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戰史祕聞 > 桂林保衛戰的戰況如何?爲什麼說它是令日軍膽寒的戰役?

桂林保衛戰的戰況如何?爲什麼說它是令日軍膽寒的戰役?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44年,日軍在其海空主力被美軍消滅、海上交通線被切斷之後,實施“一號作戰計劃”,目的是建立從華北到越南的“大東亞交通線”以支撐戰爭,並摧毀美軍在華中、華南的空軍基地,削弱美軍利用這些基地轟炸日本本土的能力。日軍在1944年發動了被中國稱爲“豫湘桂戰役”的大規模作戰,連克河南、湖南,除了在湖南衡陽遭到了中央軍第10軍的頑強抵抗外,一路所向披靡,國民黨軍大部分潰不成軍,日軍近7個師團,15萬兵力,300多輛坦克,30餘架飛機,大量重炮集結於桂林一線,準備進攻桂林。

桂林保衛戰的戰況如何?爲什麼說它是令日軍膽寒的戰役?

1944年10月26日,日軍第六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下令主攻桂林市的第十一軍團(軍團長橫山勇中將)於27日開始行動。桂林守軍原爲國民革命軍第31軍(下轄第131師和第188師)、第135師及部分地方守備部隊,系桂系部隊。在戰役開始之前,上層又把第188師調出,以第46軍的一個大部分是新兵的後調師第170師來替換,同時把第31軍副軍長馮璜及第131師第391團調出桂林,後又把第135師和地方守備部隊也調走,這就使得桂林守軍只剩下缺少一個團的第131師和第170師。第170師說是一個師,其實兵力也僅僅相當於一個團而已,在後來的戰鬥中也編入了第131師(也有一種說法是第170師沒有直接參加桂林戰役,只是和日軍接觸一下就退出桂林了),

而國民政府統帥部的開始的意思是要全部放棄桂林、柳州一線,但是後來白崇僖後來又要求堅守桂林,爲日後反攻爭取贏得時間,所以在15萬裝備精良的日軍面前,桂林守軍只有廣西桂軍第131師這一個師1萬2千餘人,加上後來從各地自發進入桂林城的廣西地方民團,總兵力不到2萬人,沒有坦克飛機,只有22門火炮(加農炮2門,山炮12門,高射炮4門,戰車防禦炮4門),大部分廣西民團和少部分桂軍士兵拿的還是土槍而已,但是桂林守軍都抱着必死決心與桂林共存亡,所以士氣十分高漲,而且守軍立足於主要與日軍打巷戰,他們把所有的房子都修成了碉堡,在所有的路口都建了防禦工事,所有的水井都下了毒,實行焦土抗戰。廣西地方民團更是組成了數千人的敢死隊,他們的任務是身上綁上手榴彈或者炸藥,然後用自己的身體炸燬日軍的坦克和登陸艇。

桂林保衛戰的戰況如何?爲什麼說它是令日軍膽寒的戰役? 第2張

1944年10月28日,日軍十幾萬人馬大舉進攻桂林,桂林保衛戰開始。日軍在飛機

11月7日,日軍見強攻傷亡巨大,急忙使用了大量的毒氣彈攻擊桂林各處守軍陣地,守軍中大多數沒有見過毒氣,不知道躲避,所以大量中毒死傷,其中800名桂軍士兵(多爲傷兵)在七星巖抵日軍數日,日軍在損失了近千人後向七星巖內施放毒氣,七星巖內桂軍官兵大量中毒,日軍此時衝入其中,很多桂軍士兵用剩下的一點點力氣射擊日軍並同日軍肉搏,但終因中毒後力竭和彈盡糧絕而全部犧牲。

1944年11月10日桂林城陷落,按照日本防衛廳戰史研究室《一號作戰:廣西會戰》的記載,中國軍隊“戰場遺屍5665、俘虜13151人”。據桂林城防司令部司令韋雲淞戰後所寫的《桂林防守軍戰鬥要報》記載:桂林保衛戰中,中國軍隊傷亡約9000人,日軍傷亡6000餘人。

