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抗日戰爭 > 哪位名將指揮的戰役 日軍是我軍陣亡人數的七倍?

哪位名將指揮的戰役 日軍是我軍陣亡人數的七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克己是孫立人將軍的愛將,1943年11月4日至12月29日,他在緬甸胡康河谷的於邦家戰役中率領一個加強連(130多人)的孤軍,抵抗了五倍於己的日軍王牌部隊第十八師團的圍攻,寸土不失,並在戰役後期與孫立人將軍的增援部隊,裏應外合,全殲了於邦家據點及包圍己部的日軍,造成了中國駐印軍反攻緬北的首次大捷,成就了“李家寨”的威名。這個傳奇與一棵大榕樹有關。

於邦家是胡康河谷大龍河右岸的一個土著村落,是水陸交通的要道。由於美軍情報有誤,李克己的112團1營奉令攻擊於邦家,可是因爲兵力太少,一開始沒有拿下,只能暫時包圍。日本人的反應很快,立即進行了反包圍。李克己陷入重圍,但他沒有慌亂,而是巧妙地利用戰場環境,構築了堅強的防禦陣地。

他的主要依託是陣地北部的一棵大榕樹。它的主幹的直徑有一丈多,周圍還有二十幾個大小不等的支幹合起來,大約要佔七八個平方丈的地面。李營兄弟把它做成了天然的碉堡。李克己派了一班的戰士守住這棵大榕樹,在樹上設置了瞭望哨,在樹上樹下構築了機槍巢。他還讓戰士們在大榕樹上繫上了兩百多顆觸發式手雷。敵人每次衝到大榕樹附近,不是被機槍打死打傷,就是被手雷炸死炸傷,只能撤下去。

哪位名將指揮的戰役 日軍是我軍陣亡人數的七倍?

除了大榕樹制高點,李克己還規劃了另外7個據點。各個據點之間可用火力相互支援,可能形成密集的火網,用交叉火力殺傷敵人。這些據點和大榕樹陣地一樣,也是一個班守一個。在陣地的外圍,李克己還讓戰士們設置了六道鹿砦,邊沿埋着繫着線的手榴彈。如果敵人想摸進陣地,只要他們不小心,這些觸發式的手雷就會要了他們的命,爆炸聲和火光就是很好的預警。

有了這樣堅固的防禦工事,敵人在短時期內拿他們無可奈何。但是時間長了,李克己就要解決兩個問題。首先是士氣問題。李克己反覆用孫立人灌輸給戰士們的思想來激勵士氣。孫立人一直給新三十八師的官兵們灌輸這樣的理念——“相信自己經過努力一定能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當陷入困境時,相信上級一定會來救援和幫助;面臨危險時,相信本師友軍一定盡力前來營救。”

第二是糧食、水和武器彈藥的補給問題。部隊的糧食和彈藥消耗,只能依靠有限的空投補給。可是空投不是天天有,量也很有限。有一次,一架投糧的飛機被日本人的機槍擊傷了翅膀,此後三天,再也沒有飛機前來。李克己和戰士們啃了三天的芭蕉根。

日軍一直在圍困、進攻,李營官兵利用森林和工事的庇護,一直在給日軍造成重大殺傷,自己也承受了一定程度的傷亡。雙方就在這種僵持局面中默默地消耗着。

可是孫立人將軍不容許這種消耗繼續存在,他率部日夜兼程地趕來。12月21日,他親自率領114團趕到前線。24日,李克己率部也向正面圍困的敵軍發起了進攻,裏外夾擊。他在這個時候,還幹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他不顧自己兵力不足的情勢,敢於分兵,派兵切斷了敵人兩翼的交通,封鎖的渡口,使大龍河南岸的敵人無法增援。李營外圍之敵及於邦家據點之敵徹底地成爲了甕中之鱉。李克己的這招關門打狗幹得漂亮極了。

戰役在29日結束,這場徹底的殲滅戰,新三十八師方面傷亡了230多名官兵,而日軍的死傷更大,總計多出我軍7倍,且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陣亡,傷亡未死着僅有13人,都被我軍活捉。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