原西),俘直力鞮,劉衛辰被部下所殺,衛辰少子劉勃勃亡奔幹部。魏軍於鹽池(今陝西定邊北)誅劉衛辰宗黨5000餘人,皆投屍於黃河。於是,河套以南胡族諸部皆降,實力大增。

北魏王拓跋珪是如何消滅匈奴劉衛辰部的?

參戰人物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409年),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開,北魏開國皇帝(386年—409年在位),鮮卑族人。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孫子,獻明帝拓跋寔的兒子(一說爲什翼犍的兒子),太武帝拓跋燾的爺爺。376年,秦滅代國,拓跋珪被其母親賀蘭氏攜走出逃。10年後即385年,15歲的拓跋珪趁前秦滅亡、北方混亂的機會重興代國,在盛樂即位爲王。又在次年即386年改國號“魏”,是爲北魏,改元“登國”,398年,他將國都從盛樂遷到大同,並自稱皇帝。他即位初年,積極擴張疆土,勵精圖治,將鮮卑政權推進封建社會,天下小康。晚年好酒色,剛愎自用,不團結兄弟,導致自己最後在409年的宮廷政變中遇刺身亡,終年僅三十九歲,在位二十四年。 拓跋珪諡號爲道武皇帝,廟號太祖。

劉衛辰(?—391年),十六國時期匈奴支系鐵弗部首領,劉務桓之子,前任首領劉悉勿祈之弟,胡夏建立者劉勃勃之父。359年(東晉升平三年、前秦永興三年),悉勿祈去世,衛辰殺悉勿祈之子,自己繼位。衛辰繼位後,依違於前秦及代國間,前秦天王苻堅以之爲左賢王;而代王拓跋什翼犍則將女兒嫁給他,惟衛辰仍叛服無常。前秦建元元年(365年),衛辰敗於前秦而被生擒,然而前秦仍封衛辰爲夏陽公待之,讓其統率原部落。此後數年,衛辰因屢敗於代國,而受前秦保護。 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年),衛辰爲代國所逼,向前秦求救。前秦乘此機會,一舉滅代,並將代國分爲東西二部,其中黃河以西之土地、部衆歸衛辰所屬。衛辰雖不久再度因叛秦而爲秦軍所敗,惟苻堅仍以衛辰爲西單于,統率黃河以西諸民族。

北魏王拓跋珪是如何消滅匈奴劉衛辰部的? 第2張

前秦於肥水之戰敗後,國內分崩離析,衛辰久居朔方(即黃河以西之河套),兵強馬壯,成爲不少勢力拉攏的對象。386年,後秦帝姚萇命衛辰爲大將軍、大單于、河西王、幽州牧;西燕帝慕容永命衛辰爲大將軍、朔州牧。

391年,衛辰派軍攻擊北魏,反爲所敗,衛辰於魏軍追擊途中爲部下所殺,其宗族除幼子劉勃勃逃奔薛幹部外,盡爲魏軍所誅。衛辰任鐵弗部首領共計33年。後來勃勃建立胡夏,追諡衛辰爲桓皇帝,廟號爲太祖。

評價

此戰,匈奴部劉衛辰恃強自傲,終致國破人亡,北魏拓跋珪則乘其所驕,以少勝多,窮追不捨,大獲全勝。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