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西夏王陵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研究保護及出土文物有哪些

西夏王陵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研究保護及出土文物有哪些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1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朝歷代帝王貴胄們既希望陵寢恢宏壯麗,又希望能夠不被盜掘,高大的封土成了防止盜掘的重要屏障,明清兩代皇帝陵墓,都把盛放帝王棺槨及殉葬品的墓室建在如山般高聳的封土下方;而西夏陵的陵臺,卻不是位於墓室的正上方,而是位於墓室以北10米處,根本起不到封土的作用。

西夏王陵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研究保護及出土文物有哪些

另外,西夏王陵墓道的入口設置在獻殿內部,這也是帝王陵寢中絕無僅有的。隱藏墓道的走向是帝王陵墓營造時最爲隱祕的工作之一,明代萬曆皇帝定陵墓道入口設置在寶城的側面,令人難以察覺,20世紀50年代發掘時曾讓考古人員苦思冥想,大費周折。而西夏的皇帝們似乎並不擔心這一點,除了墓道入口直接設置在獻殿以外,西夏帝陵的獻殿至陵臺之間有一條突起於地面之上的魚脊樑封土,墓道就埋藏在封土下方。

考古發掘顯示,和奢華的唐宋帝陵相比,西夏陵的墓室要“簡樸”得多,爲位於中央的主室和左右耳室構成的三室土洞式結構,陪葬品也相對較少。

考古研究

發現始末

1972年6月,蘭州軍區某部正在寧夏賀蘭山下修築一個小型軍用飛機場。十幾天之後,幾個戰士在挖掘工程地基的時候,意外的挖出了十幾件古老的陶製品。它們當中有幾個破碎的陶罐,還有一些形狀較爲規則的方磚。部隊首長看過後,命令戰士們立即停止工程挖掘,將這一情況迅速報告給寧夏博物館。寧夏博物館的考古人員來到距離銀川市40公里的工程現場,對現場的保護做了必要的安排,同時開始進行搶救性挖掘。墓室中發現了一些武士像等巧奪天工的工筆壁畫,同時還出土了一些古代精巧的工藝品及方磚等陶製品,方磚之上佈滿了一個個方塊文字及花紋,經過考古人員仔細的研究和測定,認爲這是一個古代西夏時期的陵墓。考古人員在這裏時共發現有高大墓冢的陵墓15座,並按調查順序進行了首次編號,終於認定這些雄偉的建築正是西夏皇家陵墓。

西夏王陵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研究保護及出土文物有哪些 第2張

考古人員對西夏王陵進行了科學的考察和研究,共清理了一座帝王陵、四座陪葬墓、四個碑亭及一個獻殿遺址。考古工作者對陵區進行了多次全面系統的調查與測繪調查,不斷髮現新的大小不等的陵墓。發現的陵墓由15座增加到70多座,後又增加到近百座、二百餘座,截至1999年共發現帝陵9座、陪葬墓253座,其規模與河南鞏縣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當。專家證實,還有一些尚未發現的和由於賀蘭山山洪等自然因素而消失的並不在少數,因此其真實數量應當更多。東西5公里,南北10多公里,總面積50多平方公里,如此之大的皇家陵園在中國實屬罕見。在精確的座標圖上,人們還驚奇地發現,九座帝王陵組成一個北斗星圖案,陪葬墓也都是按星象佈局排列。考古工作者從中發現了一些很珍貴的西夏文物。這些文物中有西夏文字,有反映西夏人遊牧生活和市井生活的繪畫,有各式各樣的雕塑作品,有“開元通寶”、“淳化通寶”、“至道通寶”、“天禧通寶”、“大觀通寶”等各個時期的流通錢幣,有各類銅器、陶棋子等文物。這當中出土了大量造型獨特的石雕和泥塑。這些文物的發現爲研究西夏文明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實物。2000年4月 結束的“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評選活動,西夏王陵的調查與發掘以其具有的重大的科學價值和意義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榜上有名。