由桂林保衛戰的激烈程度之所以被日本人排在衡陽保衛戰之前,原因是桂林守軍的裝備要比衡陽守軍的裝備差得多,且不少還是地方武裝,更重要的是桂軍始終沒有一名士兵在“清醒”的狀態下投降(被俘虜的守軍全部是被毒氣弄得昏迷不醒了的),就算在彈盡糧絕,身受重傷的情況下仍然抵抗到死,而且根據不少日本人的回憶錄,在參戰的廣西民團中,有不少還是滿頭白髮的老人。

遠遠比不上衡陽

桂林保衛戰的戰況如何?爲什麼說它是令日軍膽寒的戰役? 第3張

有一些資料提出桂林守軍給予進攻的日軍以沉重打擊,斃傷日軍達33000人,還擊斃9名大佐聯隊長、31名中佐大隊長,甚至稱日軍將桂林保衛戰和崑崙關之戰並稱爲侵華戰爭中中國軍隊最爲勇猛的兩次戰役。

仔細一分析,進攻桂林的日軍總兵力才53000人,如果傷亡33000人的話,傷亡率已經超過了60%,加上聯隊長大隊長級別的軍官大量損失,遭到這樣慘重傷亡的部隊必然要進行補充和休整,才能繼續作戰。而事實上,日軍在攻佔桂林後,幾乎沒有什麼停留,就繼續向南推進,而且進軍勢如破竹,短短的二十來天就佔領了南寧、宜山等戰略要地,12月2日佔領了貴州的獨山。相比之下,日軍在衡陽城下與守軍第10軍激戰47天,才叫傷亡慘重,衡陽之戰後整整休整了兩個月才發動新的攻勢。可見,桂林之戰日軍傷亡慘重的說法很不靠譜。

再有桂林城防司令部司令韋雲淞戰後所寫的《桂林防守軍戰鬥要報》中的數據,日軍傷亡也不過6000餘人。而且一般戰報中都會誇大對方的傷亡,經過注水之後的數據也只有6000人,可見日軍真實的傷亡肯定不會有6000人,能有3000人的傷亡已經不錯了。

桂林保衛戰攻守雙方的兵力對比是20000人對53000人,衡陽之戰開始是17000人對40000人,最後達到17000人對90000人,從兵力對比上來看,衡陽之戰的兵力劣勢更加懸殊;桂林保衛戰的持續時間,從外圍戰算起,是12天,要是光從日軍總攻城區算起,才只有區區2天,而衡陽之戰卻是47天。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在裝備方面,配屬桂林守軍的炮兵有包括2個重炮連在內的1個炮兵團,4門150毫米榴彈炮、4門105毫米加農炮以及75毫米以上口徑山野炮14門,而且炮彈充裕(日軍佔領桂林後繳獲的炮彈就有3萬發),而衡陽守軍只有一個半營的山炮18門75毫米山炮,主要靠迫擊炮火力。綜合來看,桂林守軍的表現確實和衡陽守軍有不小差距。

但是,不論作戰情況如何,都不能抹殺以131師師長闞維雍和七星巖守軍爲代表的廣大官兵的英勇事蹟。解放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追認闞維雍爲革命烈士,併爲闞維雍、陳濟桓、呂旃蒙三將軍和七星巖八百壯士忠骸普陀山七星巖霸王坪修築陵墓,作爲永遠的紀念。

桂林保衛戰中,雖然一些中下級官兵浴血苦戰,特別是自發參戰的廣西民團,手持簡陋落後的武器與日軍白刃肉搏,但最終還是很快失守,主要原因在於高層。先是身居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高位的白崇禧,臨戰之前存有私心,爲了保存自己桂系的實力,調離戰鬥力最強悍的2個主力師,大大削弱了守軍力量,導致軍心動搖。再是桂林防守司令韋雲淞缺乏固守的決心和信念,一見戰局不利就匆忙部署撤退,結果一個在此前戰鬥中還未受到多少損失的師,就在混亂的撤退中潰敗,根本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另外,外圍部隊行動遲緩,未能及時形成和城內守軍相配合呼應的有利態勢,也是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

隨着桂林的迅速失守,日軍迅即長驅直入,很快就打通了湘桂鐵路,並一直進到貴州獨山,這也是抗戰期間日軍兵鋒深入到中國內陸的最深點,重慶也爲之震驚,對整個抗戰大局造成了很大的惡劣影響。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