出土文物

在三號陵的外圍發掘中,除筒瓦、石像生殘塊等建築構件外,還有銅鐸、銅帶扣、銅獸面飾和銅節約各1件。

在六號陵的中室,發現遺物有鋼針、帶環鐵釘、鋼泡飾、銅甲片和瓷片等;配室中發現零散的銅甲片、銅泡飾、銅鈴、瓷片、竹雕、盔形鐵揣和繞金銀飾等。由於六號陵早年經過大規模盜掘,後期也遭到了盜擾,出土遺物不多,位置紊亂,但這些遺物都是首次出土。

西夏王陵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研究保護及出土文物有哪些 第3張

在第177號陪葬墓的墓室中,出土有鎏金銅牛、鐵狗等金屬製品,還有石馬等石雕。在第78號陪葬墓中,出土有石狗等石雕。在第182號陪葬墓中,發現開元通寶、樣符通寶、天聖元寶、皇宋通寶、熙寧通寶等錢幣。墓室內還發現綠釉罐和白瓷碗殘片,殘碎銅片、銅塊,殘斷銀絲、銀帽鐵釘等。

在陵邑遺址第二部分中,共出土建築構件、瓷器、陶器、泥塑、石刻及銅、鐵器等編號文物近300件。,其中出土白瓷瓶1件(經過復原),白瓷鉢1件(經過復原),白瓷高足碗多件(經過復原,已殘),白瓷平底碗多件(經過復原,已殘),白瓷小碗數件,白瓷盆1件,青釉牡丹紋碗多片殘片,青釉葵紋碗1件(經過復原),灰釉碗殘片數件,醬釉小盤1件,泥塑碎塊若干,石碑殘塊若干。

研究保護

1972年起,寧夏考古研究機構對西夏王陵進行了一系列考古發掘,其中包括七號陵及六號陵地宮。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六號陵地宮被回填。由於回填土未夯實,使回填土因雨水浸泡下陷形成了一個大的積水坑,雨水連年浸泡使墓室和墓道均出現了坍塌。

1988年1月13日,西夏陵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1日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在沒有確切證據支持除七號陵之外其他帝陵的歸屬問題的情況下,西夏王陵景區根據部分考古學家的推測,直接以昭穆次序依次將一號陵至九號陵分別定爲裕陵、嘉陵、泰陵、安陵、獻陵、顯陵、壽陵、莊陵、康陵,並圍繞三號陵“泰陵”建立了景區的主要設施。

1998年9月23日,西夏博物館在西夏陵區內東側建成,以展示西夏陵區出土文物及介紹西夏曆史概況爲主要內容,自2011年來全年開館。

1999年10月下旬,朱鎔基總理視察西夏陵,對開放的三號陵園文物保護和旅遊設施建設表示了特別關注,經國家計委撥出10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三號陵園的搶救保護和環境整治。爲貫徹朱鎔基總理指示精神,落實國家文物局批准的《西夏陵文物保護總體規劃》。

2000年,中國撥專款1000萬元對三號陵進行清理髮掘和保護。2000年7月,應自治區領導邀請,在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張柏、文保司司長楊志軍率領下,宿白、謝辰生、徐蘋芳、黃景略、張忠培、蔣忠義、吳家安、付清遠10人組成的專家組,來銀川審議西夏《3號陵園建築遺存加固維修設計方案》和《3號陵園建築遺存清理髮掘計劃》,國家文物局委託敦煌研究院負責實施加固維修工程,寧夏考古所負責發掘清理工作,並組成加固維修隊伍和考古隊伍,簽訂工作協議,由自治區與銀川市文物管理部門主持進行施工,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委派蔣忠義到現場指導清理考古發掘工作、付清遠指導加固維修工程。

2000年8月,兩項工程同時開工,之後完成清理考古發掘報告和加固維修工程報告,並以此作爲示範,在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再計劃安排其它陵墓的搶救考古清理和加固維修等保護工作,落實《西夏陵保護規劃》中確定搶救保護任務,達到規劃中的理想目標。此本考古發掘報告,就是規劃中的一項工作成果。

三號陵園是用探方法進行考古發掘,月城和陵城採取統一布方,第一個探方座標點設定在月城的東南角,探方號採用四位數,其前兩位爲探方的縱座標(從南向北),後兩位數爲探方的橫座標(從東向西),如T0101即設定東南角的第一個探方,從東向西的第16探方,編爲T0116。每個探方面積爲10X10 米,方向爲150度,與陵園方向一致,探方邊與陵城牆走向基本一致,這樣發掘的範圍和遺蹟都很方整一致。另外對分散的單體建築,如四個角臺、兩個闕臺、兩個碑亭,由於離月城和陵城的探方網較遠,只好按遺址單獨布方編號,其中東西碑亭是以前發掘的,探方號仍沿用以前的編號,即T1~T10。

2003年5月19日,位於保護區範圍內的84號陪葬墓被寧夏平吉堡農場的職工用推土機推平,遭受嚴重破壞,已經無法恢復原貌。當地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後,當即對施工負責人和司機共3人進行刑事拘留。

2006年,西夏王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列入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同年,由於長時間風化,西夏陵出現大面積坍塌危險,中國加大了對西夏王陵的保護力度。

200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通過了敦煌研究院設計的《西夏陵六號陵搶救性保護工程施工方案》,並着手對六號陵施以保護措施。一號、二號、四號陵開通馬車旅遊線路。2012年,西夏王陵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4年,西夏王陵景區將位於陵區最南端的一號、二號陵遺址完全對外開放。

所獲榮譽

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開發建設

1998年以來,管理處先後組織舉辦了“西夏陵之夜”大型文化活動,與中央電視臺、區市臺聯合拍攝專題片《一段被遺忘的歷史——西夏王朝》,與廣東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聯合拍攝“神祕的西夏陵”,面向海外發行。與澳門日報社聯合推出了“悠悠西夏何處尋”專題報道,在《人民日報》、《人民畫報》、《中國文化報》、《中國青年報》、《廣州日報》、《深圳晚報》等多家國內大刊物通版介紹西夏陵,很好的宣傳了銀川、宣傳了寧夏。

西夏王陵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研究保護及出土文物有哪些 第4張

組織、接待蘭州軍區12000多名官兵和六萬餘名大中專學生上陵參觀,讓廣大官兵和在校學生更好地接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寧夏軍區特警團和多所大中院校已將西夏陵確定爲教育基地,每年定期來陵參觀學習;實行對離休幹部、高齡老人、傷殘人士、教師、學生免票辦法。

爲了普及西夏歷史知識,管理處與銀川市教委、銀川西夏釀酒總廠於1999年11月-12月聯合舉辦了“西夏貢酒杯”西夏曆史知識有獎競賽活動,區內外近4萬人參加了答題活動,此次活動被列入“寧夏文博事業發展紀事”。

1987年-2004年西夏陵先後接待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尉健行、李嵐清、吳邦國、賈慶林、曾慶紅、吳官正、李長春、羅乾等。先後接待了國內27個省區及歐、美、亞洲等25個國家和地區遊客達150萬人,是前10年總和的10倍。

旅遊信息

門票

75元/人,:包括西夏博物館、西夏史話藝術館、西夏碑林、三號陵實地、雙陵(一二號陵)遺址。往返電瓶車票20元。學生、現役軍人門票半價。

交通

1.市區可以先乘2路、4路、18路公交車到新市區,然後包車前去。包車價格爲面的30元。銀川旅遊汽車站(北門汽車站)每天有車發往西夏王陵(冬季、夏季無班車),發車時間爲8:30、9:30,返回時間爲13:30、15:30,票價9元/人,行程約70分鐘。

2.銀川市區南門汽車站、北門旅遊汽車站及南關清真寺均有發往西夏王陵的旅遊班車,票價8元左右,但間隔較長,視客流而定,在1至2小時之間。

3.自駕車較爲方便,由市區內北京路向西到頭,丁字路口向南拐上110國道,直行10公里路西即到,景區設有面積很大的停車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